
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管理手册范本.doc
74页化工股份企业标准Q/SHG.G29.04—2002环境管理手册 扬 日期:2002.2.15 锡福 日期:2002.2.20 梁会山 日期:2002.2.25版号: 第 一 版修订状态: 第 0 次修订受控编号:使用者:2002— 03—01 发布 2002 — 03— 01实施化工股份 发布 目录0.1 发布令0.2 环境方针声明0.3 前言1 围2 引用标准3 定义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4.2 环境方针4.3 规划(策划)4.3.1 环境因素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4.3.3 目标和指标4.3.4 环境管理方案4.4 实施与运行4.4.1 组织结构和职责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4.4.3 信息交流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4.5 文件控制4.4.6 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4.5 检查和纠正措施4.5.1 监测和测量4.5.2 不符合、纠正和防措施4.5.3 记录4.5.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6 管理评审《环境管理手册》的管理附录:1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2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3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清单附件:1部门环境因素清单 2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4 环境管理方案5 《各级、各类人员环境职责与权限》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发布令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1 页,共 2 页发布令为加强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行为、预防污染、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化工股份依据G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规与使用指南》编制了环境管理手册,现予以发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定对是公司环境管理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是全体员工必须恪守的环境管理行为的规对外是证实本公司环境管理保证能力的文件,亦可作为相关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本手册适用的产品为:烧碱、合成盐酸、液氯、漂白粉、合成润滑油、林丹、氯化石蜡、三氯苯、氯乙酸、气相法白炭黑、氯丙烯、糊用聚氯乙烯、环氧树脂、次氯酸钠等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涉与的各个部门与场所我授权锡福同志为公司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全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与保持工作;负责对外协调与提供环境管理的有关证实;有权处理本公司所有的环境问题;有权发布、提出环境行为的命令,与时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和有关的信息授权企管处负责日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工作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发布令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2 页,共 2 页根据中华人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作为法定代表人对化工股份的环境管理负法律责任总经理:2002年3月1日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声明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1 页,共1 页环境方针声明 化工股份为确保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造福社会,保护环境。
特制定环境方针并向社会重承诺:树立环境意识 做到遵规守法控制环境因素 持续清洁生产优化投入产出 培育循环经济不断持续改进 实现“三零”目标构筑生态经济 让相关方满意 总经理: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前言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1 页,共 2 页前言化工股份是由具有60年历史的化工厂改组设立的,是我国氯碱工业基地之一,是国家大型一类企业,是一家具有18720万社会公众股的上市公司几年来,我们按《公司法》要求不断进行规,并通过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先后获得一级计量单位、国家二级标准化单位、省企业管理红旗单位、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被国家列入重点扶持的企业,跻身于我国500强企业之中 公司现有员工4034人,工程技术人员239人,拥有固定资产68770万元,烧碱总能力17万吨/年,其中有从意大利引进的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有从瑞士引进的5万吨/年片状烧碱装置,主要产品糊用聚氯乙烯总能力达2.5万吨,从日本引进1万吨装置已消化吸收改造为2.5万吨/年,产品技术先进,装备精良,装置水平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以烧碱为主导产品,有氯碱、合成润滑油、农药、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五大系列三十九种产品其中烧碱、糊用聚氯乙烯、氯化石蜡三个系列产品获省名牌产品含盖烧碱、液氯、盐酸、糊用聚氯乙烯、氯化石蜡、白炭黑产品的氯碱产品被评为市名牌系列产品产品均以“星塔”为册商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材、造纸、化纤、冶金、轻纺、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前言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2 页,共 2 页医药、铁路等各行业,产品辐射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远销美国、国、日本、独联体、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客户中享有较高信誉 我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是从八十年代开始起步的,先后建成综合污水处理装置、深井爆气装置和除硫、除汞与盐泥处理装置、废酸处理系统始终贯彻污染预防原则,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坚持一把手责任制,经历了四轮清洁生产示工作,先后获得了化工部清洁文明工厂、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国家优美环境工厂、省花园式工厂、市一控双达标企业荣誉称号 法人代表:梁会山 企业地址:市铁西区卫工北街46号 邮政编码:110026 电 话:(024)25820776 电报挂号:5476 传 真:(024)25827733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围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1 页,共 51页1 围1.1 本手册是依据G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规与使用指南》编制的,并符合该标准的全部要求。
1.2 本手册规定了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法规性文件,也是向第三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相关方提供环境保证能力的依据1.3 本手册适用的产品为:烧碱、合成盐酸、液氯、漂白粉、合成润滑油、林丹、氯化石蜡、三氯苯、氯乙酸、气相法白炭黑、氯丙烯、糊用聚氯乙烯、环氧树脂、次氯酸钠等1.4 本手册描述的环境管理体系适用于体系涉与的各个部门、场所与各位公司领导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引用标准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2 页,共 51页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4001—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与使用指南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定义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3 页,共 51 页1 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2 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4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5 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7 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以 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定义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4 页,共 51 页量化8 环境表现(行为)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9 环境方针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的行为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10 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施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11 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12 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13 污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5 页,共 51 页 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使公司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公司决定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行为,达到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环境绩效化工股份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Q/SHG.G29.04—2002标题:4.2 环境方针版号:第一版,第0次修订页码:第 6 页,共 51 页1 总则 环境方针是公司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宗旨和方向,是建立实施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动力,是公司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框架的基础,为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确定了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全体员工必须理解环境方针并贯彻执行。
2 职责2.1 总经理负责环境方针的制订、批准、修订和保持2.2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环境方针的实施2.3 环保处是环境方针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向公众提供环境方针2.4 人教处负责组织环境方针的培训2.5 供销部门负责向相关方宣传环境方针2.6 各受控部门负责贯彻、实施环境方针2.7 全体员工了解环境方针,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3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