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杨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77150849
  • 上传时间:2023-12-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5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杨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杨树是一个喜光、水、温、肥的树种,其适应性广、易繁殖、速生优质、效 益高、用途广近年来,我县杨树病害发生较严重,年均发生面积超过1000 亩危害我县杨树的病害主要有溃疡病、烂皮病、黑斑病等―、杨树溃疡病:1、 杨水疱型溃疡病:该病害的最常见症状通常以水渍状病斑为主,圆形或 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边缘不明显,手压病斑有褐色液体流出,后期病斑下陷, 呈灰褐色,中央有裂缝水疱型病斑仅发生在光皮杨树上,在皮孔的边缘形成水 疱,初为圆形,极小;后水疱变大,直径0.5-2.0厘米,疱内充满淡褐色液体; 随后水疱破裂,流出淡褐色液体,遇空气变成黑褐色,并把病斑周围染成黑褐色; 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2、 杨枯斑型溃疡病:树皮上出现数毫米大小的水渍状圆斑,稍隆起,手压 有湿润感,后干缩成微陷的圆斑,黑褐色在春季出现的病斑上,5月下旬至6 月上旬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秋季形成的病斑,分生孢子器 常在下一年形成病斑下的皮层变褐坏死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中下部,严重时 扩展到主干上部及枝条受害最重的是新定植的幼树,不仅病株发率高,病斑总 面积所占主干表面积的比例也大。

      防治方法:(1) 、选育抗菌品种及优质树苗2) 、选地适树;加强育苗和幼林的管理;用生长剂刺激根系生长;采取修 枝措施调节树体水分3) 、化学防治,用50%的代森铵200倍液、50%的多菌灵400倍液、75% 百菌清400倍液喷施二、杨树腐烂病:又称为烂皮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表现为干腐、枯梢两种类型尤 以3~5年幼树受害最为严重一年中有两次发病高峰,一次在春季,另一次在 秋季,该病传染性极强,往往造成林木大面积死亡,损失巨大1、 干腐型:该类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枝干分叉处,在发病初期病部 呈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病斑失水后树皮干缩下陷,有时龟裂, 并具有明显的暗褐色边缘发病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病 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情况下可从中挤出桔红色卷须状分生孢子角,病斑在 适宜条件下不断扩大,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其上部分树体即行枯死2、 枯梢型:该类型主要发生在1 ~4年生幼树或大树的枝干上,在发病初 期病部呈暗灰色,症状不明显;当病部迅速扩散绕枝干一周后,其上部枯死此 后,枯枝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防治方法:(1 )、选用抗病性强的杨树品系造林。

      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抗病能力2)、发病期用刀刮除或划破病皮后用4 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70% 甲基托普津、50%退菌特、50%多菌灵1:80至100倍液涂干治疗发 病高峰期前,可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 处3 )、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制作按生石灰10 :食盐3 :水100的 比例配制)对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剂,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仁1:16 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三、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是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轻则引起早期落叶,影响幼苗生长; 重则造成毁灭性的灾害1、 危害症状:显著特点是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小于1毫米,黑褐色或褐 色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2、 发生规律:长途传播主要靠插穗和苗木,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溅散传播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发生,在我县于6月上旬开始发生,夏秋之间最盛,直 到落叶为止3、 防治方法:(1) 、选育抗病杨树品种:是惟一经济有效的办法:;意大利1-69杨、I-63 杨、1-72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2)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1:1:(125-170 )的波尔多液、8 0%可湿性代森锌液或65%可湿性福美铁3 0 0 - 5 0 0倍液,以后每隔两 周再喷1次,连续3~4次。

      四、杨树锈病:1、危害症状: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后,形成黄色小斑点,以后在叶背面 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夏孢子堆),严重时可联合成大块受侵叶片提早落叶, 严重时形成大型枯斑,甚至叶片枯死较冷的早春可在病落叶上见到赭色近圆形 或多角形的疱状物(冬孢子堆)病菌还会危害嫩梢,形成溃疡斑2、发生规律:在我县,3、4月气温5~169时病芽便陆续出现,病芽比健芽早1 ~2天展开,经3 周左右便干枯,枝条上部为多病菌芽大量出现主要在4月中下旬因夏孢子的 重复侵染,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7、8月份,因气温高,病害进入平缓期 9月初,气温下降,枝叶二次抽发,形成第二个发病高峰期到10月下旬,因 温度不断降低,病害便停止发生3、防治方法:(1)、初病芽出现时及时发现并彻底摘除;随摘随装入塑料袋中,以防夏 孢子扬散亦可喷洒多菌灵800倍液以消灭病芽2 )、发病期间喷洒50%的代森氨1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1000倍 液等3)及时清除田间病菌落叶,以减少病菌的可能来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