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音乐论文-浅谈《琵琶行(并序)》中音乐描写的艺术.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9116318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音乐论文-浅谈《琵琶行(并序)》中音乐描写的艺术浅谈《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艺术“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元法曲无人 记,一曲琵琶说到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 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识”的知音佳话,更为我们留下了一曲“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千古绝唱他是如何将琵琶这种难以 名状的抽象艺术描写的如此形象生动呢?下面我们来探宄 其中关于音乐描写的手法一、运用比喻诗中琵琶女共有三次弹奏,我们来看其中直接描写音 乐的经典部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 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 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 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 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14句诗中 运用最突出的手法是比喻,因为我们会很容易地找到标志 性比喻词“如”,例如“如急雨”“如私语”“如裂帛”诗 人在这以声喻声,把琵琶声形象地比作了急雨、私语、珠 落玉盘声、莺语声、泉流声、刀枪声、裂帛声琵琶声从 舒缓到激越、从单纯到错杂、从连续到间歇、从高昂到低沉,旋律起伏跌宕,百转千回,让人荡气回肠。

      二、 运用通感读前面的14句诗,我们不仅把握到音乐富于变化的节 奏、美妙的旋律,还在眼前出现了一系列的经典形象:落 玉盘的珍珠、流转花间的黄莺、冷涩难流的冰泉、突然破 裂的银瓶、勇猛的铁骑、锋利的金戈诗人在这运用了通 感的手法来写音乐,那什么是通感呢?就是人们日常生活 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 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通感常常与比喻复合运用音 乐本是听觉感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诗人运用通感使 感觉转化迁移,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以形绘 声,化无形为有形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 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三、 以人衬声“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 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这几句有共同点,都是从弹 奏者的角度来写转轴拨弦三两声”这是调弦试音,“低 眉信手续续弹”这是弹奏时的神态、动作,“轻拢慢捻抹复 挑”这是弹奏的动作、指法,“曲终收拨当心画”这是弹奏 的收束动作琵琶女的技法如此熟练、炉火纯青,那她弹 奏的琵琶声也一定美妙绝伦,这是以人衬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几句也有 共同点,都是从听众的角度来写。

      主人忘归客不发”音乐 如此动心移情,让人流连忘返东船西舫悄无言”琵琶声 停了,却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听众仍沉醉其中,如醉如痴, 创设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真是此时无声 胜有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 衫湿”,琵琶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共鸣, 既有对琵琶女沦落天涯的同情,又有对自己遭遇贬谪的伤 感,伤人、亦伤己,两重感伤交融在一起,诗人怎不悲怆 满怀,泪洒青衫?这几句也是以人衬声,以听众反应来写 音效,衬托琵琶声强烈的艺术魅力四、以景托声“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写景的句子,勾勒了曲终的 环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中乐声虽然停了, 但让人感觉夜色中弥漫着音乐气氛,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 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托声言有尽而意无穷,写出了音 乐的强大魅力无论是以人衬声还是以景托声,都属侧面描写,都对 音乐的描写起到了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诗人以较 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综上所述,《琵琶行》能成为音乐描写的只应天上有的 千古绝唱,得益于诗人综合运用了一系列艺术手法正面描写:运用比喻,运用通感侧面描写:以人衬声,以景 托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