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新人教版.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T****m
  • 文档编号:231496496
  • 上传时间:2021-12-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7.6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认识澶渊之盟、 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 结合课本动脑筋,组织学生辩论澶渊之盟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和“党项族建立西夏的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通过对“澶渊之盟”多角度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重点】知道辽、西夏、北宋是三个并列的政权,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教学难点】掌握辽、西夏、北宋三个政权的和战能够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感受了繁荣与开放的大唐风采,从今天开始,老师将带同学们一起感受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

      前不久,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来中国考察, 当他来到当年宋辽签订和议的澶州城下,他感慨地说: “我看到的不是当年北宋失去了多少岁币, 而是后世的一派繁荣 ”这位历史学家为什么如此感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穿越时空, 回到那段久远的历史,学习第 7 课 . 2 二、新课学习(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 隋唐时期 , 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唐朝末年, 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九世纪后期, 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金和纺织等生产视野,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辽的建立 ( PPT播放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画像) 建立时间: 10 世纪初建立者:耶律阿保机都城 :上京( PPT播放辽地图)阿保机治国措施: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PPT播放契丹文字货币以及人物画像) 2.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西夏的建立( PPT播放元昊画像) 建立时间 :11 世纪前期建立者:元昊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 PPT播放西夏地图)元昊的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 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PPT播放西夏文字货币) (二)辽和北宋的和战 1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 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位后,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PPT播放辽、西夏、北宋对峙)燕云十六州, 也叫“幽云十六州” ,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 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 云指云州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 ,借助契丹兵力,当上了皇帝,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PPT播放燕云十六州地图) 2动脑筋: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答: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澶渊之盟( PPT播放澶渊之盟)时间: 1004 年3 人物:宋真宗、寇准交战双方:宋、辽地点:澶州城结果:签署澶渊之盟( PPT播放宋真宗和寇准画像以及澶渊之战的示意图)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 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 打退辽军。

      澶渊之盟内容: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撤兵,各守边境;宋向辽每年送岁币;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qu) ,互市贸易动脑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答: 对北宋政府而言: 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于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促进了民族融合. (PPT播放宋辽澶渊之盟签约后,宋方立“契丹出境碑”图)(三)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1元昊称帝之后, 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 订立了宋夏和约,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盛 2.动脑筋: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答: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 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人民反对战争 ; 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三、课堂总结辽宋、宋夏关系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 . 对辽来说 , 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 还得到了“岁币” 。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 ,“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 四、课堂练习4 1如果你想考察辽与西夏的历史,你会去今天的( D ) A 、开封和宁夏 B 、辽宁和银川 C 、杭州和宁夏 D、辽宁和宁夏2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B ) A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 、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 、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3 10世纪初 , 定都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B ) A、鲜卑B、契丹C、女真 D、蒙古 4 发生澶州之战时,坚决主张抵抗辽军的北宋宰相是( A ) A、寇准 B、魏征 C、王安石 D、苏辙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005 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请回答 :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契丹(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第 7 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5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这一阶段学生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 探究学习的欲望强烈,但形象思维与感性认知仍占主导,注意能力差,分析问题难免缺乏深度所以本课采取了阅读法、活动体验法、 小组合作探究、 史料解读法、 电教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目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