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三学制)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1428600
  • 上传时间:2017-10-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 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济南市 10 月 2 日客运情况的统计表统计表提供了2003 年和 2004 年的 10 月 2 日济南市民航、铁路、公路运输游客量的比较情况通过解决“2004 年民航的客运量比 2003 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和“10 月 3 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比 10 月 2 日减少百分之几”等问题,引入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2004 年民航的客运量比 2003 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 (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2004 年民航的客运量比 2003 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指 2004 年比 2003 年增长的人数是 2003 年的百分之几我们可以先算 2004 年的客运量比 2003 同期多多少万人,再算 2004 年比2003 年增长的数量是 2003 年的百分之几 列式:(0.49-0.47)÷0.47 =0.02÷0.47 ≈0.043 =4.3% 答:2004 年民航的客运量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4.3% (3)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如果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 (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交流时结合线段图分析) 列式:0.49 ÷0.47-1 ≈1. 043-1 =0.043 =4.3% 答:2004 年民航的客运量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4.3%。

      (5)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得出:先算 2004 年的客运量是 2003 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 2004 年民航的客运量比 2003 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提问:这儿为什么要减去 1?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0.49 ÷0.47 求的是 2004 年的客运量是 2003 年的百分之几,而题目要求 2004 年比 2003 的多百分之几,我们把 2003 年客运量看作“1” ,所以要减去 1 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出求绿点例题:10 月 2 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约为 1 万人,10 月 3 日约为 0.8 万人10 月 3 日比 10 月 2 日减少百分之几? (1)谈话:“10 月 3 日比 10 月 2 日减少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我们把哪个量看作“1”?(预设) (2)学生交流汇报:我们把 10 月 2 日的旅游人数看作单位“1” 10月 3 日比 10 月 2 日减少百分之几?就是指 10 月 3 日比 10 月 2 日减少的数量相当于 10 月 2 日的百分之几 (3)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 (4)展示学生算式:(预设) 方法 1(1-0.8)÷1 方法 2: 1-0.8÷1 =0.2÷1 =1-0.8 =20% =0.2 =20% 答:10 月 3 日比 10 月 2 日减少 20%。

      答:10 月 3 日比 10 月 2 日减少 20% (5)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依据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类型的题目上,你觉得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准把谁看作单位“1” ,谁 和谁比较)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随机练习: (1)4 是 5 的( )% 5 是 4 的( )% (2)5 比 4 多( )% 4 比 5 少( )% 三、巩固练习 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 ,谁和单位“1”比较? (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 (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 2. (自主练习 1)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 100 人,女生 125 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本题是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基本在学 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因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 ,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 ,所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与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结果不相同。

      3.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 500 人,女生 450 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 550 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 50 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4.自主练习第 2 题、第 3 题: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关系,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判断:甲比乙多 10%,乙比甲少 10%( ) 讨论:为什么甲比乙多 10%,而乙比甲不是少 10%呢?难道我们做错了吗? 学生比较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之间讨论,明白“1”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帮助学生迁移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并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胶州市实验初中小学部 高昆) 第 2 课时 一、创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题目。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好每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 12 公顷,实际造林 14 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 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把问题改为“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怎么求? 思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自主练习第 5 题 李叔叔家近两年三种果品产量情况如下 品种 产量 kg 时间 核桃 板栗 冬枣 去年 150 400 200 今年 120 460 250 (1)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几成? (2)今年板栗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几成?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成数”的知识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向学生讲清“成数”的实际意义及其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只是要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成数 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 6 题 三、巩固练习 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 年的电视机价格比 1998 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2.对比练习:王爷爷家养了 60 只公羊,75 只母羊 (1)公羊只数比母羊只数少百分之几? (2)母羊只数比公羊只数多百分之几? 设疑:都是求相差只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 25%,而公羊比母羊少 20%呢? 3.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光明小学最近装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 (1)原计划投资 5 万元,实际投资只用 4 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2)原计划投资 5 万元,实际投资节约 1 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3)实际投资 4 万元,比原计划节约 1 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 A 1÷(4+1) B(5-4)÷5C 4÷5D 1÷5 4.自主练习第 7 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水平,力图体现研究性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利用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探索、分析解决等过程,特别是通过联系对比,使学生对“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的题型、解题关键(确定单位“1” ) 、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都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 信息窗 2: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以青岛市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为背景,提供了 2003 年和 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来青岛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等信息,通过解决“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 、 “2004 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和“2003 年同期到青岛旅游的约有多少万人”等问题,引入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和“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等知识的学习。

      这部分知识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教师要充分重视知识的迁移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学习由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这一类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青岛作为国家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怡人,景色优美,每年“十一”期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到青岛旅游,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非常的幸福 [设计意图]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青岛的印象,具体到海滨风景区有什么印象,旅游时的感受等,然后引导学生看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 (2)到其他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学生提出的其他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1)读题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设计意图]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简单组合,导致错误 (2)学生画图并自己试做 102 万人 到海滨风景区的占 84% ?万人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教学作用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