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与入盟问题.pdf

16页
  • 卖家[上传人]:f****u
  • 文档编号:116590101
  • 上传时间:2019-11-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91.7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欧洲一体化研究 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与 入盟问题 张学昆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欧盟既不愿接纳土耳其,又不愿放弃不愿放弃是因为 土耳其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重要性十分突出,欧盟出于地缘与安全上的考虑, 始终对土耳其有一种需求;不愿接纳是因为双方在历史、 政治文化和宗教观念上 存在着深刻差异,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在宗教、 文化层面上面临难以突破的困 境接纳土耳其入盟将是对欧洲观念和欧盟性质的一个挑战,意味着 欧盟将超越基督教文化传统,需要对自身的认同重新定义本文拟从身份认同的 视角来解释土耳其入盟所遭遇的这种困境加入欧盟是土耳其国家发展的战略 选择,土耳其建构欧洲身份认同的努力已经在其政策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在一定 程度上得到了欧盟的认可2005年10月4日,欧盟正式启动与土耳其的入盟谈 判,土耳其入盟初见曙光 关键词:土耳其欧盟身份认同入盟 20世纪20年代凯末尔革命的目标是重建土耳其民族国家和复兴土耳其, 其手段是选择走“ 脱亚入欧 ” 的“ 西化 ” 道路土耳其从此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进, 加入欧盟因此成为土耳其的世纪梦想土耳其认为获得欧盟完全成员资格与承 认土耳其达到当代西方的文明标准是同义的,凯末尔革命的最终胜利将由此得 到确认。

      ① 从1963年9月与欧共体签订《安卡拉联系协议 》 到2005年10月欧 盟启动与土耳其的入盟谈判,土耳其在入盟的道路上已经艰难地走了近半个世 ①Oral Sander,“Turkish Foreign Policy: Forces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Ahmet Evin ed. ,M odern Turkey: Continuity and Change, Opladen: Leske Verlag, 1984, pp1115 - 130. 纪为什么欧盟长期以来既不愿接纳土耳其,又不愿放弃?本文认为,建构主义 或身份认同的方法有助于解释土耳其入盟所遭遇的这种困境一方面,土耳其 与欧盟在经济、 安全、 政治等领域存在广泛和重要的利益性认同,欧盟不愿放弃 土耳其;另一方面,欧盟认为土耳其的伊斯兰教文化背景和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传 统难以相容,因此双方难以建构起欧盟接纳土耳其所必须具备的身份认同 基本概念:“ 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 ” 身份与认同是哲学和社会学研究中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在英语中这两个概 念就只用“identity” 一个词语来表达 “identity” 指涉身份、 属性,带有动态含义的 词形是“identification”,意指“ 我者 ” 与“ 他者 ” 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

      身份是指 “ 自我 ”(行为主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与区别性形象,这种形象是通过与 “ 他者 ”(其他行为主体)的关系形成的认同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 我 — 他者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并在交界处产生完全的超越自我被“ 归入 ” 他 者 ① 认同最初起源于物质因素,如血缘、 种族等,但在后来漫长的演变历程中,逐 渐受到有意识的政治操作的影响,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文化和观念性质总的来说, 身份认同是一个主体间理解性质的概念,它是在自我和他者、 我们和他们的关系中 确定的,是自我在看待他者时赋予自身的一组含义,自我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或者 在共享理解和预期的社会角色结构中,在认知上把他者看作自我的延伸身份认 同要回答的是“ 我或我们是谁?” 和“ 我们往哪里去?为什么?”(目的指向性问题) 这两个问题,问题的答案将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或准则 由于历史上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冲突,伊斯兰世界是与欧洲相对立的他者, 是邪恶的、 野蛮的、 恐怖的、 乌合的,并且这种意象被通过无数种方式加以强化 奥斯曼帝国是现代土耳其的前身,作为当时阿拉伯世界宗主国的奥斯曼帝国一 直被欧洲基督教国家归入他者和敌人的范畴。

      “ 土耳其人 ” 这个词在当时的西 方是一句骂人的话,而今天这种蔑视仍保留在西方人的头脑中历史上伊斯兰 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抗是欧洲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抗中欧洲区别 出我者与他者,明确了自身的身份和认同欧盟吸收新成员的标准之一就是看 04欧洲研究 2006年第4期 ①[美]亚历山大 · 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87页 申请国是否具备“ 欧洲认同 ”(Europe Identity) ,因此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成为 土耳其能否最终入盟的关键性问题这需要土耳其和欧盟之间重新界定自我和 他者的界限,土耳其需要从欧洲的他者转变成群我,双方建构起一个“ 共同的自 群体身份 ” ( in 2grouping identity)或曰“ 群我意识 ”,形成集体身份和认同 ① 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包括两个方面:土耳其自身的欧洲身份定位和欧盟 对土耳其的欧洲身份的认同如果欧盟不承认土耳其具有欧洲身份,土耳其对 欧盟的单方面认同是没有意义的查尔斯 · 泰勒指出,我们的认同部分地是由 他人的承认构成的,如果得不到他人承认,或者只是得到他人扭曲的承认,也会 对我们的认同构成显著影响。

      ② 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从内容上看可以区分为 利益性认同和观念性认同两个方面,其中观念性认同又包括制度认同和文化认 同两个层面土耳其与欧盟在经济、 安全、 政治等领域存在广泛和重要的利益性 认同,这是土耳其建构欧洲身份认同的有利因素;同时,土耳其可以在与欧盟的 积极互动中学习欧洲的机制、 制度、 规范、 惯例等知识,通过学习建构起制度认 同但由于双方在宗教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上的巨大差异,对建构集体身份至 关重要的文化认同却始终难以突破 土耳其的“ 洲籍 ” 问题和欧洲属性 土耳其共和国位于欧亚大陆结合部,地处“ 三洲、 五海 ” ③的战略要地虽然 77. 94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只有3. 1%在欧洲,亚洲一侧的小亚细亚半岛占了 总面积的96. 9 % ,而且7000万人口中的95%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但不 能仅凭此就判断土耳其属于亚洲国家因为在亚洲各种区域组织活动中很少见 到土耳其的身影,相反它却加入了除欧盟之外的几乎所有欧洲组织,包括欧洲委 员会、 经合组织、 欧安会、 西方最大的军事集团 — — — 北约等一系列组织,确立了其 在欧洲特殊的安全和政治地位给一个国家定“ 洲籍 ”,一般首先要看其所处地 理位置,同时兼顾其历史传统、 社会文化、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要素。

      14 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与入盟问题 ① ② ③ [美]亚历山大 · 温特:前引书,第425页 [加拿大]查尔斯 · 泰勒:“ 承认的政治 ”,汪晖、 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 》,北京: 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90页 “ 三洲 ” 指亚、 欧、 非三大洲;“ 五海 ” 指黑海、 地中海、 红海、 阿拉伯海、 里海 对于土耳其这样一个身处特殊地理位置又具有特别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更重 要的是要作政治和文化疆界的分析 土耳其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先后作过罗马帝国、 拜占廷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 统治中心,是历史上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土耳其是一个“ 世俗的国家,信教的 民族,多样化文明的矛盾统一体 ” ① 土耳其没有犹太 — 基督教文化传统,但也 不属于主要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认为伊斯兰教是土耳其文化核心的理解其实 并不完全准确早在13世纪的塞尔柱王朝统治时期,塞尔柱突厥人就采用并吸 收了大量阿拉伯、 波斯甚至拜占廷文化,这些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土耳其文化 独特的东西方混合特色历史上作为罗马、 拜占廷和奥斯曼三大帝国都城的伊 斯坦布尔,随处可见清真寺、 基督教堂,甚至可以看到在伊斯兰世界难得一见的 犹太教堂。

      这些多重文化的层叠以及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喻示着土耳其文化 身份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也折射出土耳其可以作为欧亚桥梁的价值所在 土耳其的民族和文化属性还得从其历史和社会生活中寻找,欧洲文明一直 是土耳其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近邻,土耳其与欧洲在历史文化上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历史上的安纳托利亚文明是被视为欧洲文明源泉 的古希腊、 古罗马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洛伊木马、 诺亚方舟、 圣诞 老人,这些欧洲历史和宗教的标志性事物都源自土耳其这块土地;第二,历史上 连接亚欧两大洲、 在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的丝绸之 路的终点就在伊斯坦布尔因此,土耳其为西方国家吸收和借鉴东方文明成果, 乃至为欧洲的振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第三,从罗马帝国、 拜占廷帝国到奥 斯曼帝国,土耳其与欧洲几乎一直捆在一起,伊斯坦布尔是三大帝国的都城;第 四,尽管奥斯曼帝国在近代开始衰败,但仍然是18、19世纪欧洲均势的一个重要 支点;尽管奥斯曼帝国屡屡因战败而受尽西方列强的凌辱,但仍被列强称为“ 欧 洲病夫 ” 而不是“ 亚洲病夫 ”,这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土耳其的欧洲属性土耳 其人很早就意识到欧洲文明对土耳其的重要性,早在1913年,一位名叫阿卜杜 拉 · 杰夫德特的土耳其记者就简明扼要地表达出了土耳其对欧洲文明的认同: “ 没有第二种文明;文明就意味着是欧洲文明,它必须全盘加以输入,不论它是 24欧洲研究 2006年第4期 ①彭树智:“ 土耳其研究三题 ”,《 西亚非洲 》2002年第1期,第46页。

      玫瑰还是荆棘 ” ① 总的来看,土耳其民族是一个发祥于东方的古老民族,在历经与西方数百年 的接触与撞击后,最终选择了面向西方的发展道路1923年土耳其民族独立革 命胜利后,“ 国父 ” 凯末尔实施了一系列彻底的世俗化改革,如建立共和制,废除 苏丹 — 哈里发制度,取消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宪法条款;颁布以欧洲法律为蓝本的 新民法、 刑法等法律,废除伊斯兰教法及宗教法庭,取缔宗教学校,由国家掌管教 育;废除伊斯兰教历,采用西方历法和纪元,用拉丁字母替代阿拉伯字母;提倡穿 西装,禁止非宗教人员穿戴伊斯兰教服和佩戴宗教标志,禁止妇女戴面纱和头 巾,等等土耳其从此走上了一条“ 脱亚入欧 ” 的民族复兴道路,西方式的政治 制度和文化模式逐渐渗透到土耳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土耳其对东西方文化 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虽然至今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还保留有许多东方民族 传统和奥斯曼帝国遗产的痕迹,但从政治制度到经济体制,再到人们的生活方 式,土耳其已经具备相当的欧洲属性如果说土耳其的欧洲性在地理、 人口、 信 仰上受到质疑的话,那么它所具备的民主的议会制度,政教分离的世俗政治形 态,主要借鉴于瑞士、 德国和意大利的司法体制以及得到欧盟承认的市场经济等 这些欧洲特性则是无可争议的。

      尽管很多批评人士指出欧盟与土耳其之间存在 着巨大的宗教和文化断层,欧盟国家里同样有不少人认为土耳其的“ 欧洲特性 ” 使得它与其他的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但是土耳其近年来所作的“ 史 无前例的改革 ” 使其最终符合入盟谈判的条件 ② 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 首脑会议确定土耳其为入盟候选国,但此后欧盟委员会关于土入盟的年度报告 仍以“ 政治标准不合格 ” 为由,迟迟不启动入盟谈判为了达到欧盟的政治标 准,尽早启动入盟谈判,近年来土耳其在政治、 经济、 法律等领域进行了很大力度 和全方位的改革从2002年2月到2004年9月,土耳其议会共通过了九份协 调方案, ③通过包括修订宪法、 改革司法和警察制度、 制订新刑法法典在内的各 项重大改革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和国家法制化;签订了《欧洲人权公约 》,解决人 34 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与入盟问题 ① ② ③ Meltem Müftüler,Turkeyπs Relations w ith a Changing Europe, Manchester, New York : ManchesterUniversity Press, 1997, p153. RobertW ielaad,“Misconceptions Surround Turkeyπs EU。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