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编)深度分析普惠金融.docx
8页深度分析普惠金融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深度分析:普惠金融一、普惠金融的定义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普惠金融定义、覆 盖群体、发展目标做出了明确界定普惠金融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 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 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 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随着我国针对于普惠金融的政策不断完善,其定义及范 围也更加具体图1部分国家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机构二、普惠金融的空间与机遇(一) 银行机构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挖掘程度较低银行偏好低风险、收益适中的大中型企业贷款、房贷、车贷、信用卡等业务,整体年化利 率约5%-10%左右较高风险收益的业务由小贷、融资担保、消金、P2P、民间借贷等机构 来满足,整体年化收益约20%以上图2普惠金融是银行业务挖掘的“飞地”(二) 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有较大空间我国普惠金融领域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农户及贫困人口群体2017年9月30日最新普惠 金融考核标准中规定,普惠金融考核范围中涉及农业优惠仅包括农戸经营性贷款,远小于 涉农贷款包含口径。
但小微企业有较大普惠金融増长空间,2017年7月末,我国小微企 业名录中收录7328万户企业,其中包括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也属于普惠金融 覆盖领域)2017年8月末,银监会口径下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万亿元,已贷款 小微企业数1430万户假设,小微企业符合普惠金融考核标准(单戸授信小于500万元)占比约70%新规定普 惠金融领域中具体规定小微企业授信额度,而原标准中以营业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 等指标划分的部分小微企业可能被排除在外:小微企业平均融资需求为160万/户,一般 情况下,银行优先发展规模较大,经营情况较稳定的企业,未被银行覆盖的小微企业单户 融资规模小数量较大,而目前已贷款的小微企业存量平均贷款余额200万元;小微企业中 存在银行融资需求的户数约占60%符合以上条件的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总需求49万亿,目前银行业已满足贷款需求为29万 亿,新增普惠金融类银行贷款需求约为20万亿也就是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或将有20 万亿元的市场空间三)银行开发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的机遇一是征信系统覆盖面逐渐完善,约束失信行为的效果增强截止2015年末,央行征信系 统收录亿自然人、2010万户企业组织信息,覆盖面广泛。
伴随征信系统接入领域扩大, 失信记录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惩罚效果提升二是银行提升了对部分需求、资产价格变化趋势的把握如银行对消费升级趋势、三四五 线城市化率提升达成共识,积极开发部分领域的需求三是Fintech技术运用,形成大数据积累,有效运用在风控领域中三、央行定向降准产生制度红利(一)央行已实施多次定向降准 自2014年以来,央行已实施多次定向降准政策从覆盖范围来看,从城商行、农村金融 机构等逐步放宽至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从引导信贷投放行业来看,主要聚焦在小 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考核标准逐步降低近年,政府对普惠金融政策优惠増加,本次 首次针对普惠金融领域定向降准图3 2014年以来央行已实施多次定向降准政策(二) 考核标准升级优化2017年9月30日的定向降准考核政策对2017年2月考核标准升级优化一方面,考核 标准要求贷款比例放宽第一档为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增量或余额占比达到%,此次调整 后的政策中第二项要求中的第一档大部分银行都可以达到;另一方面,考核范围调整,原 考核包括小微企业及涉及“三农”领域贷款,此次将普惠金融覆盖具体化,具体规定小微 企业授信额度,并延伸至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等个人普惠金融领域,调整后的考核范 围排出部分原享受降准政策的小微企业及渉农贷款。
三) 考核范围调整虽贷款比例放宽,但考核范围较原规定调整,银行达到第二档(下调%)难度较大在考 核范围调整上:一是,新规定普惠金融领域中具体规定小微企业授信额度,而原标准中以 营业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指标划分的部分小微企业可能被排除在外;二是,新规 定普惠金融领域中关于涉农及个人贷款及包括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创业担保(下岗失业人 员)贷款等,该涉农贷款范围小于原规定中涉农贷款范围;三,参与新规考核的前提是上 年三季度及以上MPA评级均达B级或以上的硬性规定表3普惠金融贷款与小微企业或涉农贷款的比较预计此次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贡献突出由于城商行及农商行原先已满足一、二档要求 并且新考核范围变化,城商行及农商行边际释放流动性空间较小而首次参与定向降准政 策的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建行及6家股份制银行),带来较大流动性释放五大行及 部分股份制银行成立并实施普惠金融事业部制,着力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四、银行加速体制创新为响应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落实中央有关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要求而做出的规范, 2017年5月25日,银监会联合多部委发布《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 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 明确思路,重申商业化运营《实施方案》苜先明确了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商业化运作的基本思路,其中特别明确将 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总体要求进行商业化运作,确保普惠金融事业 部长期可持续发展即普惠金融具有两个必备要素:一是机会平等,二是实现商业可持 续坚持商业化运作可以有效减轻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即慈善金融”的担忧,提高其开 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和政策支持力度,保i正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可持续发展二) 创新架构,建立条线化管理体制本次《实施方案》特别明确“通过构建条线化管理体制,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和能 力所谓“条线化”管理,是指以客户或产品分类为基础,构建以垂直业务条线为主、 横向职能条线为辅、纵横结合的垂直化组织架构国内外企业管理的成功实践表明,与其 他管理体制相比,实行“条线化”管理可以整合不同条线的资源优势,加强业务条线、职 能条线间的横向联动和协同配合,确保业务条线和职能条线之间的高度分工合作,从而确 保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普惠金融事业部在管理体制上的重要创新,此次《实施方案》要求相关银行从总行到 分支机构、自上而下搭建普惠金融垂直管理体系,总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分支机构科 学合理设置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前台业务部门和专业化的经营机构,下沉业务重心,下放审 批权限,以便更好地服务普惠金融客户。
此外,考虑到由“层级式”管理向“条线化”管 理模式转变可能到来经营模式的冲击,本次《实施方案》还明确“循序渐进” “逐步优 化” “有计划” “分步骤”的推进普惠金融事业部改革,可在部分地区试点,取得经验后 再全面推开表4关于组织结构模式的主要类型比较(三) 突出亮点,建立“五专”运营体制本次《实施方案》要求相关银行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建立专门经营机制其中特别明 确:第一,制定专门的信贷管理政策,建立专项信贷评审机制第二,建立专门的统计核 算机制,真实反映普惠金融事业部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状况第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 机制,足额计提减值准备金,覆盖资产减值风险对普惠金融业务确定合理的风险容忍 度,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四是建立专门的资源配置机制,专门下达信贷、经济资本、 费用、固定资产、用工等资源计划,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第五,建立 专门的考核评价机制表5关于建立“五专”运营体制的规定比较(四) 配套支持,强化务部门的协同配合为加强正向激励,提高各大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积极性,《实施方案》特别要求银监会和 相关部委将在差异化监管、货币信贷政策、财税支持政策等方面强化支持保障核心内容 包括:第一,支持银行完善服务网络,合理把握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业务不良贷 款容忍度:第二,发挥财政担保体系对发展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完善税收优惠、风险补 偿等措施:第三,对普惠金融业务及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准备金、再贷款、宏观审慎评 估(MPA)政策参数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政策倾斜。
五)银行纷纷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从5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要求大型商业银行2017年内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 到6月末普惠金融事业部正式挂牌,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用了不到两个 月时间其中,工商银行将普惠金融事业部延伸至所有一级(直属)分行,并于2017年年底在二 级分行或重点支行建成230家小微金融业务专营机构;交通银行以敞口 2000万元(含) 以下的授信业务为突破门,建立“专营团队+传统网点”机制,逐步推进事业部制派驻等 模式;中国银行依托中银集团的资源,先期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为基础,成立普惠金融事 业部:农业银行实行“三农+普惠”的双轮驱动模式;建设银行在小企业部门等原有部门 的基础上建设普惠金融事业部匸行在其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后实行了 “六个单独”管理,包括单独的信贷管理体制、单 独的会计核算体系、单独的风险拨备与核销机制、单独的资金平衡与运营机制以及单独的 考评激励约束机制农行通过双轮驱动模式,在服务“三农”方面实现了 4个变化:一是服务“三农”机构和 团队的专业化:二是资源配置的制度化:三是政策产品的差异化,单独设计差异化的“三 农”金融服务产品政策;四是实现服务“三农”的可持续。
建行除在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之外,还单独设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其普惠金融发展委 员会负责协调推进建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巾行领导和高管层担任主任、副主 任,由普惠金融事业部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由涉及普惠金融业务的小企业业务 部、公司业务部、个人存款与投资部以及相关中后台部门等17个部门组成成员部门:普 惠金融事业部则承担全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牵头工作,跟进中央、国家和监管部门的政策要 求、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委员会确定的管理和发展目标,人员配置共40人中国银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模式釆用集团化“1+2”的模式普惠金融事业部涵盖的 主体不仅仅包括我们商业银行法人机构,还包括专门从事普惠金融服务的中银富登村鏡银 行以及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目前,中国银行全部36家一级分行都已经成立普惠金融事业 分部,务二级分支行成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并配置专人负责普惠金融业务:同时全行 1万多家冋点都将作为普惠金融基础服务网点,并筛选部分网点作为普惠金融信贷发起特 色网点除五大行外,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布局普惠金融事业部,其中,兴业银行动作最快,2017 年10月,兴业银行正式发布《兴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在总行层面设 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群体、特殊人群、绿色金融等 领域的金融支持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7年12月,中国光大银行也下发了《关于成立中国光大银行普惠金融部的通知》,宣 布普惠金融部正式成立光大银行积极加强普惠金融业务职能调整,以客户培育为主线, 加强跨部门机制建设,夯实业务发展基础,连续多年完成小微贷款的监管指标,且增量和 增速均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2017年12月18日,浙商银行宣布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自上而下搭建普惠金融经营管 理体系该行在原有小企业信贷中心基础上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推进全行普惠金融 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全国20多家分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分部:支行层面,务小企业专 营机构成立普惠金融业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