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1项目说明.docx
8页附件1项目说明(一) 项目概况深中通道项目是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冃,是国高网G2518 (深圳至广西岑 溪)跨珠江口的关键工程,具有国高网沈海大通道(G15)的功能,项冃是珠江口 下游65E范围粤东、粤西地区唯一直连通道,也是珠三角两大功能组团“深莞 惠”与“珠中江”之间的唯一公路直连通道,项目的建设对推进珠三角经济、交 通一体化及转型升级,促进粤东、粤西地区加快发展及南沙、前海、横琴三个国 家级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 项冃说明深中通道项目北距虎门大桥约30km,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km项目东接机 荷高速,跨越珠江口,西至中山马鞍甜,与规划的中开、东部外环高速对接,通 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项目全长约24km,其中跨海段长 22. 4knio项目沿线经过深圳市宝安区、海域、中山市翠亨新区路线起于深圳侧东人工岛,以约7公里特长隧道下穿大铲水道、机场支航道、 矶石水道,通过在中滩设置西人工岛实现隧桥转换,初步设计推荐以特大跨径 1666m悬索桥跨越伶仃西航道,泄洪区及浅滩区采用跨径110米及60米桥梁, 横门东水道为跨径580米斜拉桥,马鞍岛陆域段采用普通跨径桥梁。
全线设置机 场互通(匝道隧道部分计入本项目)、万顷沙互通(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本项 冃实施下穿主线的匝道桥)和横门互通(计列1/2投资)共3处互通项冃采用 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三) 建设条件1・地形、地貌近场区大致可分为三大地貌区:在东西部低丘陵区及零星发育台地,冲海积 平原、滨海平原和泻湖平原及中部伶仃洋海域拟建工程主体位于珠江的内伶仃洋海域,伶仃洋水面地形复朵,可分为两深 槽三浅水场区处在地貌上属河口三角洲,为珠江入海口,海底表层为河流堆积 形成的巨厚淤泥层伶仃洋水下地形具有西部浅、东部深的横向分布趋势和湾顶 窄深、湾腰宽浅、湾口宽深的纵向分布特点,滩槽分布呈“三滩两槽”的基本格 局伶仃洋周围和水下地质地貌情况是:在伶仃洋北岸和东岸为东莞市、深圳市 和香港地区的花岗岩和黑云母片麻岩的丘陵山地,海拔在300〜500m之间,沿岸 有狭长的海积平原,地势低平西岸,横门以北为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密布, 松散沉积物厚达40〜50nu横门以南,是海拔200〜400m的山丘,主要为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西人工岛位于挖砂坑范围内,原泥而高程一般为-12m^-17mo深圳岸临近深圳机场南侧,为海积平原与台地过渡,在接线段为城市建成区。
中山侧沿线穿越的地貌单元为海积冲积三角洲海积平原区,区内地势平坦,地面 标高介于2. 5〜5米,地下水位颇高,埋深1・8〜2. 4米沿途水道分布密集, 植被茂盛2. 工程地质与地震(1) 地质本工程区域覆盖层上部为海积的淤泥质土夹砂土,下部为冲积的砂土、局部 圆砾土,覆盖层厚15. 5〜57.8m不等,基岩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花岗 闪长岩与花岗岩分界大致在伶仃水道附近其中东侧淤泥厚度多<24. 3m,,其下 为冲洪积中密砂土,岩而一般埋深15〜33m,总体埋深不大西侧淤泥质土夹砂 土厚度较大,一般26. 8〜41.90m,下部冲洪积中密砂土厚度一般9. 6〜27.2m, 局部达46.6m,沿里程增加方向,大致岩面逐渐变深2) 地震场区地震基本烈度VD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10g,场区地震动反映谱特征 周期为0. 35so3•水文、气象3. 1水文本工程水域水下地形具有西部浅、东部深的横向分布趋势,水下地形呈“三滩两 槽”的基本格局,平而上由西向东依次为西滩、西槽、中滩、东槽、东滩本工程水域潮汐屈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0. 85〜1. 70mo横门水道、横门 东水道和伶仃水道的历史最高潮位分别为3.41m、3.21m和3.01m,理论最低潮 位分别为-0.41m. -0. 56m和受上游径流影响,各口门和伶仃洋海域流 速多为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其中伶仃洋西槽航道流速较大,最大值约lm/so本工程水域风浪常浪向为N,频率为32.44%,其次为SE,频率为16.91%; 涌浪常浪向ESE,频率为71. 22%,其次为E,频率为12. 77%。
受珠江口万山列岛、 佳蓬列岛、蜘洲列岛、淇澳岛等岛屿掩护,外海波浪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较为明 显,其工程区域波高比外海波高显著减小各工况下外海波高5m以上海浪传至 工程海域时,波高均衰减至3. 5m以下伶仃洋水体含盐度随潮位涨高而增大,又随潮位退落而减小,其变化趋势和 周期与潮位基本一致;此外,还有由朔月到望月的半月周期变化,朔望月潮差大, 盐度较高,上下弦月潮差小,盐度较低3.2气象本工程区域北靠亚洲大陆,南临热带海洋(南海),气候温暖潮湿,展南亚 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欧亚大陆和热带海洋的交替影响,该区域天气气候复 杂多变,灾害性天气频繁,凡登陆、影响珠江三角洲、粤西沿海和在南海北部活 动的热带气旋,对木区均可造成较大影响1) 气温:工程区年平均气温22.6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6C,最冷 月1月平均气温14. 7Co历年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38. 7C和0. 2Co(2) 降水:深中通道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913. 5mm,年降水量最小的年份 为911.9mm (1963年),最大的年份可达2747.0mm (2008年),约为最小年份的 3. 0倍年内雨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超过全年雨量的80%;冬半年(10〜 翌年3月)降水占全年雨量 的20%以内。
3) 风:人工岛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况有明显的季节性受季 风控制,本地区春冬季盛行偏北风,夏秋季盛行偏南风最大风速的年内分布差 异较大,一般夏季最大风速主要是台风(热带气旋)造成的,冬季的最大风速是 由于冷空气南下造成的4) 雾:根据深圳气象站年平均雾日(能见度小于lkm)为4. 3d,根据深 圳机场1992-2001年资料统计,平均雾日为7.4d;雾天主要集中出现在1-4月, 分别占全年的56%〜68%左右,6-8月较少出现雾天5) 雷暴:年平均雷暴口为68. Id;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出现在4-9月,占 全年的90%以上,11月至翌年1月较少出现雷暴天气6) 相对湿度:深中通道区域年平均相对湿度77%;湿度的季节变化明显, 在春夏季高湿季节,相对湿度时常可达100%,而在冬季干燥季节,极端最小相 对湿度只有8%7) 灾害性天气:影响工程区域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主要有热带气旋、暴雨 以及强对流天气带来的龙卷风、雷击和短时雷雨大风其中,热带气旋强度强, 频率高,灾害重,是影响该区域的最具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登陆该区域的热带 气旋一般集中在每年的6〜10月份(约占9成)4•交通、电力、通信及其他条件(1)交通① 与其他公路的衔接关系本项耳起点位于深圳侧有广深沿江高速公路(S3)、广深高速公路(G4)、机 荷咼速公路(G15)<>木项目终点位于中山侧,中山市东部外环高速可连接至中江高速(G2518)、 广澳高速(G4W)、西部沿海高速(S32),在珠江口西岸形成发散状辐射路网。
② 与铁路的衔接关系在项冃影响区内,已建或在建的铁路有:广深铁路、厦深铁路、广深港客专、 平南铁路等线路;规划建设有深茂铁路、沿海客专、赣深客专等在本项目深圳 侧登陆点附近有深圳西站、深圳北站、深圳站等站点③ 与航空的衔接关系本项目深圳侧登陆点即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侧④ 与港口、码头的衔接关系及影响拟建深中通道位于珠江口,在项目影响区内的港口码头主要有:深圳宝安作业区、大铲湾港区、机场福永码头;广州南沙港区;中山港新港区等图2项目周边港口码头分布示意图(2)电力中山供电局在本项冃管理区建设一处110KV变电站,为本项冃提供两路10KV 电源深圳供屯局在东人工岛建设一处110KV变电站,为本项日提供八路10KV电 源,深圳供电局负责把10KV电源分别引至东人工岛10KV开关站和西人工岛10KV 开关站外根据与深圳、中山两地供电部门的沟通,两地电网不允许相互联通、互为备 用在供电局建设完毕变电站开始供电之前,监理人应充分考虑该供电设施建设 期的影响,并考虑自行发电以满足施工现场的用电需求,相关费用由监理人自行 承担监理人应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相关费用已包含在合同价格中,发包人不 另行支付3) 通信木项目测量控制中心负责工程施工区域内网络基站的建设和运营维护。
4) 其它条件项目周边砂源和石料供应能满足保证工程进度的要求工程区域周边分布有 多个大型水泥企业,主要有海螺水泥、华润水泥、越堡水泥等,均可通过陆路或 水路运输至本项目四)建设要求1•主要技术指标表1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冃单位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八车道高速公路2设计年限年1003设计速度km/h1004路基宽度m415停年视距m1606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7007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 半径m40008最大纵坡%49最小坡长rri25010竖曲线一-般 最小半径凸型m10000凹型m450011行车道宽度m2-4x3.7512桥梁荷载等级公路级13桥梁宽度m2-20.2514隧道净宽m2x[0.75 (检修道)+0.75+4x3.75+1+1(检修道)]=2xl8.515通航标准伶仃航道:1520X 76.5m (76.5对应宽 度 698m)矶石隧道:4600X-20 (・20对应宽度为 600m)横门东水道:390X53.5m16抗震设防标准单孔跨度大于150米桥梁及隧道、通 风竖井、人工岛的地震设防标准:E1序号项目单位技术指标概率水准100年10%, E2概率水准 100年4%(仅桥梁);非通航孔桥及陆 地引桥:E1概率水准50年10%, E2概率水准100年4%o17人横通道间距m沉管隧道:<10018火灾热释放率MW50 (不考虑超载、超限及危险品车通 行)19照明按照100km/h标准表2隧道通风卫生标准序号技术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1CO正常工况cm 工程建设规模深中通道路线全长23.977km,全线共设桥梁17034m,其中伶仃洋大桥采用 570+1666+570m三跨吊钢箱梁悬索桥、中山大桥采用110+185+580+185+110m斜 拉桥;海中隧道6845m/1座,其中沉管段长度5035m;海中设人工岛2处(西人 工岛设主线出入口);全线设互通式立交3处(机场互通、万顷沙互通、横门互 通),设主线安全检查站1处,管养中心1处,救援养护分中心2处。
工期、质量、安全等要求木项目总体要求工期目标为2023年6月建成通车,质量目标为交工验收合 格、竣工验收优良等级(质量评定达90分及以上),安全目标为杜绝任何安全责/m3100 (2032 年)/70 (2042 年)阻滞工况1002VI正常工况m-l0.005 〜0.0075阻滞工况0.009检修维护0.0033no2正常工况ppm1阻滞工况14换气标准次/h35纵向换气风速m/s6火灾热释放率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