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绩效准则培训考试题答案.docx
12页《杰出绩效评判准就》自评师考试卷( 90 分钟闭卷考试,仅可看标准)姓名: 单位:分数:一、单项题(共 40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1. 《杰出绩效评判准就》标准以 1 评判准就为蓝本,结合我国质量治理实际情形而制定;(1) 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2) 欧洲质量奖(3) 日本戴明奖〔4〕 GB/T 190042. 《杰出绩效评判准就》国家标准不是 4 的工具;(1) 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机会(2) 组织内质量治理实践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3) 为组织的相关方制造价值(4) 为组织做符合性评判3.杰出绩效评判准就旨在提高 1,增强竞争优势;(1) 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2) 企业利润(3) 社会影响(4) 品牌形象4.《杰出绩效评判准就》和《杰出绩效评判准就实施指南》制定的目的不包括 4;(1) 评定国家质量奖企业(2) 引导组织追求杰出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3) 要求企业规范和夯实其基础治理,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4) 获得国际承认5. 《杰出绩效评判准就实施指南》 4;(1) 规定了组织杰出绩效的评判要求(2) 规定了质量奖的申报评判流程(3) 为组织追求杰出绩效供应了自我评判的准就(4) 为组织追求杰出绩效供应了实施指南6.将组织概述作为组织初始的自我评判,当从中识别出问题时,就可以 _3_;(1) 判定实施时机不对(2) 改用其他治理模式(3) 直接制订改进方案(4) 重新聘请专家评审7.《杰出绩效评判准就》框架图显示,“领导”应掌控组织的方向,并亲密关注(1) 员工工作过程(2) 新型治理工具(3) 组织的外部资源(4) 经营结果 4 ;8. 高层领导要向全体员工、主要的供方和合作伙伴沟通组织的价值观、进展方向和目标,以下说法不精确的是 2 ;(1) 应确保是双向沟通(2) 必需是领导个人与大家沟通(3) 可包括面谈、或电子邮件等形式(4) 沟通机制是可变化的9. 关于战略,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精确的: _2 ;(1) 战略是可以环围着新产品和服务而建立的(2) 战略制定不涉及组织的供应商或顾客(3) 组织的战略目标应能够应对组织的关键挑战(4) 组织通过战略对将来做出应对决策和配置资源10. 标杆是指针对相像的活动,其过程和结果(1) 代表组织所在行业的内部和外部(2) 仅代表组织所在行业内部(3) 仅代表组织所在行业外部(4) 代表组织所在行业的内部或外部 4 正确的运作实践和绩效;11. 针对环境爱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影响的应对和方法,不包括: _3 ;〔1〕 GB/T24001〔2〕 GB/T24001〔3〕 TS16949〔4〕 产品安全认证12. 组织确定顾客群和细分市场的目的是(1) 为了销售便利 2 ;(2) 明白顾客需求,应对组织面临的挑战(3) 向经营胜利的组织学习(4) 满意标准的要求13. 在确定组织的绩效目标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3 ;(1) 均衡全面的考虑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利益(2) 先进性、可行性、可测量性(3) 其他行业的进展情形(4) 与组织的长短期进展方向一样14. 杰出绩效评判应第一明白组织的经营环境和所面临的战略挑战,识别组织的(1) 关键过程(2) 关键因素(3) 关键环节(4) 关键工艺 2 ;15. 在进行顾客中意程度调查时,假如组织的产品或服务是通过其他商家交付给顾客的,那么 4 ;(1) 只需向中间销售商调查(2) 只需调查最终用户(3) 向中间销售商和最终用户进行同样调查(4) 分别向中间销售商和最终用户进行调查16. 组织应依据所确定的关键绩效测量指标对绩效进行猜测,并将组织的 1 相比较;(1) 猜测绩效与竞争者的猜测绩效(2) 猜测绩效与竞争者的当前绩效(3) 当前绩效与竞争者的猜测绩效(4) 当前绩效与目标及以往的绩效17. 顾客中意程度的调查 1 ;(1) 可采纳互联网调查方式(2) 必需是面对面交谈方式(3) 必需是书面的反馈信息(4) 必需是函件形式18. 对于领导的绩效 ,2;(1) 只能由同事来评判(2) 可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评判(3) 只能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来评判(4) 只能由正式员工来评判19. 以下属于杰出绩效评判准就中“七大类目”的是 3;(1) 产品和服务(2) 领导作用(3) 经营结果(4) 生产过程20. 以下类目中不属于领导作用三角的是 3;(1)领导(2)战略(3)资源(4)顾客与市场21.“杰出绩效评判准就”评分指南中,赐予“经营结果”的总得分为 4 ;(1)100 ( 2)80 ( 3) 120 ( 4) 400 22.对某个“结果”评分项,被评为处于取得良好趋势的初期阶段,在多数对组织关键经营要求重要的方面,描述了结果,所赐予的评分应为 2;〔1〕0-25%〔2〕30-45%〔3〕50-65%〔4〕70-100%23.“过程”评分项分数为 50%,表示所采纳的方法 3 ;(1) 不适用(2) 不相宜该评分项的要求(3) 符合该评分项的总体要求(4) 没有绽开24. 国家质量奖评判满分 1000 分的定量评分系统中, 4 分是基本成熟的等级;〔1〕700〔2〕650〔3〕600〔4〕50025. 给一个评分项评分时,第一要判定哪个分数范畴总体上“最适合”组织在本评分项达到的水平;总体上“最适合”是指 2 ;(1) 与评分范畴内的每一句话完全一样(2) 基本满意,答应在个别要素上有所差距(3) 满意标准的总体要求(4) 满意标准的具体要求26.组织应在分析各种需求与员工现有才能的基础上,依据 _2 制定员工的训练、培训计划;(1) 战略规划(2) 人力资源规划(3) 财务预算方案(4) 技术规划27.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 〔 包括暂时工、合同工 〕 、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条件的因素,称为 3 因素;(1) 职业安全卫生(2) 职工安全健康(3) 职业安全健康(4) 环境安全与健康28. 1 是组织治理运作系统的基础;(1) 资源(2) 测量、分析与改进(3) 过程治理(4) 顾客与市场29. 重复多次购买公司产品或服务并积极向他人举荐的顾客属于组织的(1) 直接顾客(2) 最终顾客(3) 忠诚顾客(4) 消费者 3 ;30. 工作环境改进、合理化建议和 QC小组的数量等可作为 1 结果的测量指标;(1) 人力资源(2) 过程有效性(3) 战略策划(4) 领导31. 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属于 4 结果的测量指标;(1) 市场(2) 支持过程(3) 战略策划(4) 财务32. 依据杰出绩效评分指南,对过程应按 1 四个要素评判其成熟度; (A 表示方法, D表示绽开, I 表示整合, L 表示学习)(1) A-D-L-I(2) A-D-I-L(3) A-L-D-I(4) D-L-I-A33. 数据和信息的猎取渠道是 _4 ;(1) 运算机网络(2) 供应商会议(3) 产品订货会(4) 以上都是34. 组织应当描述主要绩效指标 3 年以上的数据(1)1 (2)2 (3)3 (4) 435. 组织应说明其如何确保 4 所需数据和信息的质量和可用性,确保这些数据和信息易于猎取,并说明组织积存和共享学问的方法;(1)员工 ( 2)供方和合作伙伴 ( 3)顾客 (4)以上三项36. 战略的制定必需 4;(1) 由专业公司完成(2) 邀请知名专家指导(3) 成立归口和谐部门(4) 有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及员工参加37. 组织需明确战略制定过程的参加者,是由于(1) 评审员要知道(2) 员工要知道(3) 要确保战略的科学性(4) 顾客要知道 3 ;38. 战略策划时 3;(1) 有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应是最先进的(2) 必需采纳 SWO方T法进行数据和信息的分析(3) 应与组织的价值观进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和谐一样(4) 应主要考虑预期的财务结果39. 对关键过程的要求应来自 3;(1) 内外部顾客(2) 组织的全部者(3) 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方(4) 过程的全部者40. 在组织的学问治理中,有关的顾客信息通常只有顾客的 _2 ;(1)专利 (2)图纸和文件 ( 3)技术诀窍 (4)创新成果二、判定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 链接驱动性的“领导作用”三角和从动性的“资源、过程和结果”三角的是测量、分析和改进;( T )2. 《杰出绩效评判准就》标准以欧洲质量奖评判准就为蓝本,结合我国质量治理实际情形而制定的;( F )3. 战略治理过程包括战略制定和战略部署; ( T )4. 杰出绩效评判准就中对‘过程’评判的四个要素指“水平 - 趋势- 对比- 重要性”;(F )5. 绩效猜测是对将来的绩效或将来目标的结果的估量; ( T )6. 我国国家质量治理奖获奖者的得分均≥ 500 分,每天获奖的企业不超过五家; ( F )7. 公司进展只需要关注自己,不需要关注社会责任; ( F )8. 高层领导是指组织高层治理群体或团队,一般由组织最高领导者和经营层组成; ( T )9. 绩效评审的目的之一是用于确定改进关键业务的优先次序,并识别创新的机会; ( T )10. 组织的战略是通过以往信息的分析,对将来所做的猜测性决策; ( T )11. 人力资源配置应做到相宜性、合理性和长期性,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 T )12. 战略治理包括战略制订、战略方案、战略部署、战略实施四个阶段; (F )13. 顾客感知价值的主要测量结果必需包括顾客忠诚程度、留住顾客等方面; (F )14. 组织应当确保其数据、信息和学问的完整性、准时性、牢靠性、安全性、精确性和保密性;( T )15. 经营结果不能仅限于销售额和利润,仍应包括资源组织的治理、社会责任和获得将来胜利才能的绩效结果,以及兼顾组织内部过程有效性和顾客与相关方的结果之间的关系;( T )16. 顾客中意和忠诚的结果反映了组织将来取得胜利的才能,同时也反映了组织在经营过程中,为满意顾客需求所作努力地结果; ( T )17. 《杰出绩效评判准就》与 GB/T19001 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不是符合性的评判依据,而是为组织供应追求杰出绩效的经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