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doc
11页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一班有学生 53 人经过几天的观察与了解,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能积极发言、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课余不去主动学习数学,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上课表现来看学生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面:能主动积极学习;第二层面:能自觉学习,对数学学习兴趣一般,成绩不稳定;第三层面:被动学习,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成绩勉强及格,班级中除张嘉兴属于多动外,其他后进生都属于思想懒惰没有上进心,班级中学生都能认真听讲,学习风气正,缺少活波的氛围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 ”,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 2——5 和 6——9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 ,第五单元“除法” 。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4.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二)空间与图形: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 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
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 “地球旅行” “人类的好朋友” ,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 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经历 2——5 和 6——9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四、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措施1. 创造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2.鼓励算法多样化3.作业除了基础统一之外,要分层次留作业,多留研究实践性作业4.在十二月之前积极努力做好特色作业展的工作。
5.本学期在十一月份年组搞一次特色作业展,评出一、二、三等三个档次奖项六、课时安排1.数一数与乘法 ------------- 5 课时2.乘法口诀(一) ------------- 10 课时3.观察物体 ------------------- 4 课时4.分一分与除法 ―――――――- 13 课时 5.方向与位置 ―――――――- 4 课时6.乘法口诀(二) ――――――-- 7 课时7.时、分、秒 ―――――――- 4 课时8.乘法口诀(二) ――――――-- 7 课时9.除法 ――――――――――-- 8 课时10.统计与猜测 ――――――――― 4 课时教 学 进 度 表计 划 进 度周次起 止月 日 单 元 教学内容 课时1-29.3 ~ 7 一、二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 63 10 ~ 14 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 64 17 ~ 21 二、三单元 乘法口诀(一) 、观察物体 65 24 ~ 28 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 66 10.1~7 放假 休息7 10 ~ 14 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58 17 ~ 21 四、五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 59 24 ~ 28 五、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时、分、秒; 510 31~ 11.4 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二) 511 7 ~ 11 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二) 512 14 ~ 18 第八单元 除法 513 21 ~ 25 第八单元 除法 514 28~ 12.2 第九单元 统计与猜测 515 5 ~ 9 总复习 总复习 516 12 ~ 16 复习 复习 517 19 ~ 23 复习 复习 518 26 ~ 30 复习 复习 519— 元.2 ~ 期末检测 期末检测 5第 1 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20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的过程,加深学生的数学意识。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3.初步体验用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义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时间为 4~5 课时1 数一数课题 数一数 第 1 课时学材分析使学生体会在日常生活的数数中,经常会遇到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了解这种加法的简便表示就是乘法学情分析在学生已学过加法的意义和 100 以内的加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来学习学习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2、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3、在具体环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枷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望导学策 略 学生实践感悟,教师引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圆片教学过程: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爱他,是咱中国宝”认真倾听猜谜语:“熊猫”师:我们奥运会吉祥物中的熊猫叫什么名字呢?(晶晶)1.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2.组织小组汇报的方法和所列出的加法算式,注意给予评价。
3.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1.一个 5,2 个 5,3个 5 ,5+5+5=152.1 个 3,2 个 3,3 个3,4 个 3,5 个 3 3+3+3+3+3=153.6+6+6+6=24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4.一共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4.4+4+4+4+4+4=241.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方格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3.从刚才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1.独立数一数方格,然后列式2.汇报思考过程及数的方法和算式3.组内交流⑴列出的都是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⑵不同数法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1.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看这里有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共多少个呢?列出加法算式2.5 盘苹果是 5 个 3 相加,那么 6 盘,10 盘,15 盘呢?你能列式吗?1.求 50 盘苹果有多少,你会算吗?能列式吗?2.总结谈话:这时候用乘法会比较简单1.3+3+3+3+3+=15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3.3+…………………………+3=?麻烦生活中你还见过像这样用相同加数的连加来解决的问题吗?同学们在列算式的时候感觉怎么样?你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学生尽情畅谈 学生总结板书设计:数一数5+5+5=15(个) 6+6+6+6=24(个) 3+3+3+3+3=15(个) 4+4+4+4+4+4=24(个) 教学反思:2 儿童乐园课题 儿童乐园 第 1 课时学材分析在有趣的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
学情分析在掌握了连加算式的基础上,学习乘法各个名称学习目标1、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2、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能列出乘法算式3、在数一数的过程中,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4、初步体会乘法列式的简便和生活中存在大量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导学策略生亲历观察、操作,师适当引导教学准备儿童乐园挂图教学过程: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1.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数熊猫、圆片、方格、苹果列出了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现在我们就来数一数身边的物体,列出相同加数的算式2.说明:像这样的加法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但我们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会感到很麻烦,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简便的运算方法1.观察、数一数并且能列式灯管:2+2+2+2=8同学:7+7+7+7+7=352.认真倾听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同时提示课题1.(出示儿童乐园图)谈话:儿童乐园里可热闹了,谁能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2.提问:你能根据画面内容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列式?小组说一说3.谈话:我们首先来看2+2+2+2=8 这个算式,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4 × 2 = 8乘数乘号乘数 积或 2×4=8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个部分名称4.说明:一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以写成 2 个乘法算式,但我们只写一个就可以了5.组织学生解决另外 3 个1.独立观察画面,在小组内说一说观察到的内容2.根据观察到内容列算式3.认真倾听,读乘法算式,了解各部分名称4.独立解决后 3 个问题这是什么地方?你最爱玩什么项目?谁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板书)读作:2 乘 4 等于 8问题,列出算式,组内交流6.组织学生汇报,并板书评价5.汇报思考过程以及所列出的乘法算式1.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乘法解决相同加数的加法问题,那么上节课关于 50 盘苹果的问题怎样列式呢?2.完成教材 5 页“试一试”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汇报:3×4 中的 4 和 7×2 中的7 的意思1.列出乘法算式 2.独立思考列式检测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适适调整1.谈话,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既可以用加法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谁能提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2.拓展延伸: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事物,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归纳当出现同数连加的时候,可以吧加法算式简写成乘法算式。
但是当加数不同时就只能用加法算,不能用乘法算板书设计:儿童乐园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有多少人乘坐火车?2+2+2+2 人) 4+4+4+4+4+4=24(人)2 × 4 = 8 (人) 6×4=24(人)有多少人划船?3×3=9(人)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2X4 读作 2 乘 44X2 读作 4 乘 2 教学反思: 3 有几块积木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