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oc
12页附件1: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全面摸清标准农田地力实际状况,实施分等定级,是加强标准农田质量建设的基础,是制订标准农田保护、培肥、改良、利用规划的主要科学依据,是推进标准农田土壤改良,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根据省政府有关组织开展全省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能力调查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标准农田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规范一、标准农田类型划分将我省标准农田分为多年种植农田、平整后农田、旱改水、溪滩地、围垦后农田、新围垦地和其它农田等七种类型1.多年种植农田在建设标准农田过程中,只对农田基础设施作适当完善,土壤基本未翻动总体上农田基础设施较完善,常年种植农作物,土壤肥力水平较高2.平整后农田在建设标准农田时,土地平整前为水田,平整后土壤表层经上下翻动后,土壤理化性质不同于原土壤3.旱改水平整前为旱地,经改造后为水田4.溪滩地经加客土(时间在3年以内)或其它方法改造后的溪滩地,农田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加客土改造时间在3年以上的溪滩地,根据农田建设实际,分别统计入平整后农田等类型5.围垦后农田平整前为海涂海涂经围垦、平整后适宜种植农作物,农田耕作年限5年以上6.新围垦地平整前为海涂海涂经围垦、平整后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农田耕作年限不足5年。
7.其它农田除上述六种类型以外的标准农田二、标准农田地力等级划分将我省标准农田地力具体分为三等六级其中:一等田为高产稳产良田,即农田土壤肥力较高、基本无低产障碍因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吨粮田水平一等田具体细分为一级田、二级田二等田为中产田,即在近年内通过采取综合地力培肥、土壤改良措施,可以将地力综合提升到一等田水平二等田具体包括三级田、四级田三等田为低产田,即土壤养分严重失衡,或存在严重土壤障碍因子,需经过长期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农田地力可提升到二等田、甚至达到吨粮田综合生产能力水平三等田可分为五级田、六级田三、标准农田地力调查土壤样品数量要求1.土壤样品取样点按不同标准农田类型进行每一种标准农田类型土壤样品取样数量不少于10个每一个土壤样品代表土壤面积最大不得超过500亩2.标准农田面积小于2万亩的县所取土壤样品数量,必须达到50个以上3.对土壤肥力或土壤质量差异大、当地优势农作物或种植经济作物的标准农田,应加大取样点密度和土壤样品取样数量四、标准农田地力调查土壤样品取样要求1.为避免由于施肥等因素的影响,土壤样品统一在春耕生产翻耕前采取2.采样时,先用GPS仪进行定位,并在登记表上填写好取样点的经纬度,以便于今后查对和信息化管理。
3.采样用“X”法、“S”法,使用木铲、竹铲、不锈钢土钻等工具每个样品随机采取15~20个左右点(不得少于15个)土样,每点采取样品不少于100g,充分混合后采用四分法留取1000g土壤样品4.每袋土样应填写两张标签,内外各具标签主要内容为:样品野外编号、采样深度、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人等5.对各取样点应同时进行耕作管理、施肥水平、产量水平、种植制度和灌溉等情况调查,填写“标准农田地力调查土壤样品采集登记表”五、标准农田地力调查土壤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1.标准农田分等定级分析测试项目分析测试项目包括:(1)土壤物理指标项目共3个,分别为土壤容重、土壤机械组成、水分2)土壤主要养分指标项目共7个,分别为: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全盐量、氧化还原电位3)中微量元素指标项目共10个,分别为:交换性钙、镁、硫、硅、有效锌、硼、铜、铁、锰、钼4)土壤重金属元素指标项目共5个,分别为:铅、汞、镉、铬、砷由于这次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时间紧,因而,在不影响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土壤分析测试项目定为土壤物理、主要养分指标共10个,分别为:土壤容重、土壤机械组成、水分、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
2.确定土壤分析测试项目方法分别为:化验项目前处理方法分析方法及标准单位容重环刀取样重量法 NY/T 1121.4-2006g/cm3土壤机械组成0.5mol/L分散剂比重法 NY/T 1121.3-2006%水分105±2℃,烘干6-8h烘干法 NY/T 52-1987%pH无CO2的蒸馏水浸提土液比=1: 2.5玻璃电极法NY/T 1121.2-2006pH有机质H2SO4-K2Cr2O7氧化法容量法NY/T 1121.6-2006g/kg全氮半微量开氏法容量法NY/T 53-1987g/kg有效磷氟化铵-稀盐酸浸提(酸性土)分光光度法 NY/T 1121.7-2006mg/kg碳酸氢钠浸提(石灰性土)NY/T 148-1990速效钾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法NY/T 889-2004mg/kg阳离子交换量乙酸钙交换(石灰性土)容量法 NY/T 1121.5-2006cmol/kg(+)乙酸铵交换(中性、酸性土壤)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农业出版社,1993年)水溶性盐总量无CO2去离子水浸提水土比= 5:1重量法 NY/T 1121.16-2006g/kg 其中土壤容重为现场测试项目,取样时间必须在春耕生产翻耕前结合土壤采样进行。
取样采用环刀法进行,做5个重复,取其平均数作为一个容重值3.土壤分析测试结果的质量控制分析测试结果的质量控制采用检测能力确认样和自我控制样两种各承担标准农田地力调查土壤分析测试任务的土肥检测机构在检测前,向省土肥站领取土壤检测能力确认盲样进行检测只有在检测能力得到认可后,方能承担相应检测任务自我控制样是承担土壤分析测试任务的土肥检测机构在分析测试时,加入的土壤检测质控样分析测试土壤样品数在100个以下的,加入5%的质控样;样品数在100-200个的,加入3%的质控样;样品数在200-500个的,加入2%的质控样;样品数在500个以上的,加入1.5%的质控样自我控制样由各单位根据需要向省土肥站领取只有当自我质控样分析测定结果在标准数值范围内时,方可确认样品检测值4.我省23个2005—2007年度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项目县(市、区),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获取的标准农田地力调查相关数据、资料,可作为此次调查对应地块土壤分析测试的依据之一六、标准农田地力调查土壤样品的处置1.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要及时放在样品盘上,摊成薄层,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曝晒,并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
样品风干时,经常对风干样品进行翻动,同时将大块土壤掰小,并除去作物根系和石砾,以便土壤样品及时风干2.将风干后的样品用四分法分成1kg左右,平铺在制样板上,用木棍或塑料棍碾压,并将植物残体、石块等剔除干净,细小已断的植物须根,可采用静电吸附的方法清除压碎的土样要全部通过2mm孔径尼龙筛,未过筛的土粒必须重新碾压过筛,直至全部样品通过2mm孔径筛为止(分析土壤机械组成、水分、pH、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用四分法分取通过2mm孔径土样50g左右,继续碾磨,直至样品完全通过0.25毫米筛(分析有机质、全氮)3.剩余土壤样品放入纸袋或塑料袋中,封好后存放4.土壤样品存放,要防止阳光直接晒到样品;要防潮,不能直接将样品放在地上七、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方案根据我省标准农田立地条件、土壤剖面性态、理化性状等特点,确定以下16个指标组成标准农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各评价指标及权重、生产能力赋值分别为:1.地貌类型权重为0.17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低丘高丘1.00.80.70.50.32.坡度权重为0.05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33-66-1010-1515-251.00.80.70.40.13.冬季地下水位(距地面cm)。
权重为0.05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 <2020-5050-8080-100>1000.10.40.71.00.84.地表砾石度(1毫米以上占%)权重为0.06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1010-25>251.00.50.25.剖面构型权重为0.03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水田A-Ap-W-CA-Ap-P-CA-Ap-Gw-GA-Ap-CA-Ap-G1.00.80.3旱地A-[B]-CA-[B]C-CA-C1.00.50.16.耕层厚度(cm)权重为0.07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8.08.0-1212-1616-20>200.30.60.80.91.07.耕层质地权重为0.08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0.50.91.00.78.容重(g/cm3)权重为0.04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0.90.9-1.11.1-1.3>1.30.81.00.80.59.pH值权重为0.06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4.54.5-5.55.5-6.56.5-7.57.5-8.5>8.50.20.40.81.00.70.210.阳离子交换量 (cmol/100g土)权重为0.08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55-1010-1515-20>200.10.40.60.91.011.水溶性盐总量(g/kg)。
权重为0.04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11-22-33-44-5>51.00.80.50.30.20.112.有机质(g/kg)权重为0.07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1010-2020-3030-40>400.30.50.80.91.013.有效磷(mg/kg,碳酸氢钠法)权重为0.04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55-1010-1515-2020-3030-40>400.20.50.70.80.91.00.814.速效钾(mg/kg)权重为0.06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5050-8080-100100-150>1500.30.50.70.91.015.排涝(或抗旱)能力权重为0.10生产能力分值如下表:排涝能力一日暴雨一日排出一日暴雨二日排出一日暴雨三日排出1.00.60.2抗旱能力>70天50-70天30-50天<30天1.00.80.40.216.土壤主要障碍因子该指标作为分等定级的限制指标,即若标准农田评价单元存在土体有障碍层或耕层中微量元素缺乏,或土壤污染等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时,降一个级别由于这次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时间紧,因而,在不影响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整体质量的前提下,该指标暂不采用。
各地应根据每个标准农田评价单元各指标权重、生产能力分值和土壤调查、分析测试结果,计算出综合地力分值,套入下表地力分等定级综合地力指数方案,即可得出评价单元地力等级状况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综合地力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