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docx
2页Word(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园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 飞飞的 《无题八岁偷照镜》 朝代:唐代 :李商隐 原文: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反面秋千下 鉴赏: 这首诗许多专家认为是义山十六岁时所作,写的是一位聪慧早慧的姑娘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对少女的观看是细致入微的从她八岁开始"偷照镜'写起,直到待字闺中,这么长一段生活经受,写的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小姑娘八岁开始有爱美之心,喜爱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那时时尚长眉呢这样的着眼点,活脱脱写出了女孩的心理状态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就喜爱玩打打杀杀的游戏,而女孩就想着要装扮自己了十岁时和同伴到野外踏青,还是无忧无虑的,天真烂漫地,想象着芙蓉花做自己的衣裙,觉着特美到了十二岁开始学艺,她是多么地仔细用心,套在手指上的银甲(弹琴用的指甲套)都始终没脱下来。
十四岁的姑娘按封建社会的规矩,要避开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慨莫能外女孩失去了行动自由,要躲在闺房内了她心里想些什么?诗人猜想大约想知道何时出嫁了吧可父母尚无许嫁的准备,年龄大起来了,十五岁对古代女孩来讲,已是到了婚后生子育女的年龄所以她只能背对秋千饮泣了 从今诗的描述看,这位诗中的姑娘正是诗人初恋对象,因为只有青梅竹马的异性,才可能有如此近距离的观看,才写得出如此动人心弦的诗惋惜父母未能如其愿,姑娘在"泣春风',也是诗人在叹息"十五泣春风'正是写出了诗人与姑娘的这段恋爱,没有结果,从今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了 有专家讨论此诗是自喻少负才华、渴望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而又忧虑前途,证据是诗人在《樊南甲集序》中曾自称:"樊南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近人韦然超认为,这是诗人在十六岁时因初恋对象之父母未能同意他们这段婚姻,而写下的这首诗,不能明题,故称"无题'而且在其后的众多"无题'诗中有相当数量还是在写他的这段无果初恋可见这位姑娘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尽管此后诗人结婚生子,与夫人感情深笃,但这段初恋却深深地埋藏心底,时时以"无题'作诗念之 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