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3孔雀东南飞教案第二课时(鲁人版必修五).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32483535
  • 上传时间:2023-07-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3 孔雀东南飞 教案第二课时(鲁人版必修五)一、教学目的  1、知识: 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 、能力: 1)“乐府”知识的了解   2) 掌握偏义复词 3) 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4)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3 、情感: 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悲剧,去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以及刘、焦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二、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2 、教学重点: 个性化语言 .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3 、教学难点: 人物形象塑造三、设计理念: 1、教法 2、学法 串讲—诵读—练习法四 、教学媒体:  1、传统媒体;  2、现代媒体,主要是以现代媒体为主五、教学过程设计:第 二 课 时(一)整体把握1、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小序”小序”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成诗的经过小序”讲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起到概括故事的作用,也奠定了故事的感情基调。

      小序”中的哪两个字起到集中体现故事冲突的作用?“遣”、“逼”全诗围绕这两个字来展开情节是那些人物围绕这两个字展开的冲突?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试用两字词概括主要情节请归     求情     叙别      被遣    结誓    还家     拒媒     避婚    死别      告母    徇情     合葬2、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2小节)开端兰芝自诉第二部分(3—12小节)发展兰芝遣归仲卿乞母——着装遣归——辞母别姑——夫妻泣别第三部分(13—22小节)再发展兰芝拒婚践约拒婚——刘兄逼嫁第四部分(23—32小节)高潮刘焦殉情生离死别——共赴黄泉第五部分(33小节)合葬化鸟3、这首诗讲述了什么故事?它叙述和描写了东汉末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却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亲求情无效,夫妻只能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遣宰为媒,兰芝践约抗婚,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而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喜庆之日,刘焦双双命赴黄泉4、按什么顺序叙述?时间顺序以什么为线索?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来叙述写作这首诗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否定什么?肯定什么?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二)合作探究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课文的结构,了解了课文的情节,那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人物1、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刘兰芝是主人公,他是怎样一个人?诗歌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刘兰芝?(1)首先她的外表怎样?看第9小节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两句是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对偶一个绝代佳人刘兰芝的外表如此出色,她的内在如何呢?(2)读第2小节十三能织素……”什么修辞?排比可以看出她这个人怎样?可以看出她多才多艺、聪明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那她是不是整天只顾自我欣赏,不会赚钱,只会花钱?不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她是一个勤劳贤慧的女子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中的“故”字,既显示兰母的故意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为什么要自请遣归?中国古代的女子地位很低,在娘家听父母的,到了婆家听丈夫的,自己没有真正的自由,出嫁后没有婆家的许可,是不得擅自回娘家的而她们也很看重自己的贞洁,所以“休”对一个女子意味着什么,大家应当清楚了为什么要自己主动提出遣归呢?自请遣归,一则因不堪焦母虐待,再则因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这样的行动可以看出刘兰芝怎样的性格特点?主动请“休”,对于刘兰芝来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所以刘兰芝的这个举动着实表现出她的刚强果敢、自尊不屈的性格,表明兰芝不是甘愿逆来顺受的弱女子,而是外柔内刚的坚强女性    这第2小节,描绘了一个多才多艺、聪明贤惠、刚强果敢、自尊不屈、外柔内刚的刘兰芝3)再读第9小节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小节的内容——“严妆”此时此刻的刘兰芝为何要“严妆”?为何要郑重地梳妆打扮?严妆时又为何“事事四五通”呢?严妆打扮,一方面,说明她自尊,另一方面,“女为悦己者容”说明她是为焦仲卿而严妆,为了留给焦仲卿最后的最好的印象这一段,不仅写出了她的外在美,而且写出了她的内在美美就美在她能沉着、镇静、临阵不乱、有涵养这一段很深刻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她的举动,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人生难免遇到坎坷,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失意但不失志。

      这段描写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4)读第8小节,思考:这一段可以看出刘兰芝的什么感情呢?第8小节可以看出刘兰芝的什么性格特征呢?“久久莫相忘”可以看出刘兰芝对焦仲卿的依恋之情;“人贱物亦鄙”可以看出刘兰芝的痛苦、愤激之情从诗句中可以品出人物的内心她这个人是有情有义的5)读第10小节兰芝向婆婆、小姑告别,表现了她什么品质?表现了她知书达礼、看重感情的美德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这几句表明了兰芝有礼有节,举止得体6)读第12小节这一小节中的磐石、蒲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坚贞7)读第14、18、22小节,思考:这一部分的描写对刻画刘兰芝有什么作用?这一小节铺张、夸张的场面,反衬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为权贵金钱所动,表现了刘兰芝的人格尊严如何理解这一部分的情节?①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刘兰芝的母亲是什么态度?刘兰芝的母亲是“大拊(fǔ)掌”“大悲摧”大家想一想,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看到刘兰芝被遣回家,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求婚的人接踵而来?旧时代的妇女,恪(kè)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古训,不仅是被丈夫遗弃的女子不能再嫁,就是丈夫亡故了的,也要为之守节。

      如果再嫁,便被认为是不守节操,至少要受到舆论的遣责,体面人家当然不会轻易为之但是,如果用这个尺度去衡量《孔雀东南飞》,我们就会碰到许多难以理解的现象例如,刘兰芝“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母亲的态度却是“汝可去迎之”;后来,“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并且“娇逸未有婚”难道县令、太守都愿意替没有结过婚的儿子娶不守节操的女人为妻吗?难道兰芝的母亲也愿意自己的女儿背上“失节”的恶名吗?《孔雀东南飞》对于兰芝再嫁的问题,似乎有点现代化的描写,看起来与旧社会的传统悖理,但是,这又确实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将守节作为衡量女人品质好歹的主要内容并使之宗教化,歧视再嫁者,都是宋朝开始出现,明朝以后才逐步走向极端的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一整套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必须经过一个发展的过程宋元以前,人们对于再嫁的认识,一直是比较客观的,社会上离弃或寡居的女人有人愿意再嫁,也自然有人愿娶再嫁之女在汉魏时期,再婚行为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如汉朝,有个叫朱买臣的人,家里很穷,老婆因嫌他穷而离开他嫁给另一个人朱买臣到五十岁时,被举荐后任命为太守快到任时,地方官巴结他,让民工去修道路迎接。

      朱买臣原妻的后夫也是个民工,正在干活他老婆给老公送饭,看见新太守原来就是前夫朱买臣西汉有名的才女卓文君丈夫刚死去,大文豪司马相如作为卓文君的父亲的客人参加了卓府的宴会,宴会上,司马相如弹奏一曲古琴曲《凤求凰》(凤是雄性的凤凰,凰是雌性的凤凰鸟),引来了卓文君的注意而卓文君对司马相如也是仰慕已久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当天晚上卓文君背着父亲卓王孙,随司马相如私奔了《孔雀东南飞》的时代,那些有关节操的舆论没有左右当时的现实生活,正因为这样,刘兰芝被婆婆逼遣归家之后,才会发生太守、县令接踵遣媒议婚之事这是现实基础②在艺术表现上?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呢?A、课文中有哪个地方对刘兰芝的外貌作正面描写?第9小节那么这个求婚的情节对刘兰芝的外貌和人品作了什么描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有什么差别?(以《陌上桑》为例简单说明B、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侧面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侧面衬托出焦母的专断无知这是艺术表现上在作用③这一个情节的出现,也是人们美好意愿的反映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逐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所扼杀的女子肯定大有人在,这些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因此,同处于被压迫的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地渗透了自己的感情。

      《孔雀东南飞》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又在传唱过程中再创造,加入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孔雀东南飞》中还有一个情节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体现,并且跟这个求婚再嫁的情节不同的是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是哪一个情节呢?《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尾是怎样的?化蝶《孔雀东南飞》跟《梁祝》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刘焦二人合葬后变成鸟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情节,在诗中却出现了,那么这同样也是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2、那我们总结一下,刘兰芝有哪些美好品质呢?才貌双全、重情重义、不慕荣华富贵、坚贞执着、勇敢聪明3、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刘兰芝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呢?我们先想想什么是悲剧呢?自杀就是悲剧吗?如果卖国贼、汉奸、无能的执政者自杀算不算悲剧?不算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不能带给人们震撼的力量为什么不能因为他们是假、恶、丑的代表,是无价值的代表他们的毁灭甚至给人们带来快感某市一个纪委书记江锦春被告贪污后,当地的民众是如何庆祝的呢?是燃放烟花,放礼炮来热烈庆祝.而什么是悲剧呢?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补充一下,是把真善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现在我们能不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要浓墨重彩地描写刘兰芝的美?为了创作悲剧美。

      刘兰芝越好,悲剧就越感人4、焦仲卿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从第三节的“堂上启阿母” ,第5节的“长跪告”、阿母“槌床便大怒”之后就“默无声”,退而劝兰芝,可见他既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并且有幻想到最后第25小节听说兰芝改嫁,他声言要自杀而听说兰芝死后,他自己也上吊自杀这个软弱的书生终于走上了反抗道路他跟兰芝一样是忠于爱情,对不合理的封建家长制度充满着反叛的精神因此他也是一个美的人物但他并不是那么完美,一开始也有软弱的毛病,他是经过一些事情,经过一番心理斗争,经过一些挣扎才走上这条抗争的道路的,他的性格心理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他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像焦仲卿这样痴情、忠于爱情的男子在现代还有吗?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但是,据调查发现,现代情人相约殉情自杀时,男子往往选择逃避最终死的往往只有女子比如张国荣和梅艳芳演的电影《胭脂扣》里的发生在民国期间的故事就是这样男女两人的爱情遭到男方反对,于是两人相约吞食大量鸦片自杀,可是当女的吃鸦片之后,男的并没有把全部的鸦片吃下去,他还没有死的决心于是女的自杀成功,男的获救,没死电视新闻偶尔也会报道这一类新闻,什么炸药啦,上吊啦,尽管是在女方的监督下,但最终死的总是只有女的一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