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蚌埠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6152532
  • 上传时间:2017-09-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艰 辛 的 历 程 闪 光 的 业 绩蚌埠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实施工程质量监督,是工程建设领域完善政府对建筑市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党和政府为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家确定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促使我市建筑工程质量及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健康发展,并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我市自 1985 年 4 月筹建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至今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已走过近 20 年历程,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深感,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 20 年,是从无到有的 20 年,是探索创新、开拓进取的 20 年,是满载丰硕成果、催人奋进的 20 年,更是令人鼓舞的20 年,我们无比自豪,我们充满希望,我们有着美好的回顾与展望一、 创建与发展为实施我市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 市建委于 1985 年 4 月根据中共安徽省委《批转〈全省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决定在全市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即从基层抽调3 名工程技术人员,在省建委的指导下筹建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同时按照省建委、标准局转发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标准局《关于试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的通知》 ,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1986 年 5 月 9 日,市编委正式批准成立“蚌埠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定编 5 人,隶属市建委管理1987 年 8 月 22 日,市编委印发《关于市建筑工程管理处机构问题的通知》[蚌编字(87)257 号],重新明确“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成建制划归市建筑工程管理处,原正科级别不变” 1999 年 2 月 1 日,市编委批复“同意市建筑工程管理处更名为蚌埠市建筑管理局” ,本站自 1987 年 8 月至今隶属市建筑管理局(处)的直接领导创建和发展阶段,市建委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于 1986 年 5月任命首任副站长主持全站工作,此后于 1987 年 11 月和 1996 年 7 月先后对我站进行了二次站领导的换任调整此间,我站又于 1992 年 4月和 2000 年 3 月,两次接受省建设厅考核,获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证书》 ,通过 1986 年 8 月 、1996 年 9 月和 2003 年 12 月三次重要的人员调整扩充,目前全站在册人数已达 12 名,其中:高级工程师 2 名;工程师 6 名;助理工程师 2 名;技师 1 名;见习人员 1 名,工程技术人员比例已占全员的 83. 3%,人员的知识结构由原有的中专学历人员3 名,发展到具有本科学历人员 9 名,大专学历人员 2 名,并且工程质监仪器、设备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监督工作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质监人员配备使用的便携式质检(工具包)仪器进行了四次淘汰更换,从创建初期仅有普通经纬仪、水平仪和常规系列质检工具 15 件,现已更新为具有智能化的钢筋扫描仪、激光测距仪、激光定位仪、数码相机等高科技质检仪器、设备 27 件。

      及时购置并不断更新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等业务书籍,现已达到 1260 余册,办公面积由每人 6.67 平方米,改善到每人 13.69 平方米, 工程质监专用车先后进行了三次更新,另购置 5 台电脑配置于各内设(科)室,监督人员的业务通讯联络全部实现了化,监督数据统计及信息传递实现了网络化目前,全站固3定资产已达到 60.84 万元,比建站初期的 6.13 万元增加了约十倍,并且市建筑管理局自 1994 年 3 月起逐步建立起皖北片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实力最强的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现固定资产投资达近 720 万元,使本站从整体上形成了土建、水电及设备安装等专业齐全、监督手段完善,监督实力强劲、社会形象良好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二、 全面建章立制,加强自身建设我市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历程,也是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求真务实、尽职作为、竭力奉献的历程,为保证全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有章可循和规范有序的开展,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自创建初期,根据国家深化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要求,以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省计委、省建行《关于印发〈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建管字(1985)156 号] 以及国家建设部和省建设厅当时出台的几项管理规章为依据,以规范并严格自身管理为前提,将强化监管、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提高作为工作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地着手制定适应本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近 20 年的发展中不断补充完善和创新,先后制定“站长、副站长、技术负责人及各级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制度》 、 《工程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和《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制度》等站内管理制度 22 项,编制《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情况月报表》 、 《工程质保资料核查情况登记表》和《工程原材料试验批次统计表》等工程质监管理用表 40余种。

      同时,从强化自我约束、严格自身管理和规范监督行为的角度,于 1999 年1月编制并发布了我市第一部集工程建设法规配套、岗位职4责明确、监督程序与内容完整、监督知识丰富、管理制度健全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手册》 ,为我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为使各级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不断巩固更新,工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我站还坚持将监督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订立制度约束人、监督检查促进人、考核测评鉴定人、落实奖罚鞭策人,积极参与行风评议和投入创建“十佳监督站、十佳监督员” 、 “优秀监督站、优秀监督员”以及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使自身队伍不断得到健康成长,同时严格执行每周政治学习、监督员思想情况汇报、工作日记核查和公开办事及廉政建设等多项站内制度,使全员时刻绷紧弦、严律己、不放松不仅如此,我站还先后分批组织人员赴南京、武汉、天津、湖州、合肥等省内外10 余个先进地市参观学习,汲取经验,总数达 110 余人次,派员参加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等管理部门或权威机构分别在北京、厦门、南昌、济南等地举办的各类“现行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 “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仪器使用管理”以及“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监督员岗位资格”等培训班达 160 余人次,投资近 8 万元支持和鼓励 10 名监督人员参加了相应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深造,从而使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学历层次在监督工作岗位上普遍得到提高,技术职称得到晋升。

      目前,我站除 1 名司机和 3 名新增人员,其余 8 名在册监督人员已全部获得行政执法证书和省建设厅颁发的监督员岗位证书,具备了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站初期监督力量薄弱、监管经验不足和无证监督的状况,使队5伍形成了精干、高效、业务全能的战斗力三、 循序渐进监控,履行监督职责我市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的起始期,正值全市工程质量的低谷期,随着 1985 年至 1987 年全市基建规模的迅猛扩大,市区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成倍增长,大量农民队伍走上建筑施工岗位,加之当时建筑管理机制的不适宜,规章制度不健全和制约手段不完善,以至部分未经培训,缺乏基本技能的农民队伍投入建筑工程施工,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事故不断,隐患、通病难除,总体水平低下,针对这一状况,我站自 1985 年起依靠仅有的三名监督员,以日常随机抽查监督为基本工作方式,以把握工程要点、难点的监督为工作重心,率先在省内同级地市实行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竣工验收四到位制度,并通过贯彻国家颁布的“砖石、钢筋砼、屋面、装饰等专业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以及实施工程质量大检查、落实行政处罚等手段,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力求扭转令人担忧的工程质量状况。

      此后,全市工程质量的监控管理随站领导的二次换任,监督深度进一步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在监督验收“四到位”的基础上增设了基桩、钢结构、预应力结构等关键环节的验收到位监督,并自 1995 年 11 月起创新地采取了对框架结构砼进行实体强度回弹抽测的监控措施,从工程结构实体上,把握了要点和难点的质量监督,警示了企业,促进了全市工程结构砼质量的提高,为省内其它兄弟地市实施相应的监督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与此同时,推广“四新” 、 “创优评审”等行之有效的地方管理措施相继出台,岗位培训、质量观摩等有影响、上规模的工程质量管理活动频繁6开展,监督职能和方式依照国家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的规定进行了及时调整和转变,有力保证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近 20 年的监督历程中,我们先后制定并印发《锤击沉管夯扩砼灌注桩设计与施工暂行规定》 、 《关于严禁框架结构工程外围护填充墙使用轻集料砼砌块的通知》 、 《关于实行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十项措施》等具有本地特殊管理措施的规范性文件 30 余份,组织实施全市 “房屋建筑工程” 、 “中小学校舍工程” 、预制构件及预拌砼、装饰装修及玻璃幕墙工程等各类工程质量大检查和“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检查” 、“整顿暨规范建筑市场大检查”计 40 余次,参加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钢结构、预应力结构及竣工工程的监督验收达 16450 余次,完成监督工程 2870 余项,总建筑面积约达 1020 万平方米,同时落实了各受监工程监督计划(方案)的制定和现场监督交底。

      针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和事故隐患,我站共签发监督整改通知书 840 余份,印发查处通报 60 余期,实施经济处罚 40 多起,召开工程质量整治现场会 30 多次,采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曝光违章、违规施工行为及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16 次,宣传表彰工程质量先进单位和典型事例 30 余次此间,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简捷高效的管理,认真负责地履行了1985 年至 1992 年间实行“竣工工程验收签证认可制”所应尽的各项监管职责,以规范、严谨的监督程序和公正、准确的工作实效,行使了1993 年至 1999 年实行“工程质量等级核验制”所担负的各项监督职能,并自国务院颁布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 2000 年1月起连续四年开展了声势大、内容全的“住宅工程质量年”活动,同时实行“房7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报告制” ,接受市建委的委托承担全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2000 年 10 月,我站根据建设部 81 号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的具体要求,全面贯彻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02 年 3 月又拉开了贯彻国家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系列《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序幕,同时推动建筑企业施工工艺标准的编制与发布工作。

      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监管方式和行之有效的监控措施,不仅保证了全市建筑工程的安全,同时促进了全市工程质量水平和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与提高各项随机巡查、抽查以及不同形式的省、市级(或国家级)工程质量大检查结果表明,我市历年监督的在建结构工程质量稳定,安全有保证,质量水平逐年提高,监控管理到位,成效显著,竣工工程合格率从 1987 年的 0 起步,至 1988 年上升为 20.73%,1989 年提高到 41.05%,1990 年为59.87%,1991 年为 67.11%,1992 年为 80.43%,1993 年为 76.2%,1994年为 77.36%,1995 年为 82.35%,1996 年为 98.94%,1997 年至 2003年全部达 100%,我市在建和竣工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在实施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的近 20 年里始终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四、 严格行使职能,实施综合治理我市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近 20 年,既是我们依法循序渐进履行职责的 20 年,也是我们工程质监管理经验不断得到总结、方法手段不断创新的 20 年,通过深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促进工程质量提高仅靠监督抽查、实施处罚、核验质量等级的监督方式是难以达到应有效果的,只有抓源头、多渠道、全方位的实施管理才能调动工程建设各方责8任主体的积极性和促进工程质量责任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