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41128815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3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摘要概述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的自然状况及特点,阐述了其保护管理现状,并指 出了其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设与发展对策,以期为湿地保护提供参考关键词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泉州湾河口湿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辖区内的主要河流晋江和洛阳江的出海 口,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适宜,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使之成为水禽 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1泉州湾河口湿地概况1.1自然状况泉州湾河口湿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州湾内湾,是泉州市境内两大流域(晋江 和洛阳江)的入海口,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泉州湾河口 湿地已成为中国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分别被亚洲湿地局、《中国生物多样 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入“亚洲重要湿地”、“中国优先 保护生态系统”和“中国重要湿地”名录2003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 7 045.88hm2,地理坐标为北纬 2447,21〃〜2459,50〃,东经11837,44〃〜11842,46〃,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红树林、珍稀鸟类、中华白海豚和 中华鲟等。

      区内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2种,11级保护动物24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物种13种,中日协定保护的候鸟78种,中澳协定保护的候鸟39种泉州湾有红树 植物3种,其中桐花树和白骨壤是太平洋西岸自然分布的北界1.2特点一是湿地面积比例大泉州湾河口以石狮祥芝与惠安下洋为界,整个湾面积 136.42km2石湖至秀涂内侧连线为界,以外56.91km2 (外湾),以内(内湾)79.51km2 内湾的湿地占总面积98.98%二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已记录1 000多个物种,包 括各种温度和盐度属性,呈现出亚热带河口湿地的生物区系特点泉州湾具有河 口、滩涂、红树林、垦区、近海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三是珍稀濒危物种多泉州 湾有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国家I级保护物种,鲸豚、文昌鱼、黄嘴白鹭、岩鹭 等II级保护物种共24种记录214种鸟有38种是国家级保护的,还有多种是国 际协定或公约的保护物种,其中水鸟90种,多数是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物 种四是富有泉州湾特色的生态系统如洛阳桐花树和白骨壤等成片的原生红树 林,桃花山海滨水鸟繁殖区和盐地鼠尾粟等海草场;晋江河口蟳埔枪城基岩海岸和 河口拦门沙滩及河口物种多样性等五是“海丝”文化汇集。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 的起点,在泉州湾河口湿地周边,多元文化并存,史迹遍布海丝文化、湿地景观、 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形成泉州独特的文化底蕴六是外来入侵物种较 为严重互花米草在罗源可湖种植成功后,于1982年引进泉州2001年在泉州湾 有220片、27.316hm2,严重影响蛏苗养殖,也覆盖原生红树植物白骨壤20世纪 70年代还引进大米草,它原产于温带地区英国,在泉州湾不开花结籽,也很少分蘖2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管理现状2.1成立保护区管理机构,提高保护管理能力2007年8月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区专门管理机构,加强日常保护 管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设立巡护人员,加强日 常巡护2.2划分功能区,实行分区管理根据自然特点和动植物分布状况,科学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功 能区并结合功能区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环境状况,制定了各功能区的 管理措施和治理标准核心区实行严格管理,禁止任何人和单位进入,保证无生产 经营活动;缓冲区只准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实验区开发利用要科学适度,最大 限度地减少环境压力2.3建设科普宣传长廊,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在惠安红树林核心区,沿红树林周边地段建设长达100m的科普长廊,以惠安 特有的影雕技术详细介绍湿地、红树林、鸟类的基本知识,为中小学生及公众提 供一个科普教育基地,也为海丝文化及国际花园城市增设了新的景点,对湿地生 态、红树林的保护和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4依法治区,确保湿地生态和资源安全贯彻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真正做 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泉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泉州湾河 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告》,通告明确了保护区的管理机关和各部门的 责任,进一步规范保护管理,为实现依法治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和政策 依据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统一行动,严厉打击围海、养殖、毁坏红树林等各 种不法行为,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2.5部门联动,共同保护“城市之肾”泉州市成立市沿海湿地保护与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有关 职能部门及相关县(市、区)主要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正确处 理好湿地保护、建设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提高湿地在公众中的认识程度, 实现社区共管,充分调动当地干部群众参与自然保护事业的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 很好的作用泉州作为“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泉州湾是泉州多元文化的发源地,泉州的发展与泉州湾是紧 密相关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周边群众从大局出发关注泉州湾河口湿地的保 护建设,共同保护“城市之肾”,保护这个泉州人民赖于生存的湿地环境。

      2.6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保护能力开展科研工作是提高保护能力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围绕保护工作需要深入 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家级、省级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关红树林、鸟类、中华白海 豚等研究成果的文章15篇,并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汇编成《海洋河口湿地生物多 样性》一书,并正式出版3泉州湾河口湿地面临的威胁3.1环境污染泉州湾是泉州市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沿岸工厂企业较多,形成的工业废水、 生活废水大量倾入近海,湿地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着许多珍稀动植物的生存 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威胁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迅速加剧3.2围垦开发20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泉州市已先后在泉州湾造田、围地,使水禽的 栖息地日益缩小随着湿地面积的减小,湿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 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现象3.3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一些地方急功近利,对湿地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 使水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影响了水禽的越冬和繁殖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导 致资源下降,致使一些物种甚至趋于濒危边缘,还导致湿地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以 及多样性的降低3.4台风灾害泉州市是福建省台风多发地段之一,泉州湾沿岸连年受台风的危害,严重地影 响了水禽的栖息。

      3.5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为在湿地上游建设水利工程,截留水源由于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等需求,对生态环境用水造成极大影响水资源的不合理 利用将严重威胁着湿地的存在,并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