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来华留学生的管理.docx
7页高校来华留学生的管理 王湛明摘 要: 随着我国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来华留学生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纵观现阶段来华留学生管理状况,主要存在观念陈旧、制度滞后、队伍落伍等问题,应当有针对性地完善管理观念、制度、队伍等方面建设,为我国深化开放和教育兴盛、文化兴国战略提供保障Key: 来华留学生 学生管理 跨国交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文化教育的跨国交流呈现出质的飞跃相对综合国力的强盛,来华留学生的高速增长不仅是我国从留学“输出国”到“目的国”的身份转变的体现,更是对我国国际留学生教育与管理能力提高的考验和机遇一、概念定义(一)来华留学生管理留学生(International mobile students)是指以求学为目的地离开原居住国家或地区,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短期学习生活的人来华留学生即在我国境内学习生活的非中国公民,通过合法途径进入我国境内,接受相关高等院校教育培训,通常指接受我国高等教育的来华外籍学生依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来华留学生可以划分为学历留学生和非学历留学生两大类,前者来华接受的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攻读我国本(专)硕博等注册学历学位;后者则通常是接受一定期限的语言、技术等特定内容的培训教育,包含来华访问学者及这种研修生、进修生等。
来华留学生管理是围绕来华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延伸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是高等院校或教育部门在实现留学生培养目标的全过程中,通过组织或协调各种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调动教育外化环境和留学生自身因素,以实现高标准、高效益的教育管理行为通常而言,来华留学生管理主要包括招生管理、教学管理、教务后勤管理三大方面招生和教学管理侧重于留学教育内容和教学质量,而教务后勤管理则侧重于留学生在华的生活、安全和活动教育管理本文立足于留学生教务后勤管理,着眼于留学生在华的学习、生活全方位,分析近六七十年来我国在该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二)来华留学生管理历程1950年我国接收首批来华留学的外籍学生,距今已有七十年的历史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和来源国已发生质的飞跃据教育部相关统计,来华留学生已超五十万人,国别遍及亚非欧美等各大洲的两百个国家回首这七十年的发展,我国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可以归纳为初期、起步和发展三大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是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初期,这一时期的留学管理主要目的在于履行国家国际主义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国家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政策主要出于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考虑,生源国仅限于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友好国家。
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的起步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教育开放政策逐渐放宽,国家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接收自费留学生,这一阶段来华的留学生成倍增长但介于我国尚处于开放初期,经济和教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来华留学的政策限制和程序审批等受到相当的限制和要求,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是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发展时期二十世纪末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留学教育事业迎来空前发展时期,高等院校成为留学教育管理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来华留学生数量激增,来华留学渠道和形式多样化,生源地从少数国家扩展到英美、日韩等国家经历三大阶段七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来华留学生管理管理制度体系,但随着我国社会全面转型升级,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题开始显露二、管理现状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主要可以细分为两大层次:教育部统筹负责全国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留学政策制定和基本管理法律法规等宏观政策的制定执行;由各接收留学生的高等院校具体负责来华留学生的具体教育和管理工作归因于开放初期的留学政策和各自差异化的留学门槛和管理限度,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管理观念滞后观念的正确、先进与否关系到管理效果的显著与否统观全国各大高校院校和相关留学生管理单位,一些来华留学生管理理念和观念存在滞后的问题一方面,部分管理方对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较于“引进来”更侧重于“走出去”,因而在相关管理政策和制度体系的关注和投入方面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受制于二十世纪管理理念的限制,部分管理观念陈旧,不能适应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现状二)管理制度陈旧目前,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的一些管理仍停留在“双标”独立管理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留学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管理模式相差甚远,相应教育管理制度处于发展起步时期的陈旧阶段受限于改革开放初期将留学生视为外宾身份的历史特点,现行管理模式仍将来华留学生视为特殊群体,并设置区别于国内生源的教学和管理制度,一些部门院校在留学生管理方面存在“宽进宽出”“特殊照顾”式的管理现象三)管理队伍落伍来华留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来自经济发达的美国、英国、日本,亦有来源于经济发展中的非洲国家等,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甚至冲突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教育水平等,这些都成为管理差别迥异的留学生的难题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的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主要管理工作人员要么是相关政府部门有着单一留学背景(有的甚至无留学背景)的公务人员,要么是高校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普通管理人员,既未形成专门的人才队伍培训机制,又未形成具有能够代表我国大国形象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的优化之策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着力点,对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挑战和发展机遇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留学生管理困境,笔者提出如下优化之策一)转变管理理念转变管理观念,即扭转以往“行政范式”的管理理念,学习借鉴国外发达教育市场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留学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引入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即改变以往物质有限管理的单一性,在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机制,增强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和服务性这就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尤其是管理干部摆正管理姿态,端正管理态度,树立教育服务理念,做到以留学生为本,将大国情怀具化到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二)健全管理制度本着“以人为本、治学为主”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全國统一的“趋同管理模式”制度,统一全国的留学生培养标准和管理机制一,要制定适宜我国当前教育国情且与国际社会留学教育接轨的培养标准,统一全国各地各类高校相差甚远的留学生培养标准和方案既是确保我大国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又是优化留学生管理的基础二,发挥留学生的自主力量,依靠留学生的语言资源等,引导其参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管理的基础性和服从管理的自主性。
三,要强化留学生学习我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文化习俗的教育学习,定期开展留学生遵纪守法监督和培训工作四,要创新“柔性管理”模式,针对来华留学生在“文化碰撞期”等来华初期的过渡问题,设置专员和帮助,给其以关爱和温暖,针对遇到的不同问题灵活解决,如:留学生在化各类行政文件办理、节日习俗、旅游参观等三)加强文化滋润对于来自五洲各国的来华留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差异,加强我国文化的滋润,这是我国文化强国和文化战略的内涵之意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构建和谐友爱包容的留学文化环境,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价值理念,设置相关课程教案,并将这些文化理念融入留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细微之处,如开设“汉语角”“传统节日体验”“文化体验之旅”等另一方面要注重留学师资配备上的“夸文化交际性”,在授课方式和培养模式上灵活结合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四)强化管理队伍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实现“趋同管理”和人性化培养的必要保障,有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效率和留学生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求各大接收来华留学的高等院校,积极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专业化,能够体现我国国际形象的留学生管理人才队伍,定期开展人才队伍培训教育常规工作。
此外,国家还应积极促进留学生管理行业发展,推进行业协会的成立和行业标准、从业规范的建立Reference:[1]孔雪晴.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4):38-41.[2]向丹.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及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8):197-198.[3]方若雨.新时代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在校管理的探究[J].智库时代,2018(49):75,7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