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沁园春雪+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词简析.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16981916
  • 上传时间:2023-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沁园春·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 分fèn外 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 惟:只  (2) 须晴日 须:等到  (3) 略输文采 输:差、失  (4) 俱往矣 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 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词简析  春眠不觉晓①,处处闻啼鸟②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③  注释: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觉得天亮了,不知不觉天就亮了②啼鸟:鸟的啼叫声③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直译:  春夜酣睡不觉得天已亮了,(醒来后)处处都听闻到鸟的啼叫声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庭院里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译文:  春夜好睡眠,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后处处都听闻到鸟的啼叫声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庭院里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韵律分析:这是一首五绝诗  押韵:一二四句押韵:第一句末字晓xiǎo,第二句末字鸟niǎo,第四句末字少shǎo,双三韵母押韵,有相同的韵母ao,广州话也是同韵的,所以是押韵  对仗:一二句和三四句都不对仗五绝允许不对仗  赏析:《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赠汪伦⑴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⑵,忽闻岸上踏歌声⑶  桃花潭水深千尺⑷,不及汪伦送我情⑸  注释:⑴汪伦:李白的朋友⑵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⑶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⑷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⑸不及:不如  译文:  李白我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然听闻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汪伦来给我送行)  桃花潭水虽然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一片深情  韵律分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  押韵:第一二四句押韵,末字是:行xíng,声shēng,情qíng,押近音韵ing和eng,都是平声韵(拼音一二声),而且二四句的末字在广州话中是同韵的,所以算是押韵行声情三个字在《平水韵》中同属于下平声中的【八庚】部,即属同韵字,所以是押韵的  对仗:两联对仗不明显。

      七绝允许不对仗  赏析:《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夜净思①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②,疑是③地上霜  举头④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夜思:又作《静夜思》思:思念夜思:夜晚对故乡的思念②床前明月光:指通过窗户照到床前地上的月光③疑:怀疑,好像④举头:抬头  直译:  照到床前地上的明亮月光,怀疑是地上铺了一层霜  抬头遥望明月,低头思念故乡  译文:  通过窗户照到床前地上的明亮月光,怀疑是落在地上的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这首诗写诗人夜寝(qǐn)望月而兴起的思乡之情  韵律分析:  押韵:一二四句押韵:第一句末字光guāng,第二句末字霜shuāng,第四句末字乡xiāng,双韵母押韵,都有相同韵母ang,所以是押韵。

      在广州话中也是同韵的  对仗:三四句对仗:“举”对“低”,动词对动词;“头”对“头”,名词对名词;“望”对“思”,动词对动词;“明”对“故”,形容词对形容词;“月”对“乡”, 名词对名词  赏析: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①,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②  注释:  ①童子:隐者收养的小徒弟②云深:云多而浓密,山深云雾浓  译文一: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译文二:  在一棵松树下,我问隐者的小徒弟:你的师父哪里去了?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是林深云密,不知道他的去处  格律分析:押韵:二四句押韵:第二句末字去qù,第四句末字处chù,都有同韵母u,所以是押韵对仗:一二句和三四句都不对仗五绝可以不对仗  赏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池上二首 其二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⑶,偷采白莲回⑷  不解藏踪迹⑸,浮萍一道开⑹  注释:⑶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撑(chēng):是用竹竿来撑,不是用桨划艇:小船  ⑷白莲:白色的莲花⑸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⑹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还不懂得怎样隐藏自己的行踪,那盖在水面上的浮萍,在小船花过后在水面上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韵律分析:这是一首五绝诗押韵:第二四句押韵:韵脚字是:回huí,开kāi,都有相同的韵母i,所以是押韵对仗:不对仗,五绝允许不对仗  赏析: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小池 宋 杨万里(咏荷)  泉眼无声惜细流①,树阴照水爱晴柔②  小荷才露尖尖角③,早有蜻蜓立上头④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②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③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④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荷花?)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直译:泉水的出口悄然无声是因为吝惜这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在水里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娇嫩的小荷花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蜻蜓站立在它的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成了一句名言,演绎为:一个人从小就显露出才华;歌颂一个人从小就才华毕露  韵律分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  押韵:第一二四句押韵,末字是:流líu,柔róu,头tóu双韵母押韵,都有相同的韵母u,而且三个字在广州话中是同韵的,所以是押韵  对仗:第一二句对仗:“泉眼”对“树阴”,名词对名词;“无声”对“照水”,词组(动宾结构)对词组;“惜”对“爱”,动词对动词;“细流”对“晴柔”,词组(定宾结构)对词组  赏析: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

      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画鸡⑧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①,满身雪白走将②来  平生③不敢轻④言语⑤,一⑥叫千门万户⑦开  注释:⑧《画鸡》是明代中后期时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①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②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③平生:平素,平常④轻:随便,轻易⑤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⑥一:一旦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天将破晓,公鸡啼叫,人们就起床,准备一天的劳作)  韵律分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押韵:一二四句押韵,韵脚字是:裁cái,来lái,开kāi,都有相同的韵母ai,所以是押韵对仗:不对仗,七绝允许不对仗  创作背景:《画鸡》是明代中后期时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