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工资改革政策讲解.doc
13页12006 年工资改革政策讲解文件依据:渝府发〔2006〕133 渝府发〔2006〕134渝办发〔2006〕257 渝人发〔2006〕144此次培训,以渝府发〔2006〕133 为主线,穿插其余文件中所涉及的相关政策一、改革的原则按劳分配、激励机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完善调整机制、搞活内部分配;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二、改革的基本内容有五点:(一)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二)实行工资分类管理(三)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四)完善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五)健全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在此次工资改革工作中,第一条“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此次工资套改中的主要内容其余几条是改革中的宏观政策、套改后的问题和今后逐步完善的工作,在此次工资套改中不作为重点因此,在讲解中以第一条为重点,其余几条简单说明一)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此次工资改革彻底打破了 1993 年工资改革的工资体系,将原来的“基础工资、活工资、津补贴”变成了 4 个部分即:岗位绩效工资由岗岗位工位工资资、薪薪级级工工资资、绩绩效工效工资资和津津贴补贴贴补贴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21. .岗岗位工位工资资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岗位种类的不同和岗位级别的不同岗岗位工位工资资是指工作人员根据所聘岗位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类型,再根据同一岗位类型中的不同级别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等级,不同的岗位工资等级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标准 (见附件 123——电子表格呈现)专技岗位 13 个等级,管理岗位 10 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岗位和普通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 5 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2.薪.薪级级工工资资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薪薪级级工工资资是指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不同的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对不同岗位类型规定不同的薪级工资标准(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一样),在同一岗位中规定不同级别的薪级起点 (见附件 123——电子表格呈现)3.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指导目前,新的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暂时未出台,暂不执行在执行绩效工资后,现在的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月基本工资额和地区附加津贴将纳入绩效工资4.津贴补贴津贴补贴主要指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我区无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主要有特教津贴、驾驶津贴等。
此次工资改革暂时不开展现行特教津贴和驾驶津贴的计算和发放方法将3在后面的讲解中涉及,请有此类津贴的单位注意二)实行工资分类管理不讲,请与第 8 页“五、工资分类管理的实施”结合阅读三)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请翻到第 8 页“六、正常调整工资办法”,工资政策调整共有 4 种1.正常增加薪级工资;2.岗位变动调整工资;3.调整基本工资标准;4.调整津贴补贴标准四)完善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不讲,请与第 9 页“七、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结合阅读五)健全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不讲,请与第 9 页“八、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结合阅读三、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前面所讲的是此次工资改革的原则和基本内容,这只是大框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人员的个人信息千差万别,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在掌握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每个人员的具体情况,实施工资改革下面,我们将具体讲解工资套改的实施政策,这是此次工资改革实施的关键,是工资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讲解中,我们将分正常情况和特殊情况两种类型分别解释,希望每位人事干部认真听讲、认真作好笔记,下来认真消化,认真实施。
由于此次工资改革是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现在只实施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的实施在近两三年内逐步完成因此,此4次工资改革的主体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这两项其中,岗位工资是比较固定的,比较简单,容易操作薪级工资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下面分类讲解一)(一)岗岗位工位工资资的的实实施施1.专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我区执行的是专业专业技技术职务评术职务评聘聘结结合合的政策,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凭本人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证书(文件)确定其专业技术岗位和岗位等级由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文件暂时未出台,因此,此次工资改革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按每一个级别的初始等级执行待完成了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即每个岗位级别内部的等次见附件 123 和课件)2.管理人员3.工人后两类人员的岗位工资执行原理与专业技术人员一致,通过附件123 和课件进行简单讲解二)薪(二)薪级级工工资资的的实实施施薪级工资根据工作人员的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薪级工资的实施要涉及“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两个全新的概念,之所以是全新的,是因为此次套改对于任职年限和工作年限有新的元素。
因此,希望认真领会概念,这是实施薪级工资的基础1.套改年限:.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5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 1993 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简单地说是“不不计计算工算工龄龄的在校学的在校学习时间习时间+工作年限+工作年限”1)工作年限工作年限——按国家和市的现行规定,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算,当年计算为 1 年凡工作年限有间断的,按规定可合并计算,其当年只能算一次,不能重复计算工作人员连续病假在 6 个月以内的时间,可计算为工作年限超过 6 个月的时间,不计算工作年限其中须扣除 1993 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指的是由于受处分或病事假超过规定时限而未计年度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见习期除外)为了保证工改工作的严肃性和正常开展,工资改革期间,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若工作年限确实因各种原因可能有误,在工资改革结束后调查核实,按政策解决2)不不计计算工算工龄龄的在校学的在校学习时间习时间——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学习和电大、夜大、函大、职大和自学考试(以下简称五大毕业生)的毕业生未计算工龄的学习时间。
工作人员的学历和在校学习年限均以档案和学历证书记载为准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在校学习的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本科四年,专科三年)若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有的专科只学习了两年),若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有的本科医学院校学习了五年)关于因休学、留关于因休学、留级级、留校、留校查查看等原因,延看等原因,延长长在校学在校学习时间习时间的大的大专专及及以上以上毕业毕业生及生及预预科班学科班学习习后,直接后,直接转转入大学入大学专专科及以上学科及以上学历历学学习习的的毕毕业业生,学生,学习习年限年限问题问题( (见见 257 号文件号文件 P7 页页)6五大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前获得毕业证书的,其学习年限的计算,大学专科毕业按 2 年计算,大学本科毕业按 4 年计算若实际学习年限大学本科短于 4 年、大学专科短于 2 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以学年度)计算套改年限;若参加工作前开始学习,参加工作后才获得毕业证书的毕业生,其学习年限从获得毕业证书的当年起,按大学本科 4 年,大学专科 2 年往前推算,推算到本人参加工作前的学习时间可以计算套改(学习)年限,推算到本人参加工作时间期间之内的,不再重复计算套改(学习)年限(见 257 号文件 P8 页)。
工作学习年限不重复计算参加工作前获得大学普通班毕业证书且未计算工龄的人员,其学习年限按 3 年计算大学普通班毕业指的是文化大革命,1970-1976 年期间入大学的工农兵学员下下乡乡知青与回知青与回乡乡知青工知青工龄计龄计算算问题问题下面下面举举例例讲讲解套改年限的解套改年限的计计算方法:算方法:例例 1: :某同志,中专(或以下学历),2000 年参加工作,到 2006 年 6月 30 日,工作年限为 7 年例例 2: :某同志 1995 年开始自考学习,1997 年获得自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1998 年参加工作至 2006 年 6 月 30 日,这次工改的套改年限为:9 年(工龄)+2 年(学习年限),合计为 11 年例例 3:某同志 1996 年开始自考,1997 年参加工作,2000 年获得自考本科毕业证书,可以计算 1 年的套改(学习)年限,套改年限为:10 年(工龄)+1 年(学习年限),合并计算为 11 年例例 4: :某同志 1996 年开始自考,1997 年参加工作,若该同志 2001年及以后才获得自考本科的毕业证书,就不再计算套改(学习)年限(因按规定,自考本科毕业往前推算 4 年到本人参加工作时间之内的,不7再重复计算套改(学习)年限),即套改年限为:10 年(工龄)。
例例 5: :某同志 1997-2000 年全日制专科毕业,2000 年参加工作,参加工作前 1998 年开始自考,2002 年获得本科学历,本科自考学历及学习年限不再计算为套改年限,套改年限为:3 年(专科学习年限)+7 年(工龄),合并计算为 10 年2.任.任职职年限(参考文件年限(参考文件 133 号文件号文件 P7 页页、 、257 号文件号文件 P8 页页、 、144号号 P2 页页)任任职职年限年限是指从正式任命职务当年起根据实际任职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 2006 年的年限(只适用于此次工改)例例 6: :某同志 2000 年 11 月任中学高级教师至今,任职年限为 7 年专技人员的任职年限,均以评审会通过时间为计算时间有部分人员例外例 7:某同志 2003 年 12 月经区评审会通过为中学一级教师,但由于计算机或英语考试等原因未通过,直到 2005 年 11 月考试通过后,区职改办才正式行文,因此该同志的任职年限从 2005 年起计算,任职年限为 2 年在任职年限的实际计算中,存在许多特殊情况,需要仔细分析,认真计算下面讲解任职年限计算中可能会出现的特殊情况 (1) )调动调动工作(工作(调调整整岗岗位)人位)人员员任任职职年限年限(257 号文件号文件 P8 页页、 、144 号号P2 页页)现任职务与调动前职务级别相同相同的,调动前后担任同岗位、同级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现任职务低于低于调动前职务级别的,调动前任高职的时间,可以与现任低职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8调动工作前任专业技术职务,调动后可与管理岗位的相应级别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见文件)但原任行政管理人员改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不能将原任行政职务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为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年限例例 8: :某同志 1995 年任中二,2000 年至今任 5 级职员(科员),任中二的时间与任 5 级职员的时间可合并计算任职时间为 12 年例例 9: :某同志 1991 年担任科级单位校级领导,执行的是职员工资1995 年,获得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同年,未担任校级干部了其任职年限只能从 1995 年算起,为 12 年不能将担任校级领导任职年限与后任专技职务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2)提前离)提前离岗岗人人员员任任职职年限年限问题问题(133 号 P13 页、257 号 P10 页)职务以本人提前离岗时的职务为准;任职年限计算到本人提前离岗之时为止;工作年限计算到 2006 年 6 月 (3)技)技术术工人任工人任职职年限年限问题问题(257 号 P10 页、144 号 P3 页)( (4)原工人身份按有关政策)原工人身份按有关政策规规定聘用到定聘用到专专技或管理技或管理岗岗位人位人员员任任职职年限年限问题问题。
按现所任职务确定任职年限,其原任下一级职务可按初次确定工资时本人。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