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子午流注与养生治病.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04445468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子午流注与养生治病(附子午流注表) -04-06 09:44分类:艾罐灸--归然艾罐灸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转自老年时报副主任医师 张 玲   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而子午流注是这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指引性和可操作性的学说这个听起来十分耳熟的名词,由于其古奥难懂,学理艰深,临床应用并不普遍那么它究竟涉及了哪些内容,在治病养生中有何重要意义呢?一、什么是子午流注  简朴地来说,子午流注就是指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相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人是大自然的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当符合自然规律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涉及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子午流注是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配的关系,预测出某脏腑经络的气血在某个时辰的盛或衰,环环相扣,按照气血的盛或衰来进行治病养生,使治病养生均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字面看,“子午流注”是由“子午”和“流注”构成的,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

      具体地说,“子”和“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是时间的两个极点,它们分别表达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国内古代用来纪时、标位以及记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流”、“注”两字,乃表达运动变化的概念,“流注”从狭义来说,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诗经》:“如川之流,丰水东注”即为此意这里借用“流注”是指人体经络中气血的流行灌注顾名思义,子午流注就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论在老式生命科学上的体现  子午流注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针灸大成·论子午流注》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因此说,子代表阳生,为阳气之首,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生,午为阴气之初,注代表阴藏的过程它具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运动规律《素问·气愤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意思是白天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黑夜阴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克制为主机体通过阴阳消长的不断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的活动符合此规律时,身体处在自然的状态,有消耗也有补充如果破坏此规律,则只有消耗,生命就会处在能量加速损失状态。

      二、子午流注的内容  子午流注将人体气血运营比拟为水流,从子时到午时,随着时间先后不同,人体阴阳盛衰,营卫运营,经脉流注,时穴开阖,都与自然界同样具有节律变化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盈时而至为盛,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定期开穴,方可有效地调和阴阳、纠正机体偏盛偏衰子午是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也是阴阳转化的起点和界线  一日十二个时辰,人体气血一种时辰流经一条经脉流行顺序是: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子时胆经——丑时肝经,最后再流入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地支与五脏六腑相配: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天干与五脏六腑相配: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相应关系为:  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上一种时辰)肺经最旺,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增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吸取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此时可多饮水使大肠充足吸取水分,增进排泄;排泄结束后,可做提肛运动,有助于治疗便秘、痔疮、脱肛等病。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助于消化此时胃部吸取营养的能力增强,需要进食吸取充足的营养,也正是人们进食早餐的时间因此说,早餐要吃好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助于吸取营养、生血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统称为后天之本,是消化、吸取、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经旺盛时可运化水谷,升清化浊,为身体提供气血营养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取好,气血充盈,唇色红润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助于周身血液循环《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经旺盛,推动血液运营,养神、养气、养筋此时是气血运营的最佳时期,不适宜剧烈运动,应在午时小憩半晌,宜于养心,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助于吸取营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是说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并进一步泌别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将水谷化为精微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消化吸取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助于人体排泄水液,泻火排毒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髓。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所藏的精气涉及“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后者为水谷之精气,是由脾胃运化而来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经的旺盛,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增强心的力量心包经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此时最宜步行,可增强心功能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通行气血《中藏经》觉得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不小于此者也”因此说,此时进入睡眠,百脉得以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毕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养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气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裁减,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一般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毕《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

      此时安静入眠,血液大量回肝,肝内血液充足,肝经旺盛,可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充足发挥解毒滤过的作用此时熟睡,赛过其她时间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毕新陈代谢,因此丑时久不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易躁怒,易生肝病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血的运营要依赖气的推动,肺主呼吸调解着全身的气机,此时肺经旺盛,有助于肺气调节和输布血液运营全身因此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三、子午流注的应用  1、养生防病:在每天的十二个时辰中,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处在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一面时间,此时阴盛,阴主静,因此人体要在安静的状态中休息入眠此时正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要有充足的睡眠,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又如,有的人工作、应酬繁忙,常常半夜两三点才睡,时间久了就会有头痛、目赤、失眠、脾胃不适、食欲差等症状这是由于,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行的是胆经及肝经。

      此段时间不能静卧休息,回肝血量局限性,不能制约肝之阳气升腾,肝阳上亢,肝火上升,以致头痛目赤、头晕不适同步由于肝木旺盛,克伤脾土,影响脾胃功能,因而会有脾胃不适、食欲差等症状因此,根据子午流注法,运用人体经脉随着时间的不同而盛衰开阖的变化,把握好养生的规律,对提高、改善人的身体素质、延年益寿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2、指引用药: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通过对人体内部活动节律性的结识,中医总结出择时用药的重要性,觉得给药时间与疗效高下及毒副反映的轻重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可根据各个药物的药性特点、脏腑经络的盛衰,及气血运营的生理时钟择时用药,当药物的药性特点与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相似步,也就是选择了病人的最佳用药时间给药,就会使药物充足发挥药效,病情就会更快好转,就能获得药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阳药用于阳长之时,阴药用于阴长之时,升药用于升时,降药用于降时但凡需要借助人体阳气来扶正祛邪的,如扶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和血,消肿散结等方药,宜于上午或上午服用心率过缓者或心率过速者可在上午11点服药服用但凡需要借阴气祛邪的,如滋阴补血,收敛固涩,镇定安神,定惊熄风,清热解毒等方药,宜于傍晚或午后服用临床上证明,寅时(肺经旺),有肺病的人此时症状加重,因此,剧咳或哮喘或发热者,寅时(3点-5点)给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皮肤病人的外用药晚上用药比白天用药效果明显用滋阴药治失眠不寐,入夜一次服用效果佳,而分为早晚两次服,不仅夜里睡不好,白天精神也不好服用解表药时如病情不是急症,可于中午此前阳分时间给药,顺应阳气浮升有助于药力驱邪祛病而泻下药则遵“日晡人气收降”之论,入夜前服用  3、针灸取穴:临床医学中应用最广的要数子午流注指引针灸取穴狭义地说,子午流注就是中医的时间针灸医学,也叫最佳时间针灸法,是中医针灸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针灸临床可根据气血盛衰的病理体现、穴位开阖的时间施以补泻手法,以协调阴阳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它是将诸多因素综合运用在针灸取穴上,以达到最佳疗效的一种独特的古典针法,具有施针安全、疗程短、效果明显等长处  据近年实验研究数据显示,子午流注针法的治愈率远远高于常用的一般针灸法,特别对某些慢性疑难顽症,往往效如桴鼓例如,咳嗽、胸满、气喘等症为手太阴肺经病症,肺属金,它的母穴是属土的太渊穴,子穴是属水的尺泽穴如果肺经邪气实,就在肺气方盛的寅时,取尺泽穴行泻法;如果正气虚,则应在肺气方衰的卯时取太渊穴行补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子午流注针法有纳干法、纳支法两大类此外尚有运用古代九宫八卦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会合准时取穴的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

      但这些措施的应用,要有坚实的针灸理论基本,在熟记人体穴位的基本上,还要纯熟运用有关歌诀和推算措施,极具专业性,不在此赘述十二经补母泻子穴位  (1)手太阴肺经:卯时补太渊寅时泻尺泽,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心烦等  (2)手阳明大肠经:辰时补曲池卯时泻二间,主治牙疼、咽喉痛  (3)足阳明胃经:巳时补解溪辰时泻历兑,主治腹胀、腹痛  (4)足太阴脾经:午时补大都巳时泻商丘,主治腹胀满、腹泻  (5)手少阴心经:未时补少冲午时泻神门,主治咽干、舌痛、掌热  (6)手太阳小肠经:申时补后溪未时泻小海,主治项强、颌肿  (7)足太阳膀胱经:酉时补至阴申时泻束骨,主治头痛、目眩、癫痫  (8)足少阴肾经:戌时补复溜酉时泻涌泉,主治心悸、腰痛  (9)手厥阴心包经:亥时补中冲戌时泻大陵,主治心烦、痉挛、胁痛  (10)手少阳三焦经:子时补中渚亥时泻天井,主治耳聋、目痛  (11)足少阳胆经:丑时补侠溪子时泻阳辅,主治头痛、胁痛  (12)足厥阴肝经:寅时补曲泉丑时泻行间,主治疝气、胁痛 子午流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