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分子与细胞》有关概念辨析.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9800879
  • 上传时间:2018-08-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子与细胞》有关概念辨析 《遗传与进化》教材具体问题答疑 • 1.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吗? • • 2.真核生物一定有细胞核、染色体吗? • • 3.“霉菌”一定是真核生物吗? • • 4.糖类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吗? • • 5.真核生物都有线粒体吗? • 原核细胞中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无细胞壁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等没有细胞核,也无染色体链霉菌是一种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糖类元素组成只有C、H、O蛔虫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6.只有有线粒体才能进行有氧呼吸吗?• 7.只有有叶绿体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吗?• 8.绿色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吗? • • 9.细胞液是细胞内液吗? 需氧型的细菌等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膜内表面上•蓝藻等含有光合色素的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的根尖细胞等就没有叶绿体•细胞液是指液泡内的液体,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 胞质基质、细胞器及细胞核中的液体 • 10.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一样吗? • • 11.生物膜是指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吗? • • 12.主动运输一定是逆浓度梯度吗? 原生质层是指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 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不包括细胞核与细胞液。

      原生质是指细胞内 的全部生命物质,包括膜、质、核生物膜是指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巩膜、虹膜等生 物体内的膜就不是生物膜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但有时候也表现为顺 浓度梯度,比如刚吃完饭后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 13.ATP是生物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 来源吗?• 14.呼吸作用是呼吸吗? • 15.丙酮酸和丙酮是一回事吗?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 的,体内有些合成反应,不一定都直接利用ATP功能,还可 以利用其他三磷酸核苷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的有机物经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等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合成ATP的过程呼 吸是指生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 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丙酮酸(C3H4O3)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 (C3H6O)常作为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 • 16.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物一定是酒精和 CO2吗? • 17.酵母菌只进行出芽生殖吗? • 18.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都生成了ATP了吗 ? 19.光合作用过程只消耗水吗?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的胚等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酵母菌在营养充足时进行出芽生殖,营养贫乏时进行有性生殖。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只有一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去了•事实上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也有水生成,从净反应来看应该是消耗水 • 20.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作用效率一样吗?• 2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出现赤道板了吗 ?有丝后期出现细胞板了吗? • 22.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还是姐妹染色单体 吗? • 23.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 小一定是细胞衰老吗?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 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光合作用效率 指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植物吸收光能之比赤道板这个结构根本不存在,是因为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才这样说的 细胞板真实存在的在后期出现的•姐妹染色单体一旦分开,就成为两条染色体,只有连在 同一着丝点上才说姐妹染色单体,且为一条染色体•细胞在也可能失水造成水分减少,萎缩《遗传与进化》教材具体问题答疑1.核酸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 导致疯牛病、羊瘙痒病以及人的Kuru病的朊病毒 (prion),是一种能够迅速繁殖、传染的蛋白质 病原体迄今为止,发现它只含蛋白质,不含核 酸 • 随着对朊病毒的分子结构、复制机制研究的逐步 深入,科学家正在揭开蛋白质遗传的神秘面纱, 并使“核酸是唯一遗传物质”的传统概念开始动摇 。

      有科学家认为,这将影响到分子生物学的DNA 遗传理论和基因概念,提出了“蛋白质基因”的观 点 受精作用属于基因重组吗? • 基因重组是遗传的基本现象无论高等真核生物,还是细 菌、病毒都存在基因重组现象;不仅在减数分裂中发生基 因重组,在高等生物的体细胞中也会发生重组;重组不只 是在核基因之间发生,在叶绿体基因间、线粒体基因间也 可以发生只要有DNA就会发生重组高中教科书阐述的 基因重组,是广义的作为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生物进化 的材料的基因重组,除狭义的基因重组外,还包括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阐明的基因重组,这也是发生在减数分裂产 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 狭义的基因重组中,只介绍同源重组 • 受精作用不属于遗传学范畴所论述的基因重组遗传工程 中的DNA重组技术,是人为操作的生物技术,也不属于自 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重组的范畴 多倍体是新物种吗? • 物种形成有两种方式:地理的物种形成( geographic speciation)又称渐变式物种形 成,量子式物种形成又称爆发式物种形成 (quantum speciation). • 新物种的产生一定要有生殖隔离。

      如果多 倍体与其祖先种之间已经产生生殖隔离, 不再有基因交流,那么这个多倍体就是新 物种 新基因的产生只能来自基因突变吗? • 传统遗传学认为,基因只能来自基因基 因的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唯一途径即“突 变是源,重组是流” • 解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在萨克斯的光合作用实验中,用碘蒸汽检验淀粉之 前,为什么叶片不需经过酒精脱色处理?• 学生在初中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中,使用 碘液(即碘酒)来检验淀粉实验室所用的碘液是 碘和碘化钾用酒精配制而成的,由于叶绿体中色 素易溶于碘液中的酒精而影响实验效果故在滴 加碘液之前要把绿叶放于乙醇溶液中进行隔水加 热,在经过漂洗后才能滴加碘液检验绿叶片光合 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然而,在萨克斯的光合作 用实验中,使用的是碘蒸汽而不是碘液,不需要 考虑叶片内叶绿体中色素的溶解而对实验结果造 成的干扰,所以叶片不需要经过脱色处理吞噬细胞是否具有识别作用?• 吞噬细胞是机体最早能识别外来异物的细胞,它 能识别各种各样的外来或自身的物质,吞噬异常 细胞、异物及外来的抗原没有这种广泛而有效 的识别,也就谈不上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和抗体有效保护其识别作用与T细胞和记忆细胞 等不同,可以这样认识:吞噬细胞可以识别抗原 ,但不是特异性的识别。

      研究证明,这种识别的 基础是在吞噬细胞膜上存在着受体,这种能力是 在物种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培育无籽西瓜时为什么不能用二倍体西瓜做母本, 用四倍体西瓜做父本?• 多倍体育种实验表明,生物的染色体组数越多,生长发育 越缓慢,同时体型也会变大 • 在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时,用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 本,所结的种子胚是三倍体,种皮是母本发育的,是四倍 体由于胚的发育时间比种皮的发育时间短,当胚发育完 全时,种皮尚未发育完全,故种皮较薄,播种时利于发芽 • 反过来,若是用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则所结种 子的胚是三倍体,种皮是二倍体由于种皮发育完全时胚 尚未发育完全,当胚最终发育完全时,种皮已经发育的过 盛了,此时种皮较厚,播种时便不利于发芽了所以在培 育三倍体无籽西瓜时,应该用四倍体的植株作母本,用二 倍体的植株作父本,得到三倍体种子,用这样的种子播种 后才能长出真正意义上的无籽西瓜只有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壁”指的是细胞 壁当植物细胞周围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 由于渗透作用使原生质层失水,植物细胞由于细 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得多,所以 ,随着细胞失水过多就会出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 发生分离,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一些微生物如细 菌、蓝藻、放线茵、真菌等,其细胞结构中也具 有细胞壁,因此这些微生物处于相对高渗溶液中 也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这些微生物吸水或失水 的方式也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例如:盐腌的 肉、鱼不易变质,便是由于表面的细菌等微生物 发生质壁分离失水过多而死亡为何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作用 不同?•在教学中,涉及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相互作用,一般认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会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却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是为什么 呢? •如图所示,当人体摄食后,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图A-B段),此时胰岛B细胞在较高 浓度的胰岛素直接刺激和通过下丘脑的间接刺激作用下,使胰岛素分泌增加,通过“增 加血糖去路和减少血糖来路”而使血糖浓度降低但是,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摄食后 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仅有上述调节作用不足以及时迅速将血糖降低至正常浓度 事实上机体还有一个调节机制,即胰岛素分泌增加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 血糖素的分泌的减少导致肝糖元的分解减少,缓解降血糖的压力这样,胰岛素分泌 一方面直接降低血糖.一方面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间接降低血糖,从达到迅速 降血糖的效果。

      图B-C段) •而当机体因消耗而使血糖由正常浓度继续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其主要促 进肝糖元的分解为葡萄糖而升血糖但是,如果肝糖元分解太快将造成血糖水平过高 ,那么,机体如何精细调控的呢?首先,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升高血糖 ,不过我们注意到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对胰岛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胰高血糖素促 进肝糖元的分解的同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很快发挥相反的降血糖作用,使血糖在正 常浓度范围内 •可见,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其意义在于短时问内将由于摄食过高 的血糖降下来,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胰岛素分泌,目的是通过拮抗作用,使 肝糖元的分解缓慢进行,保证血糖在正常浓度范围内较小幅度波动这样才能保证人 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特别是脑组织),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