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学生励志远行护航1.doc
27页为学生励志远行护航铭传 初级中学创建“ 新优质学校”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第一部分 校情分析一、学校基本概况:铭传初级中学位于合肥市最高峰大潜山北麓,坐落在肥西县铭传乡乡政府所在地南分路街道街南1970 年 10 月建校,原名潜山中学,后先后更名为南分路中学、南分路中心校,2009 年 4 月随着乡政府更名为铭传乡而改为铭传中学布局调整以来,铭传乡原三所中学铭传中学、聚星中学、井王学校三合为一,即现在的铭传中学该校现有学生 210 人,在岗教职员工 42 人(男,35 人;女,7 人),其中教师 36 人,职工 6 人;本科学历 26 人,党员 18 人二、历史沿革铭传中学左依两广总督张树声故居张老圩,右傍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居刘老圩,比肩名圩蟠龙墩铭传乡境内圩堡星罗棋布,历史悠久,传奇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是淮军的发祥地受此熏陶,书香门第比比皆是,文人雅士层出不穷建校 40 多年以来,该校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恢复中考第一年,当时的潜山中学中考全县第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该校教学质量突飞猛跃,连续几年全县首屈一指;进入 2004 年始,铭传中学像一颗渐渐升起的明星,在教育领域里熠熠生辉。
2006 年后,该校更是崛起为县、市乃至国家级名校,先后数十次获得了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三、优势与不足:(一)优势1、学校地处乡政府所在地,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重点扶持单位2、学校有一个凝神聚力、业精于勤、公而忘私、乐于奉献的领导团队3、学校拥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4、山区学生纯朴善良、忠厚老实、吃苦耐劳5、学校近几年曾获得“安徽省教育先进集体” 、“安徽省保护未成年人先进单位” 以及国家妇联授予全国流 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 长学校” 称号等一系列荣誉,先后被国外、中央、省、市知名媒体采访并报道,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6、2011 年通过合肥市特色学校评比,为“新优质学校” 创建打下奠基7、学校周边圩堡星罗棋布,历史文化悠久,人物传奇精彩,文化底蕴丰厚,自古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二)不足1、生源不足主要原因:①农村适龄入学儿童减少了,客观上造成初中生源不足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城学习③部分家长盲目跟风,舍近求远,将孩子送到城里及私立学校就读2、硬件设施不足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施与生活设施(寄宿制学校)等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学校在主动发展中面临经费上的挑战3、地域偏远,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对孩子的教育远远不够重视,对教育、教学、教师要求多,奉献少,存在严重偏见4、物质条件相对简陋,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青年教师难以扎根,教师调动频繁5、总体教师队伍结构年龄偏大,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相对缓慢第二部分 目标理念一、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理念与目标构建1、办学理念:为学生励志远行护航具体内涵:以文化引领学校 用成绩提升学校 依和谐发展学校 凭智慧繁荣学校2、学校发展定位:打造肥西教育的品牌,创造合肥教育的靓点3、学校特色定位:以传统文化引领,为学生励志护航4、学校文化定位:励志、优雅、和谐、创新5、办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励志远行,让每一个教师潜心育人,让每个家长放心满意6、学生培养目标:做励志之人,成栋梁之才7、创建口号:传承铭传文化,培养励志学生,打造优质学校二、创建新优质学校推进策略项目之一:发掘励志文化,为学生励志远行提供精美食粮1、铭传精神;2、铭传文化;3.开展励志系列活动项目之二:营造励志环境,为学生励志远行提供美好氛围1.励志文化墙;2.励志文化橱窗;3.励志文化长廊; 4.班级励志文化角;5.文昌楼;6.赏心亭与读书岛项目之三:兴建励志乐园,为学生励志远行提供优良港湾。
1. 将赏心亭园区建设为励志园,与放飞园一起成为学生的励志港湾;2.留守儿童之家;3.励志广场;4、励志宿舍项目之四:开发励志教材,为学生励志远行提供完美装备1. 开发励志教材《传奇铭传》2. 铭传人物3. 铭传学子项目之五:建设励志课堂,为学生励志远行提供演习阵地1.励志课程;2、励志教练;3.励志学习项目之六:打造励志团队,为学生励志远行提供特色保障1. 励志组织;2.励志方案;3.励志保障三、民风、校风、教风、学风大潜山地区是淮军的发祥地,不仅造就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张树声等威名赫赫的旷世英雄,也培育了闻名遐迩的才女张氏四姐妹;这里有肥西最早的书院——聚星书院,也有肥西县解放后最早的完中——聚星中学;励志拼搏,是大潜山麓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年,少年刘铭传站在大潜山之巅仰天长叹:“大丈夫当生有爵,死有谥! ”此豪言壮语在大潜山谷回响至今,百年来在无数少年心中激荡,激励他们走出家乡,报效祖国据肥西县志记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大潜山地区为革命献身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数百人之多,还有无数无名英雄无法统计解放后,潜山儿女更是能人辈出,栋梁横空八十年代,铭传中学的前身南分路中学是肥西县首屈一指的名校,据不完全统计,八十年代前期,南分路中学单是每年中考使近百名农家孩子跃出农门,考进各类学校继而走向五湖四海,现在都是人到中年,成为很多地区、部门、行业的成功人士。
当时的南分路中学远近闻名,成为合肥地区、六安地区家长和学生心中的圣地,大家趋之若鹜2004 年,学校一个不经意的班主任论坛,在全国掀起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热潮,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铭传中学也涌现了任以俊、任静雅等省市优秀少年和优秀留守儿童典型励志学子的成长离不开励志老师的培养以及他们自身的榜样在肥西县迄今为止的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评选中,铭传中学三位老师分别当选为“ 十大杰出青年” 和“十大优秀青年 ”,这 在全县教育单位绝 无仅有近几年,形势的发展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偏远的铭传中学受到了冲击更为严重,教学质量甚至下滑到历史的低谷学校经过周密的研究和论证,结合自己的特点,确定了办学的目标,那就是传承铭传文化,打造励志学子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为学生励志远行护航 2013 年以来,学校紧紧依托依托“ 四个不动摇” 而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即:一是继续坚持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不动摇;二是继续推进全寄宿制管理科学化不动摇;三是继续深化课堂改革、创新拓展不动摇;四是继续传承铭传文化、发扬铭传精神、打造励志学子、构建和谐校园不动摇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励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针对农村孩子成长环境、经历、见识等相对薄弱而又肯吃苦能耐劳的特点,学校为学生确立了“ 奋发图强、励志远行”的个人目标,以“宝 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为座右铭,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树雄心、立壮志、成大才、就伟业为此,学校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1、 理念:为学生励志远行护航其意蕴为以文化引领学校、用成绩提升学校、让和谐发展学校 、凭智慧繁荣学校2、校风:勤奋、求实、和谐、进取3、教风:厚德、敬业、钻研、创新4、学风:诚实、笃学、阳光、励志四、课堂教学改革模式1、发展目标 :教研教改日新月异,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励志文化作引领,激励师生、激活课堂、激发兴趣成为铭传中学探讨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2、师资保障:我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近年涌现出一大批市县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数名教师在市县级课堂教学大赛崭露头角,这些都为我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励志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我校在校长室、教导处协调下遴选了各学科带头人组成“励志名师 工作室” ,以点 带面,推动学科教学革新,并 针对各学科特点,打造励志课堂,力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路独特,教学成果显著。
励志名师 工作室” 成 员:张莉、张然(英语学科骨干教师,肥西县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合肥市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刘培培(物理学科优秀教师,肥西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朱平(校生物学科带头人,肥西县教学大赛一等奖、合肥市教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胡磊(体育学科骨干教师,肥西县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合肥市教学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孙莉莉(数学学科的一颗新星,肥西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校“课改” 小组核心成员)赵刚(语文教研组长,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市教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发表教学论文数篇、参编教辅用书两册)3、 理论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铭传精神(励志成才、保家爱国、勇敢刚毅、锐意创新)有机融合,打造励志课堂,砥砺学生优秀品质,实施德育渗透,培养励志学生、建设和谐校园,创建新优质学校1、课堂推进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针对不同学科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然后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我校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励志名师工作室”带动 下创新教学思路,革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协作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伙伴,师生集体答疑解惑。
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预学、联动、反馈” 教学模式要点:重用预学案,善用多媒体,妙用练习题一、课前:重用预学案预学案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依据教学内容编写的纸质文案预学案的编写要具备以下要素: 1、温故知新,对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复习巩固,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及巩固2、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自己预习之初就能够根据导学案知晓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从而带着这些疑问进入到教材的预习中去,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3、学习重点,是对学习目标的重点强调,意在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涉猎上会有所侧重的去看,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4、反馈练习,以主观题和客观题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有助于教师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的掌握,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加以总结概括和思考,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5、学习反思,当一节新课结束时,学生或多或少的会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所思考,可能还有疑问没有解决,也有可能对老师所教的知识有所疑惑或者是不同意见不敢在课堂上表述,那么这个环节就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之妙。
二、课中:善用多媒体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知文本,进入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直 观的实物、照片能很好的吸引注意力,启发思维,把学生带入高效的学习状态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情境复现法是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学中,采用各种手段,尽快让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是正确理解文本的关键,传统教学中通过精心准备导语或范读文本力求达到这一目的现代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事实证明此种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易于表现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写作背景,还原作品的本来面目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 我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鸿合电子白板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这些教学媒介所具备的的视觉、听觉感受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也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三、课后:妙用练习题每一学科都有其自身特点,在作业的布置上要个性化,更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