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pptx
117页中国近代史 专题六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高考历史(通史模式),五年高考,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2018课标Ⅱ,28,4分)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 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 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 D 地方官员在上奏中要求按照万国公法来评判涉外事件,说明国人具有了一定的近 代外交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故A项错误当 时朝贡体系尚未完全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地方官员只是在上奏中提供建议,并非干预朝 廷外交事务决策,故C项错误知识拓展 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 的,以中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天津文综,5,4分)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
倘 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 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 A 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不再夹带鸦片并且被发现夹带鸦片甘愿接受处理, 体现出政府的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各国政府对禁烟政策的态度,也不能 说明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B、C两项错误;当时列强还未获得在华治外法权,D项错误2.(2017天津文综,5,4分)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 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答案 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题干信息表明中国发展海军是应对西方 侵略的被动反应,以至出现“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局面。
这说明中国发展海 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相左3.(2017江苏单科,6,3分)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 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 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答案 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信息看,耆英认为,官吏“欺压良善,自命为 能员”,这是不能抵御外寇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折射出清政府吏治败坏,故选D项材料信 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 “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4.(2016江苏单科,6,3分)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 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 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答案 D 《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其受农民起义中“均 贫富”思想的影响,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土地分配原则,A项不 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这是受基督教平等 思想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想通过《天朝田亩制度》,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是受“大同”思想的影响,C项 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思想,与题干中“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 合”的信息不符,D项符合题意。
5.(2015安徽文综,15,4分)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 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 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 B 《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并不能“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故A项错 误拿破仑三世于1870年被俘并下台,据此可排除C、D两项《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 约》继续有效,而《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自由到中国内地游历、经 商、传教,故B项正确6.(2015江苏单科,6,3分)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 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 因是 (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答案 D 从材料中“天京陷落”可以判断出这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太平天国运动失 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故D项正确。
7.(2015重庆文综,6,4分)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 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 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 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答案 D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等信息,说明曾国藩认为官吏贪暴 腐败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故选D项A、C两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但与 题干中曾国藩所言不符,排除;“粤盗益复猖獗……几无一尺净土”说明社会治安混乱,但这是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的社会现象,B项错误评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判断历史现象的 能力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紧扣题干材料的核心信息,理解其本质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5上海单科,19,2分)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 “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 ( ) 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答案 D 将上海租界称为“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口”分别体现了对外国的 鄙视、西方的冒险精神、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等价值判断。
而将上海租界称为“外人居留 地”,是对当时现实的描述,不含有或褒或贬的价值判断,故D项符合题意2.(2014江苏单科,5,3分)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 B 由清道光帝谕旨中“准其贸易”“赏借”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朝天朝上国的外交 观念仍有体现,故B项正确由谕旨中通商口岸的名称及题干中“道光帝”可知,A项错误;由 谕旨内容可知,《南京条约》尚未签订,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项错误;由“香港仍 坚持‘赏借’”可以看出D项错误3.(2014重庆文综,6,4分)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 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 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答案 D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的侵华,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 度中等。
由题干中英国的要求和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可看出,李鸿章是要拖延重庆的 对外通商,D项正确A项中“利用”的表述与李鸿章回应的内容不符;B项中“变相”、C项 中“借助”的表述在李鸿章的回应中没有体现4.(2013课标Ⅱ,29,4分)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 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 清政府 (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答案 C 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产物清政府在国外设立领事馆,反映了清政府的外交从封 建时代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故选C项仅靠设立领事馆并不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 束缚,排除A项;B项中的“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清政府的国 际地位得到提高,排除D项5.(2013北京文综,17,4分)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 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答案 D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美国根据这一条 款,完全可以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故D项正确获得军费赔偿的只有英法,故A项错误B、C 两项分别是《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的规定,故可排除6.(2013浙江文综,17,4分)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 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 B 由题干中“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可知这是指“利益均沾”,体现了“片面 最惠国待遇”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故排除7.(2011课标,29,4分)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 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 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 是因为 (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 A 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为旗帜,组织和发动群众起义,反对孔孟儒家思想,在太平天国运 动初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其政权趋向封建化,其统治思想随之发 生了变化,重新尊孔,实质上说明了拜上帝教难以适应太平天国后期政权的封建化,故A项符合 题意。
B项与题干情境无关;C、D两项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士绅, 抵抗西方侵略势力评析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发 展的阶段特点8.(2015浙江文综,38,7分)(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 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 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 有连结之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