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专用)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二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件.pptx
60页专题二十二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高考化学 (北京专用),五年高考,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 常用仪器的使用,1.(2019天津理综,4,6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 B 本题涉及的考点有硫酸的物理性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收 集、乙炔的制备和检验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化学实验探究能力,体现了能依据 实验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运用化学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即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 核心素养 A项,浓硫酸密度较大,与乙醇混合时应向乙醇中慢慢倒入浓硫酸,边加边搅拌,故错误;B项,用 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平视液面, 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故正确;C项,NO2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气体应“长进短 出”,故错误;D项,电石中含有含硫元素的杂质,与水反应生成还原性气体H2S(H2S也能使溴水 褪色),干扰乙炔的检验,故错误对比突破 浓硫酸与水混合时,因浓硫酸密度大,且腐蚀性强,为防止其溅出,应采取“酸入 水”的混合方式,并同时不停搅拌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时亦是如此2.(2018江苏单科,5,2分)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 尾气,答案 B 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错误;C项,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需要加热,错 误;D项,吸收尾气中的Cl2要用NaOH溶液,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错误。
关联知识 ①灼烧固体常在坩埚中进行;②制取Cl2时,KMnO4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Cl2时常用饱和食盐水除HCl,用浓硫酸干燥,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3.(2018课标Ⅰ,9,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答案 D 冰醋酸、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A涉及;导出乙酸乙酯的导 气管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可以防止倒吸,B涉及;乙酸乙酯难溶于水,浮在溶液上方,可以用分 液法分离出乙酸乙酯,C涉及;蒸发是使易溶固体从其溶液中析出,D不涉及知识拓展 制取乙酸乙酯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溶解乙醇、吸收乙酸、降低乙酸 乙酯的溶解度,便于乙酸乙酯的分离、提纯4.(2015福建理综,8,6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C 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其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故A错误;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 止Fe3+水解,应用盐酸酸化的蒸馏水溶解FeCl3,故B错误;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应将铁钉放在中性 或弱酸性环境中,故D错误5.(2015安徽理综,8,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答案 B 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NaOH固体,A项不正确;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CO不与 NaOH溶液反应,B项正确;苯的密度比水小,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项不正确;酸式 滴定管零刻度在上方,读数应为11.80 mL,D项不正确。
6.(2019浙江4月选考,28,4分)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 请回答: (1)仪器1的名称 装置5的作用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 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4中 (3)装置改进后,将3中反应后溶液压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绿色沉淀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 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答案 (1)滴液漏斗(分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2)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3)装置4内的空气没有排尽,解析 (1)仪器1是滴液漏斗(分液漏斗)为防止4中生成的Fe(OH)2被空气中的O2氧化,装置5 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2)为了能使铁屑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H2将反应后生成 的FeSO4溶液压入4中,应在装置2、3之间添加类似K2的控制开关K3,关闭K3、打开K1,即可使3 中溶液进入4中,与其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沉淀3)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生 成的H2从2中排出,未进入4中将其中的空气排出,使后续反应生成的Fe(OH)2被装置4中原有空 气中的O2氧化,故析出的沉淀呈灰绿色。
解题点睛 制备Fe(OH)2的关键是防氧化本题利用铁屑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H2将反应后生 成的FeSO4溶液压入4中,与其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沉淀7.(2019课标Ⅱ,28,15分)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 ℃,100 ℃以上开始 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a约为10-6,易溶于 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 示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 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 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 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 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 氏提取器的优点是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 。
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 还有 (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接收瓶 D.烧杯,,(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 和吸收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 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 答案 (1)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取充分 沸石 (2)乙醇易挥发,易燃 使用溶剂量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 (3)乙醇沸点低,易浓缩 AC (4)单宁酸 水 (5)升华,解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萃取、蒸馏、升华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借助从茶叶中提取咖啡 因的基本操作考查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依据探究目的,进行分离、提纯,体现科学探究与创 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1)茶叶研细是为了增大茶叶与萃取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提取效果更好加热蒸馏时为防止 液体暴沸,通常在液体中加入沸石 (2)提取所用溶剂为95%的乙醇,乙醇易挥发,若采用明火加热,挥发出的乙醇蒸气容易被点燃 与传统萃取相比,索氏提取器中的溶剂可以反复使用,既减少了溶剂用量,又能高效萃取 (3)乙醇易挥发,萃取后便于蒸馏浓缩得到咖啡因。
蒸馏浓缩除所给仪器外,还应选用直形冷凝 管冷凝蒸气,并用接收瓶收集馏分 (4)单宁酸具有酸性,利用生石灰可以中和单宁酸,并吸收其中的水分 (5)由题给信息可知,咖啡因熔点高于其升华温度,故加热后咖啡因通过升华、凝华过程得到纯 化8.(2018天津理综,9节选)烟道气中的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 采样和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Ⅰ.采样 采样系统简图 采样步骤: ①检验系统气密性;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 ℃;③打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④采集无 尘、干燥的气样;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1)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为 (2)C中填充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碱石灰 b.无水CuSO4 c.P2O5,(3)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与D(装有碱液)相同,在虚线框中画出该装置的示 意图,标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 (4)采样步骤②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 答案 (1)除尘 (2)c (3) (4)防止NOx溶于冷凝水,解析 (1)无碱玻璃棉可吸附除去烟道气中的粉尘2)干燥NOx应选择酸性干燥剂注意无水 CuSO4可用于检验水,一般不用作干燥剂。
3)D相当于尾气处理装置,吸收NOx可用NaOH溶液9.(2019课标Ⅰ,9,6分)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考点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答案 D 本题涉及的考点有溴苯的制取与提纯、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考查了化学 实验与探究能力通过化学实验,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苯与溴在FeBr3催化下立即反应产生HBr气体,故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打开K,A项正确;溴易 挥发且易溶于有机溶剂CCl4,故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易溶于水并能 与Na2CO3发生反应,C项正确;溴苯是难溶于水的液体,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碱液洗涤、分液、蒸 馏,可得到纯净的溴苯,D项错误审题方法 本题以苯与溴的反应( +Br2 +HBr)为基础,从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挥发性、溶解性和状态等角度分析试剂的作用和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10.(2019江苏单科,5,2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 NaOH溶液 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答案 D 本题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通过对基本操作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的判断,考 查了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A项,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用水湿润pH试纸相当于稀释溶液,可能导致测量的pH出现误差, 错误;B项,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溶质,错误;C项,AlCl3易水解,在加热蒸干AlCl3溶液时, HCl挥发,留下的固体是Al(OH)3,错误;D项,SO2可被NaOH溶液吸收,CH2 CH2与NaOH溶液不 反应且不溶于NaOH溶液,正确易错警示 A项易忽略湿润pH试纸对溶液的稀释,C项易忽略AlCl3的水解11.(2018课标Ⅲ,10,6分)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 B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项,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锌 可以置换出铜,铜、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正确;B项,用标准HCl溶液 滴定NaHCO3溶液测定其浓度,常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以减小实验误差,错误;C项,钠的焰色反 应呈黄色,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可以证明其中含有Na+,正确;D项,蒸 馏时用圆底烧瓶或蒸馏烧瓶,加入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正确。
易混易错 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钾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呈 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但不一定没有钾元素12.(2015四川理综,3,6分)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C A项,视线应与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