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一轮复习】古文句式积累.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03979002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4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轮复习】古文句式积累古文句式积累(一)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一般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⑴由“者”和“也”构成的判断句由此变形组合的句式主要有:“......者,......也”“......,……也”“......,……者 也”“......者,......……者,......者也”几种这些句式,也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 典型格式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陈胜者,阳城人 也"(2) 采用副词“乃海唧”“则”“皆”“是或诚”“为”等表示判断如: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梁父即楚将项 燕④此皆良实,志虑忠纯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 肉⑦汝是大家子3) 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4) 表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如:①一夫作难而七庙栗,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势异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 无标识的判断句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二) 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 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 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1) 省略主语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大破之沛公谓张良曰:丫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① 承前省如:② 承后省如:③ 自述省如:④ 对话省2) 省略谓语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3) 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4) 省略介词宾语如:“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5) 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6) 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三)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子顺序而言的,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式 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 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译为:“等到不相信他的时候气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li①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它还有“谁、孰、恶、安、 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良问曰:“大王来 何操? ”沛公安在?②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 “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 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三岁贯汝,莫我肯 顾《硕鼠》“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气③ 借助“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去我三十里,惟命 是听④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 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 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宾语放在介词前:如:王问:“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 谁与归?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2) 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

      在 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气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① 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 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 得"②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葬愈《马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 也苏轼《石钟山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荀子《劝学》)(3)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 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介宾 结构(状语)后置”① 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 状语例1: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 告了这件事” 例2: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 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 命”②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1: “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例2: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 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气例3: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译为“用文字来记述”例4: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 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②渺渺兮予怀四)被动句被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被动 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两大类型:一是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二是借助一 些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1) 从语义上表示被动即不用任何专门表示被动的词语来表示被动,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 理解例1: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例2: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例3: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2) 借助某些词来表示被动常见的用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被动的句子有以下几种:① 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例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例2: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例3: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者,贞也韩非子《五 蠹》)② 用“见”“见……于……”(“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例1: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与张仪《史记•楚世家》)例3: “臣诚恐见欺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 用介词“于”“受 于 ”表示被动例1: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前一个“于”表示被动)(《师 说》)例2: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例3: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④ 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例1: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例2: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例3: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飞《鸿门宴》)(五)固定句式1 .表示疑问(1) 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①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说:“现在虽己出 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② 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 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2) 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①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 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② “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 怎么样呢?")(3) 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等)①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 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②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⑷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 ”等)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①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 山》③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比较,哪一个......”(6) 孰与……,与……孰。

      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 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① 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 ”《失街亭》②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 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2 .表示反问⑴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②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2) 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 "还要……干什么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 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3) 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 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 ”)(4) 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5) 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 呢”)①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 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②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 么能轻易进关呢!)(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 ”“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 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7) 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9) 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①当时虽楠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 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10) 顾……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