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丰登回民中学.doc
9页《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设计(第1课时)银川市金凤区丰登回民中学 李建华一、教学内容分析这章教材研究的是碳和碳的化合物,而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了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教材有以下特点:难 度不大、 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 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教学对象分析这节课面对的是刚刚学完氧气的性质和制备的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 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需求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或通过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来了解 CO2的知识,但是,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 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理念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思考 问题、解决问题 ,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学习化学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简单用途②培养学生猜测、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等探究能力,总结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培养探究前对结论的猜想的方案的设计,实验中的观察、思考, 实验后的分析、交流、总结 三)、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宽松、愉悦中学习,增 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和激情;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科学知识于生活中五、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合作交流、分析的能力六、教学方法:师生协作互动、分 组实验讨论、多媒体辅助仪器:二氧化碳发生装置 1 套、导管、集气瓶、装有高低蜡 烛的烧杯、小烧杯、小喷雾器、 镊子、软塑料瓶、石蕊染成紫色的小花数 朵、酒精灯等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稀醋酸、澄清石灰水、石蕊、蒸馏水等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景,引人入胜[讲述]你听说过“ 屠狗洞”的故事吗?[播放动画]“ 屠狗洞” 的故事[讲述]原来杀死狗的不是“屠狗”的妖怪,而是一种气体,你们猜猜它是谁? 1、通过故事引入新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师:对!那为什么人走进去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就一命呜呼?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神奇的二氧化碳好吗?板书课题 二氧化碳的性质[展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放在展示台上,同学们,这是我课前制备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你能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追问]我这瓶里确实装了二氧化碳了吗?你如何知道的?[引导]根据刚才的观察和实验,你能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学生基本上都回答是 CO2 气体学生讲述的答案有多种,并一一记下来学生相互讨论,请一位学生上台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四位同学近距离观察)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内确实有二氧化碳学生讲述的答案有多种,并在2、通过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思考如何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助培养学生的语言答能力3、通过实验验证,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思考如何验证气体,把学生的味口调起来,有助于激发其探究实验的热情让其顺乎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状态中黑板上板书出来 二、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讲述]你们回答的非常好,这些性质是否正确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呢?[追问]如何设计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导读]请同学阅读课本P113[实验 6-4]明确实验步骤后动手实验[分析]请学生分析“ 屠狗洞 ”原因。
氧化碳使狗死亡,说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对吗?[播放动画]灯火实验[结论]二氧化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学生都能回答出密度比空气大学生展示设计理由如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是正放在台面的;用天平称量等体积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等学生合作实验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口述评价完成 P114表格 1 完成实验报告学生描述现象,解释原因在快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知识,许多学生都能够分析出原因1、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先猜想,而后假设,近而实验,推出结论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和表达的能力3、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4、联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提问]刚才有同学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否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证明呢?[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案,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导读]请同学阅读课本P114[实验 6-5]明确实验步骤后动手实验[巡视]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并给与适当的指导[结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 体积水约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 1、学生交流合作设计实验并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装置草图,讲解原理,教师给予评价。
2、学生动手实验,快速向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半体积的水,并迅速拧紧 瓶塞,振荡 并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3、部分学生如果实验失败,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失败的原因4、描述现象 分析 得出结论 完成 P114表格 2 和表格 3相应实验报告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2、培养学生阅读、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3、培养学生分析现象、语言表达、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3、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提问]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导读]请同学阅读课本 P114注解并回答①石蕊遇酸变 成红色展示石蕊 [演示]用试管取少量实验2 中软矿泉水瓶里的液体再滴几滴石蕊溶液 [提问]是哪种物质使石蕊变成红色?是 CO2?H 2O?还是两者反应生成的酸 ?[演示]1、取少量蒸馏水于试管中,滴加石蕊2、把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引导]二氧化碳、水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为何软矿泉水瓶里的液体就会变红呢?[导读]请同学阅读课本观察后描述石蕊颜色和状态[以下内容均由学生回答。
]观察现象: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学生分析:矿泉水瓶里有①CO2,②H2O ,③可能是 CO2和 H2O 反应生成的酸 观察现象:石蕊溶液不变色观察现象:紫色花不变色1、培养学生阅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对比实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方法,通过使石蕊变色的探究,初步让学生学习对比实验的理念和方法P114[实验 6-6]明确实验步骤后动手实验,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讲述]请同学们用试管取少量实验 2 中软矿泉水瓶里的液体,再滴几滴石蕊溶液,观察现象,把变色的溶液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再观察现象[提问]为什么变红的溶液又变回紫色?得出结论:可能是 CO2和 H2O 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是这种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一位学生动手实验,四位同学近距离观察其他同学在座位观察描述现象 分析 得出结论 评价 完成实验报告 P115表格 1确认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是这种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 H2O = H 2CO3学生动手实验说明碳酸不稳定,会分解,写出 H2CO3= H 2O + CO2↑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4、亲自动手做实验,大大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并且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对知识的掌握将更为深刻4、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讲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有一瓶 [学生设计]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汽水瓶口,把导管通入澄清1、加强实验设计的体验,再次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汽水,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汽水中含有 CO2?[引导]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教给正确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三、归纳与整理:[引导归纳]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根据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你能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四、[练习巩固]五、[作业]P 120 练习与应用 4、5、 7的石灰水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原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辨析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学生都能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方法,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2、培养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留有疑问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六、[板书设计]课题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⑵能溶于水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⑵能与水反应 CO2 + H2O=H 2CO3⑶密度比空气大⑴CO2 不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供呼。
吸⑶能与碱液反应可用于检验 CO2 气体 CO2 + Ca(OH)2=CaCO 3↓+ H 2O。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