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报告.docx
3页《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报告本课教学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从例题的编排来看,有三个例题例1是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例2是通过比较不同的四分之一,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表示的份数与总份数之间的关系例3是比较分数的大小,等分同一物体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暗含分数单位的大小关系教材是从情境出发,从分月饼开始,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现半个的情况,引发了认知冲突,有认知矛盾才有学习的动力与需求半个”是学生学习本课知识一个重要基点数学不是无源之水然后再抽象到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体现了不断的抽象,这是半抽象的,是学生形象思维决定的再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从大到小,逐步深入本课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平均分,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然后第二个就是要解决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分数线、分子、分母各自的意义,正好与写法印证还有就是促进学生一个反思性的思考:为什么形状不同能用二分之一表示?为什么大小不一也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在这个过程有归纳,有抽象本课的容量比较大,在一节课上要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又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是很不容易的,这对于授杰老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听完杰老师的这节课,我感受良多一、优点一)课堂结构完整,环节过渡流畅。
杰老师用谈话导入课堂,提出“猜一猜明明带了几块月饼?他们怎么分”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回答,由分许多块到分一块,由能整个整个地分到不能整个整个地分,引出“平均分”,为新知学习做好知识铺垫,然后提出“一半”可以用另一种数表示出来,自然而然地引出分数通过说一说、折一折、涂一涂等方式对分数二分之一进行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在此过程中提出什么是分数,以及分数的读写以及各部分名称和含义再由孩子自由创造出其他几分之一的分数,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最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设计,辨析、填空、讲故事等,题型多样,层层递进,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比较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渗透,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巩固了新知,做到了寓教于乐二)以生为本,注重操作活动与语言描述相结合《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的数学经验,学习二分之一是学习其他分数的重要基础,操作显得尤为重要杰老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平均分“一块月饼”的动手操作,向孩子们演示了怎样平均分,这为后面孩子自己创造几分之一的操作活动做了铺垫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先让孩子自己说,提出要求后再动手,展示作品时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把图形与含义描述结合起来,帮助孩子直观地理解分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根据学生的叙述,杰老师把关键词板书到了黑板上,就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二份,这样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初始概念课的教学,学生在表达方面是存在问题的,杰老师这样做等于是给了孩子们一个拐棍,一个支撑,一个提示,学生对着她的提示来进行表达,不会杂乱无序,整个过程操作井然有序,表达流畅,活动达到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