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docx
9页《外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 课程负责人:夏凡林、高仁甫 )一、课程设置《外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于二年级第二学期在临床护理岗位群中,外科护理岗位主要面向外科病房、手术室等,要求护生能依据整体护理模式按照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等本课程与《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护理能力的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提炼外科临床和课堂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让学生在培养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的同时,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培养学生“医德高尚、爱岗敬业、慎独自律、团队协作、友善关爱”的职业素养,让课堂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阵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二、教学目标《外科护理》课程是提高学生临床护理工作核心能力的重要部分在学习《外科护理技术》的过程中,还要求护生热爱病人、敬畏生命;在评估患者时,护生应展示与患者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对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动作应轻、稳、准和连贯,并能通过动作传递情感,表现出优美、关切和高度的责任感。
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在原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动“德融课堂”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将家国情怀、国际教育、工匠精神、护理伦理、职业素养等有效渗透,基于“与护理工作结合,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的课程目标三、教学内容设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根据护士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调查及外科护理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护理工作发展需要和完成成人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融入国家执业护士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按照临床外科护理工作流程为线索来进行设计,包括外科常见病症护理、围手术期患者护理、颅脑疾病患者护理、颈部疾病患者护理、乳房疾病患者护理、胸部疾病患者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护理、泌尿系统8 患者疾病护理、运动系统患者疾病护理 9 个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充分寻找外科护理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 将正确的价值追求、 理想信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 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积极传播者、 模范践行者,从而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表 1 课程内容、要求及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模块/项学习任务教学知识点技能学习学时理实训论目术前手术区皮肤准备;外科手术护1.水、电解质酸碱 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失衡病人的护理 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2. 营养支持病人 的健康史、身心状况、护的护理 理诊断、护理措施休克3. 外科休克病人 概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 感染性休克的健康史、身4. 麻醉病人的护 心状况、护理诊断、护理措施麻醉前护理、部位5. 手术室护理工 麻醉及护理、全身麻醉及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6. 手术前后病人 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士穿脱手术衣、戴 思政映射:热爱工作,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外科护理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在手术 融入点:室护理工作中要 通过对“三分治表现出严格的无 疗,七分护理”菌观念,工作认真 的大讨论,开展负责,动作灵活敏 辩论赛等形式,捷;能在护理过程 增进学生热爱中有无菌观念;培 护理的使命感;养学生实践动手 在实训教学中能力和同学之间 渗透职业精神相互合作的团队1162理作护理手术室环境与物品准备手术人员准备、病人护理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手术配合8 脓性感染、特异性感染的1. 外科感染病人 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创伤的健康史、技能学习:融入点:理普外科护理技术理2222病人的护理5. 胃十二指肠疾 换敷料肿瘤病人的病病病人的护理 因、预防及护理措施常6. 急腹症病人的 见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护理 概述急腹症常见疾病及7. 周围血管疾病 特点下肢静脉曲张、血及治疗护理清创术与更爱相充当模拟患者,让学生对患者感同身病人的护理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健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甲状腺、乳腺外科护理技术1.情景驱动-角色扮演,让学生从伦理、道德、职业素养方面去自主判断作为一名护士如何保护患者隐私;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健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急性乳房炎、乳癌、的健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3712 让学生就乳癌术后功能锻炼排成视频发布朋友圈,扩大宣传,传播“仁爱”精神8 融入点:神经外科护理技术451病人的护理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心胸外科护理技术562思考,如何“忙而不乱、忙而有序”,进一步引出技术是立身之本8 技能学习:肛肠外科护理技术腹外疝、腹部损伤、急性 胃肠减压护理技 融入点:2. 腹外疝病人的 化脓性腹膜炎、肠梗阻、 术通过视频示护理结直肠癌、急性阑尾炎、 能力培养:范、课中奉贤3. 阑尾炎病人的 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进行操作过程中, 区中心医院外6102肿、肛瘘、痔、的健康史、 能注重与患者进 科见习观看临5. 结直肠癌病人 施。
的护理平等关爱、慎独精 临床生活护理神1. 肝脓肿病人的思政映射:同理心,友善关爱肝胆外科护理技术技能学习:护理T 管引流护理技术能力培养:2. 胆道疾病病人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高压症、胆石病、急性胰腺炎、762护理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泌尿外科护理技术通过观看“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增进对我国外科技术的自信,同时引导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8102护理措施8 技能学习:思政映射:骨科护理技术爱病人)融入点:982人的护理施表 2 教学活动设计参考教学活动设计关爱患者,具有爱伤观念参考学时21.教师课中引入活动主题,向学生描述辩题,给定辩论规则等,给出学生“治疗重要?&护理 两周准备时间;重要?”班级辩论 2.辩论赛以班级 PK 形式进行,每班选出 6 位辩手;正反方深入辩论,其赛3.教师请同学发表参与及观看体会等,深入交流;4.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突出思政德育等主题,增进学生热爱护理的使命感,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1.教师通过案例导入主题,引出实训任务;26.课中见习,学生深入奉贤区中心医院外科见习观看临床操作,体会临床生活护理的重要性,在见习中体悟职业精神四、教学组织与实施(一)教学条件1.师资条件理论课以自然班为授课单位,由校内专任教师承担,两名教师均为讲师职称,均有医学、护理专业背景;实践课采用模拟教学 +实训室团队带教方式进行。
团队教师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高尚的职业道德, 近三年均具备不低于 3 个月的临床实践、 进修经历, 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教师言传身教, 强化外科护理理论教学,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 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8 2.校内实训基地条件配套模拟实训室,教师指导学生在进行模拟操作时,将诚信、严谨,友善关爱的职业道德精神隐性渗透给学生; 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认真掌握基本技能3.校外实训基地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临床课程,分为理论学习、临床见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在学好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还通过顶岗实习,在临床优秀带教的指导与身教下,将爱岗敬业、平等待人、团队协作,仁心仁术的职业道德精神内化给学生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 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强调外科护理学的应用, 在联系病例中学活知识, 突出核心价值观等德育教育1.重视启发式教学, 充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提高讲授艺术,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课堂讨论, 通过案例讨论、医学相关思政热点问题讨论、学生自拍医疗相关视频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思政教育通过病例引导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 资料查询、 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分析、 讨论外科护理学有关问题,学习外科护理学相关知识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点评3.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利用计算机、 录像机、投影等设施, 力求将大量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扩大教学的知识的容量,增强趣味性4.对接职业岗位,实施学期中医院专题见习,根据课程需要,全面实施学期中医院专题见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观察临床护理工作,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促进学生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三)教学资源1.教学多媒体课件不断完善从原来的以教材上的黑白图片文字为主的幻灯片, 发展到目前的立体彩色图片以及交互式习题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可视8 性强、趣味性大,注意搜集整理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先进事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 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 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 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注重开发辅助教学资源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模型、标本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