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且综合评定问卷(共11页).docx
11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活质且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一74,GQOLI一74)一、 理论框架当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宏观上,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医学的目的与健康的概念不再单纯是生命的保存与延长,而同时要提高生活的质量(qualityof life,亦译“生命的质量”,以对应于life span“生命的长度”),即促使和保持个体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诸方面的完好状态(well being).微观上,一方面人们开始注意自身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精神应激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寻找促进健康(health promotion)的方法,来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医药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对某一疾病的研究与医疗干预手段的疗效评估,在注重用生物学指标评估器官功能的同时,也开始应用心理、社会学指标来全面评价与研究具有心理、社会特征的“整个病人”,以弥补传统的单一生物学指标的不足,获得更为全面的疗效评估资料,提高有限的医药资源投人效益据此,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提出了生活质量这一概念作为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综合指标来评估临床疗效,疾病预后,人群健康水平以及医药资源分配方式。
Quality of life (QOL)的中译名不少,如“生命质量”,“生存质量”,但译成“生活质量”最多它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作为宏观评估不同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被广义理解为人类生存的自然、社会条件的优劣状态,其内容包含国民收人、健康、教育、营养、环境、社会服务与社会秩序等方面当这一术语被引人医学研究领域时,它是相对于生命数量(寿命)而言的一个概念,其社会学的广义内涵并未被医学全盘采纳,主要是指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的状态评估,即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目前,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有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第一,从单一评价受试生活的客观状态逐步发展到注意同时评估受试的主观感受众所周知,处于相同客观生活质量的个体,其主要感受可能大相径庭;而主观感受类似的个体,其客观状态可能相去甚远如同样患喉部疾病,对于职业歌唱家与电脑操作人员来说,同等程度的发音损害,因对职业生活的影响不同,其主观感受可能完全不一样而“多病的富翁”与“健康的乞丐”虽然客观状态不同,重点需求不同,便可能都因缺少各自需求的东西导致主观感受的评分均在同一低水平。
因此,对生活质量的评估应从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第二,从单维评估倾向于到多维度的评估生活质量作为一个评定指标,人们曾寄希望于仅用一个单维的总分值来表示,以使结果简单明了,易于计算如A治疗方法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15分,B使其提高26分,则一目了然知道B疗法优于A然而,在临床研究中,人们发现许多疾病与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心脏换瓣术后,病人心功能改善使躯体功能的评分提高,但术后长期必用的抗凝剂引起出血倾向限制了病人的社会功能,随时可能发生的瓣膜嵌顿造成了病人持久的心理压力,可能使病人心理、社会功能维度评分下降如把各维度升降不一的评分相加,则可能得出总分无变化的片面结论因此,目前生活质量评估,尤其是临床研究,倾向于应用多维评定而较少采用单维或总分来评估第三,以往临床研究中生活质量的评估工具大多是特异性的如用于评价乳腺癌者生活质量的工具就不适合评价关节炎病人;同理,用于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估工具也不适合用于心脏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估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有针对性地详细了解某一疾病或某种治疗方法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然而,其结果却缺少共通性与可比性因为把不同研究内涵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来跨病种,跨群体比较,就可能使比较结果出现偏性。
所以,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应选择能代表不同群体共性的维度作为生活质量评估的基本内涵,如目前比较公认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维度来编制一个综合性问卷以适用于不同群体的生活质量评估:同时对每一种特殊群体(如某一疾病患者)附加一个短的特异性问卷,主要包括对该群体特异性方面的评价(如某一疾病的症状消长),这样才能使不同群体生活质量评估的结果既有可比性,又有特异性因此,本问卷的构思立足于国内外生活质量研究的发展前沿,通过复习文献,问卷设计,预试验,条目筛选,修订问卷,此后通过采用分层一随机一整群抽样方法,对4800户家庭8550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来对问卷信度、效度、敏感性进行检验,再次修订问卷181又经过3年的实践与研究,于1998年定型成此问卷:GQOLI-74该问卷是生活质量的综合性问卷,其应用原则与目的如下:1.问卷主要作为社区普通人群生活质量的评估,也可作为特定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人等)生活质量的综合评定问卷2.问卷为多维评定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20个因子每个维度在不同人群中带有共性各维度之间既相关又有独立性可根据研究目的与对象选择不同维度单独或综合使用。
3.问卷每一维度每一因子均包括主观满意度和对自身客观状态的评价两类条目因子与维度分中两类条目计分比例各占半4.问卷为自评式,特殊情况(如因重病或文化程度等原因无法自评)则由测试者逐条定式询问记录5.经统计学检验,本问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与敏感性可参阅相关参考文献〔8-1 1〕二、 问卷结构与评分方法:GQOLI-74共74分条目,故名该问卷包括躯体功能(条目FII -F30),心理功能(条目F31-F50),社会功能(条目F51-70),物质生活状态(条目FI-F10)四个维度:前三个维度各有5个因子,物质生活维度4个因子,还有一个总体生活质量因子(条目G1-4),共20个因子统计分析指标包括总分,维度分,因子分,均以正向计分的结果参与分析,即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条目计分方法:74个条目每条评分均为1-5范围,一些条目为1-5正向评分;一些负向评分条目统计分析时以5-1分评定,还有少数条目有数个问题,称多问条目,根据我们大样本研究结果,应用计分公式换算成1-5分的正向计分结果参与统计①正向评分条目:F15,F18,F21,F22,F23,F25,F27,F30,F33,F35,F37,F40,F42,F44,F45,F48,F54,F65,F67,F68,G2,G3。
均从左至右计为1-5分如F15:您对近周来的精力状况:很不满意(1),不大满意(2),过得去(3),比较满意 (4),非常满意(5)括号中为计分)②负向评分条目:F3,F5,F7,F10-F14,F16,F17,F19,F20,F24,F26,F28,F29,F31,F32,F34,F36,F38,F39,F41,F43,F46,F47,F49,F50,F53,F57-F59,F61-F64,F66,F70,G1,G4,问卷条目计分时按从左至右5-1分反向计分如Fll:近周来您的睡眠状态如何:从无失眠(5);偶有失眠(4),有时失眠(3);经常失眠(2);每晚失眠(1)0(括号中为计分)③多问评分条目:F1:1分:≤4. 99m2,2分:5-9.9m2 3分:10-19.9m2,4分:20-29.9m2 5分:≥30m2 F2:有一项加1分,逐项累计例如仅有厨房,厕所,则计2分 F4:该条目5问,“很方便"1分,“方便”0.5分,“不方便”0分,5间评分相加,最高 5分,最低总评分如为0-1,均计1分F6:该条目4问,每问依次计0,1,2分4问评分相加,最高8分,最低总评分如为 0-1,均计1分。
然后(总评分8*5)转化为1-5分F8:1分:≥60% 2分:50-59% 3分:40-49.9分 4分:20-39.9% 5分:<20%F9:1分:100% 2分:80-99% 3分:21-79% 4分:10-20% 5分:
其中1-19因子归属于四个维度(见后),第20因子为受试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因子分由条目分相加或加权而来,每个因子的粗分最高为20分,最低为4分为便于作图直观,均用下述公式使每个因子分转化为0-100分的范围因子转化分=(因子粗分-4) X 10016因子1:住房测定受试的住房面积、条件与主观满意程度包括F1,F2,F3共3条计分方法为F1+F2+F3 X 2因子2:社区服务:测定受试对居住的社区环境的评价及主观满意度,包括F4,F5 2条计分方法为F4 X 2-f-F5 X 2因子3:生活环境测定受试居住的自然环境及主观满意度,包括F6,F7共2条计分方法为F6 X 2-I-F7 X 2因子4:经济状况:测定受试的经济收人,开支,医疗费用等情况及对此的主观满意度包括F8,F9, F10共3条计分方法为F8 X 1.4+F9 X 0. 6+F10 X 2因子5:睡眠与精力:测定:①受试从事日常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时(如娱乐)精力状况及满意度;②受试的睡眠质量及满意度,不涉及睡眠障碍的原因包括F11-F15共5条计分方法为(F11+F12)/2+F13+F14+F15因子6:躯体不适感:测定受试是否感受到躯体不适或疼痛及其程度;或因躯体问题和疾病而依赖于某种药物的程度;及对躯体健康状态的满意程度。
包括F16-F19共4条计分方法为(F16+F17+F18)/1.5+F19X2因子7:进食功能:测定受试的食欲与进食量是否正常以及对自身进食状态的满意程度包括F20, F21,F22共3条计分方法为F20+F21+F22 X 2因子8:性功能测定受试的性生活频度、性功能状态及主观满意程度包括F23,F24,F25共3 条计分方法为F23+F24+F25 X 2因子9:运动与感觉功能:测定受试日常生活及完成角色功能的基本能力包括视力、听力、生活自理能力、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及对此的主观满意度包括F26-F30共5条计分方法为F26+(F27+F28)/2+F29+F30因子10:精神紧张度:测定受试遇到的紧张性生活事件量,精神紧张程度,是否存在为缓解心理压力或烦恼而依赖于某种物质等状况及主观满意程度包括F31,F32,F33,F50共4计分方法为(F31+F32+F50)/1.5+F33 X 2因子11:负性情感:测定受试的负性情感,包括抑郁、焦虑、易。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