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docx
5页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心脑联通胶囊的作用原理和机制,对心脑联通胶囊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心脑联通胶囊40d后对比观察两组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统计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治疗组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具有活血通脉、通络止痛、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关键词】心脑联通胶囊;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安全性分析R541.4A1276-7808(2015)-03-267-01众所周知,冠心病、心绞痛为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其基本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管腔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的心肌缺血随着现代化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领域正在积极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介入治疗及临床防治对策,寻求突破的新途径研究与应用新型高效安全性药物已经成为领域的热点话题,新型安全有效药物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重获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100例病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并结合中西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比观察心脑联通胶囊和常规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心脑联通胶囊的作用机制,评测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按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中医胸痹心痛诊断及心气虚兼痰浊闭阻证型选择在中医科就诊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将100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50—62岁的75例,65以上的共25例,病程3年以内67例,3年以上的3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特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休息对照组只服用硝酸盐、阿司匹林及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还服用心脑联通胶囊服法为一次4~5粒、3次/d两组疗程均为40d治疗期间,除了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剂缓解之外,一律停止使用其他中西药物记录两组病人服药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缓解及消失时间,硝酸甘油日耗量观察病人胸闷、头昏、乏力、气短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同时注意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在治疗前后,要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是否有异常的改变除此之外,用药前后做12导联心电图,部分病人做次极量运动试验疗效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以及加重四级对于心电图来说,心电图恢复大致正常,心律不齐现象消失,缺血性ST-T改交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疗效方面,若患者症状消除,能够正常生活及从事社会劳动者,视为显效总疗效依据心绞痛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善结果综合评定以显效、有效之和计算总有效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按照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1979年9月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判根据上述评定标准进行的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显效71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68例,总有效率为32%其中,100例患者中有89例心电图有缺血现象,一般在服药一个疗程(40天)后,复查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有明显改善,共显53效人,有效8人,总效率达69.4%。
不管是从临床疗效还是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研究表明,用药后3~6d起效,用药约1.5个月后可以达到高峰,并且经过临床检查发现,该类药物具有持久、稳定的效用接受心脑联通胶囊治疗的治疗组的患者纷纷表示服用后,心绞痛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病情明显好转并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改变,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适3.讨论:3.1活血通脉的中药成分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心脑联通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之所以能够取得满意疗效,在于它的主要成分心脑联通胶囊主要由灯盏细辛、虎仗、山楂、刺五加、葛根和丹参等药物有效成分组成灯盏细辛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活动脉流量,超到平稳降压,缓解心脏缺血、缺氧,具有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丹参中的丹参酮、丹参新酮,以及维生素E等,对于外周微循环、脑组织微循环及抗凝血等,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并能够使血液粘稠度大大降低,可用于避免心脑梗死及出血的出现葛根升举清阳健脾生津,使脾之清气上达其所含葛根素成分能增加冠状动脉血管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区的心肌供血此外,刺五加主含的总黄酮、刺五加多糖等活性物质,能提高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它配合主含VitC、齐墩果酸的山楂,对改善冠状动脉流血量,调节血脂及血黏度,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以上说明心脑联通胶囊所含成分的作用对冠心病心绞痛均有积极的治疗意义3.2通络止痛的作用机制冠心病、心绞痛为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极大的危害人们的健康,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痉挛、炎症,冠脉内膜损伤、易损斑块形成,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使冠脉不同程度的堵塞、冠脉血流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心绞痛而心脑联通胶囊的功能恰巧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痰瘀痹阻引起的胸闷、胸痛、心悸不适等症状其作用机制是综合性的,其主要为活血化瘀、通脉消栓、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同时可降低血脂及纤维蛋白元浓度,促进纤溶系统,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达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3.3无毒副作用的安全性心脑联通胶囊主要由灯盏细辛、虎仗、山楂、刺五加、葛根和丹参等药物有效成分组成此外赤芍、桃仁、红花能扩张血管,增强冠血容量,当归、川芎、丹参温通血脉有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等作用这些中药成分均为安全无毒,是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在心脑联通胶囊的临床使用中,无一例出现毒副作用,用药安全、方便,药性平稳、缓和,对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结语:综上所述,心脑联通胶囊具有活血通脉的中药成分,通络止痛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化瘀血温通胸痹的功效,又能达到散寒结行气定痛的目的。
使用心脑联通胶囊,能够有效地治疗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同时,服用心脑联通胶囊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与研究前景参考文献:[1]舒家强,夏天.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8,26(4):60[2]国际心脏学会和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一258.2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