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doc
37页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一)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5题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承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
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
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鰲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突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假如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
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取材于菲的同名散文〕“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21.如下对作品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与雅致的“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 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 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 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22.如下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B. 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晋年代 C. 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23. 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24.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风格?〔6分〕25.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二〕卷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9分〕雪天 抗抗①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一些闲言碎语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③不久,我出差去某地,恰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④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火车意外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雪来得很猛,雪烟横飞,急速而强劲。
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我按着地址打听路线,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我有些发懵,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⑤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动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密集的雪沫子刮得我睁不开眼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没有伞,头巾早已湿了,肩上的背包也渐渐沉重,额头上被热气融化的雪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⑥那条胡同怎么还没有出现呢?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在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自己一定是迷路了我饥饿、疲惫、寒冷、烦躁,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⑦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泄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正在和面做饭,于是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写着地址的纸条她眯着眼将那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她用一只手在那面团上拍了拍,问:“你不是这地方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再如何拐弯之类。
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发地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⑧她也愣了一下,后来就索性扯下围裙,抓起一条头巾说:“得,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⑨她走得快,我闷头跟在她身后只听见雪在脚下咔咔响,前方忽闪忽闪的雪片里,一个模糊的背影,假如隐假如现地导引着我⑩“这大雪天儿出门,肯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模糊地应了一声猜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得急得!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⑪就在那一刻,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终究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而去,只不过应和着恶劣天气中雷电偶尔的喧嚣她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⑫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不碍事,不碍事〞她说,一边仍在搓着手指上的面粉就快到了,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她抬起一只手,擦着脸上的雪水我看见她花白的头发上,落满了一粒粒珍珠般晶莹的水珠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突然就哽噎了⑬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⑭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⑮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双肩,遮盖我的眼帘;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掀起我的衣襟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和满腹怒气的心思……⑯那个风雪之夜,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__________7.对第④⑤段描写大雪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表现了“我〞寻人过程的困难 B.衬托出此行在“我〞心里很重要 C.渲染了“我〞强烈的怨恨之情D.为突显作品的主旨做了必要铺垫8.赏析第⑧段中关于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4分〕9.请紧扣“蹒跚〞一词,赏析第⑭段画线句〔4分〕10.分析“我〞在寻人过程中的两次心理转变与各自原因〔4分〕11.根据作品容,进展想象,为本文续写结尾〔限45字以〕〔4分〕〔三〕新课标卷2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塾师老汪老汪在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 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人:“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噪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的牛屋老汪亲題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倚,自带千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 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 汪说高兴个啥呀。
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 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