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措施.docx
8页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措施 任何工程都有风险,必须通过风险识别评价与管理的手段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识别评价与管理,可识别及分析风险发生概率及后果、评价风险对策的成本与效益,寻求可行的风险处理措施,达到防止损失或补偿损失的目的 一、1、风险识别:风险隧道明洞边、仰坡易产生滑坍失稳,对洞内或洞口施工安全造成重大威胁2、风险应对措施:洞口工程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施工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状况,及时清除悬石、处理危石,并应进行不间断监测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保证洞口稳定洞顶边、仰坡四周的排水系统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洞口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用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洞口石方采纳浅孔小台阶爆破,边、仰坡开挖应采纳预留光爆层法或预裂爆破法二、1、风险识别:隧道出口明洞地段,容易产生坍塌冒顶、引起地表沉陷或边坡滑坍,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 2、风险应对措施:隧道出口明洞段施工前应先进行地表加固,制定具体的加固方案。
施工时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应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及时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地表沉降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化状况当发现监测异常时,应及时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措施,并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必要时可采用地表注浆处理措施依据围岩条件及监控量测资料,合理确定开挖进尺,以保证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及早进行仰拱落底施工,及时使支护结构封闭成环,以减少围岩变形,并严格控制落底进尺隧道Ⅴ级围岩采纳短台阶留核心土的开挖方法,Ⅳ级围岩采纳短台阶法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架立钢架,施做锚杆及喷混凝土支护措施,必要时增设临时仰拱,并遵循“管超前、勤量策、及封闭、强支护〞的施工程序三、1、风险识别:隧道施工坍塌、变形影响2、风险应对措施:应按“短开挖、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衬砌紧跟、弱爆破〞的原则进行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及时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既有线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化及既有线状况,以便采用应急措施施工前与产权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严格按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保证既有线安全四、 1、风险识别:突然涌水对洞内人员安全造成危害 2、风险应对措施:开挖应符合以下要求:①采纳超前地质猜测预报手段,提前了解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地下水状况,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
②施工中宜采纳注浆堵水结合超前钻孔限量排水③掘进循环进尺宜为0.5~1.0m 支护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宜采纳超前小导管注浆、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多种支护手段,构成强支护体系②依据支护的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保证施工安全 隧道施工时应采用强化防排水的技术措施防排水系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衬砌混凝土应按防水混凝土要求施工,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处理必须满足质量要求②防水层铺设前应对喷射混凝土基面作平整和清除浮碴处理③防水层铺设应平顺,并密贴喷射混凝土基面,接缝应采纳常规法、充气法或真空法检查,保证严密可靠④必须先进行注浆并达到止水目的后,方可铺设防水层防水层铺设后,严禁在铺设防水层范围内注浆⑤排水盲管安装前应对岩面进行平整,纵横向排水管和水沟应在衬砌施工前完成,基底应清理干净,保证排水顺畅 隧道的衬砌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复合式衬砌应依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施作时间②仰拱必须及早施作,形成封闭结构五、1、风险识别:隧道浅埋段、地层破碎带和Ⅵ围岩段施工中易出现局部掉块现象,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2、风险应对措施:施工中强化控制光面爆破,减少超挖现象,对局部掉块地段挂网喷混凝土回填密实,在局部节理发育,有基岩裂隙水渗出地段,局部设钢架进行强化,同时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加快仰拱及二次衬砌的施做。
六、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防范施工要点 〔一〕开挖要求1 钻爆法施工的石质隧道必须采纳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超欠挖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同意岩石各别特别部分〔每1m2不>0.1m2〕侵入衬砌,不应大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 2 当出现欠挖必须要补炮时,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进行超挖部分在清碴后初喷时应喷平4.4.3 局部<50cm超挖部分应采纳喷混凝土喷平当全断面均有>30cm超挖时,可采纳二次衬砌混凝土回填;当设置钢架时,钢架可以扩大尺寸,以贴近岩面设置,在确保制定要求的初期支护厚度状况下,宽裕部分采纳二次衬砌混凝土回填 〔二〕锚杆、钢筋网施做要求 1 锚杆必须在开挖面清碴之后及时施做2 系统锚杆可在清碴后、岩面初喷混凝土之后施做,在爆破面稳定,危石清理干净,无掉石块危险的状况下也可在初喷之前施做3 系统锚杆长度必须满足制定要求,孔内灌浆饱满,其安装角度和间距可略微调整,锚杆间距调整范围不应大于制定间距的10%,但是每个断面的根数不应少于制定数量4 局部锚杆依据开挖后岩面裂隙状况设置,有裂隙的位置应施做锚杆,锚杆尽量垂直裂隙打入,每条裂隙面上应不少于2根锚杆,锚杆长度应穿过裂隙面进入稳定岩层长度不少于1.0m。
5 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垫板应与喷混凝土面密帖6 除在砂土地层中开挖隧道外,钢筋网宜在初喷混凝土后铺挂,并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 〔三〕超前大管棚、小导管施作要求 1 超前大管棚、小导管的定位必须准确,仰角、环向间距和搭接长度应满足制定要求 2 大管棚、小导管安装后应及时压浆 3 无水地段,注浆采纳纯水泥浆,水灰比1∶1.0~1.5,采纳425号水泥 4 有水地段,注浆可采纳纯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双浆液,水泥浆水灰比1∶1.0,水玻璃一般采纳30~40波美度混合液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一般为1∶0.5~1.0,现场可依据试验确定 5 为满足环保要求而采用的堵水注浆,注浆浆液应采纳纯水泥浆,水灰比宜采纳1:1.5~2.0 6 注浆采纳压力与注浆量双重控制:大管棚:单根钢管当注浆量>0.20m3,注浆压力>0.5MPa时可结束注浆;当注浆压力>1.2MPa,注浆量>0.10m3时可结束注浆小导管:单根钢管当注浆量>0.10m3,注浆压力>0.5MPa时可结束注浆;当注浆压力>1.0MPa,注浆量>0.050m3时可结束注浆 〔四〕 钢架施工要求 1 钢架应在开挖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 2 钢架与锚杆可以同时进行,为减少施工干扰,用以固定钢架的锚杆先施做,其余锚杆可以在钢架固定后施做。
3 关于围岩稳定性较好地段,也可以先施工锚杆后架设钢架,但是都必须在下一循环开挖开始之前施工完毕 4 用以固定钢架的锁脚锚杆不能代替系统锚杆 5 钢架安装间距以图纸要求为准,纵向同意偏差不超过制定间距的5%,竖向偏差不能侵入制定轮廓线 6 钢架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架应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40mm 7 局部设置钢架时,隧道纵向每段设置长度不应<5m,两榀钢架间距不应>1.2m 五 喷混凝土施工要求 1 喷射混凝土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 2 喷射混凝土宜采纳湿喷工艺 3 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应用水或高压风管将岩面的粉尘和杂物冲洗干净二次喷混 凝土时,初喷混凝土表面的浮尘也应冲洗干净 4 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时,应首先对涌水进行处理,封堵或引排后在进行施工 〔六〕 二次衬砌施工要求 1 Ⅰ~Ⅲ级围岩复合式衬砌采纳仰拱超前时,应依据对围岩和支护量测的变形规律,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 2 Ⅳ~Ⅵ级围岩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应依据开挖方法和开挖掌子面距离,按照制定要求及时施作 3 二次衬砌宜采纳全断面一次灌筑混凝土。
4 混凝土浇筑必须保证拱顶混凝土密实;振捣时不应破坏防水层 〔七〕 防排水施工要求 1 防水板铺设之前,对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点必须注浆封堵,出水量较大处可预埋引水管引至排水沟4.7.2 环、纵向盲沟质量必须可靠,有足够的抗压能力,环向盲沟与纵向盲沟应可靠连接,确保施工后排水通畅 2防水层铺设之前,应仔细检查并消除初期支护表面和盲沟四周凸露的尖钉和钢筋,以防扎破防水层 3 防水层铺设应留有余量,避免凸露处在二次衬砌浇筑时撕破 4 橡胶止水带厚度尺寸必须符合制定要求,位置安装必须准确,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严禁止水带在混凝土内卷曲、弯折 5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必须安装在先施工混凝土预留槽内,预留槽内壁应平整,止水条与壁面应密贴 〔八〕 洞口施工要求 1 洞口施工前应首先做好洞口四周排水设施 2隧道暗挖进洞之前必须处理好边仰坡,确保边仰坡稳定,清除边仰坡上部危石,防止爆破震动时危石滑落3 设有明洞的洞口,在暗洞开挖之前应完成明洞施工;无接长明洞洞口,暗洞开挖之前应完成洞门及挡墙施工 〔九〕 断层破碎带施工要求 1在施工到制定图纸标明或超前地质预报显示的断层破碎带之前,应采纳超前钻探明断层破碎带是否含水及水压大小,然后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如果探明的断层破碎带地质及地下水状况与制定不符,应停止开挖,及时与制定人员联系,按照制定确认的施工方案开挖 第 8 页 共 8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