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探讨(李维福).doc
8页1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探讨李维福摘要: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建比较热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实践中,国有企业政治优势有哪些,企业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国有企业政治优势怎么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本文拟结合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组织 政治优势 核心竞争力 转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我国 30 多年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要坚持的重大原则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实现做强做优、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目标的普遍追求多年来,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第一的球墨铸管制造商、全国第一的军需保障服务商、中国唯一的应急救援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牵头者、世界 500 强、央企 50 强企业——新兴际华集团的核心企业,公司党委围绕如何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进企业打造“全球最强最大的球墨铸铁管研发生产基地、特种钢 管研发生产基地,及国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制造用钢及高等级建筑钢材生产基地”“ 提供坚强的政治、 组织和思想保证,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新兴铸管公司党委提出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课题,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落实中央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要求的需要 《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中央企业党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见》(中办发﹝2013﹞5 号文)系统提2出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方法,强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向核心竞争力转化二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 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和 实践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党建工作政治“核心”与生产经营“中心” “两心 ”变“一心”,拧成一股绳,不搞“两张皮” 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既要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主动学习吸纳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文化;但同时,也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实际,保持中国特色的政治优势,把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中国化、本地化三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钢铁行业持续遭遇寒冬,虽然新兴铸管公司经济效益一直保持了行业前三名的水平,但与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相比,与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做强做优,打造国 际一流企业”目标相比,还存在“ 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公司治理管控能力不够等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系统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二、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转化动因实现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充分认清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所在,分析找出其转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一)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独特的优势,是党的政治优势在国有企业的延伸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优势我们党历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3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加注重政治性、导向性、科学性、渗透性、实践性、群众性、 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把握好党的政治思路,坚持党的大政方针,始终与党的思想溶为一体特别是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树立形象、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党员教育、职工队伍建设等,注重引导人、鼓舞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理念,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培育共同的企业精神,确立共同的发展愿景,成为企业综合竞争的软实力,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绩效、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理论政策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理论政策优势不仅体现在它能把与时俱进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为 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方法和市场化运行规律;而且体现在它能够作为载体保证企业在把握发展方向和性质、选择发展道路、获取发展机会等重大决策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从根本上说,理论政策优势既要求国有企业努力实现自身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目标的相统一,同时又为实现两者的统一提供了政治保证三是科学决策与监督保障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党 组织作为政治组织介入企业的运作,其目的之一就是减少市场经济消极作用对企业的负面冲击国有企业党组织通过参与企业“三重一大” (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 额度资金运作)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经营重大事项,不仅可以对决策内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审议,把好决策内容的政治关口,保证企业发展性质和方向,而且还可以在决策程序上支持董事会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避免在重大问题上决策失误,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贪4污腐败现象发生等同时通过落实党内各项监督机制和措施提升企业民主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引领、保障和促进作用。
四是组织领导和党员队伍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分布广泛、严密完善、富有活力的工作体系和组织构架大多数企业领导干部都是党员,大多数生产经营骨干都是党员;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也都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去开展工作因此,基层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和保障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谓众说纷纭 杰伊·巴尼提出了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麦肯锡公司提出了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帕特尔和帕维特提出了基于技术观的核心竞争力,还有科学家提出基于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等无论哪一种观点,比较一致看法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 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难以被对手模仿和复制的核心能力,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凝聚力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全员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认同,有着上下一致的企业精神,有着长期形成的文化、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有着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正是因为企业发展战略和职工个人发展紧密相连,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价值同认、目标同向、思想同频、行动同步。
二是创新力和发展力企业的生命力源于企业的创新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多年生产经营积累的基本经验、协作流程、销售经验和专业技能,这些为资本运营、战略发展、内部管理、技 术应 用研发提供了不断创新的保5证同时以创新力增强企业发展力,牢牢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理论认知,创新的思路举措,崭新的实践成果,推动企业不断超越和发展三是管控力和保障力国有企业一方面通过确定企业战略定位和主业,推进内部 资源整合;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通过两手抓,不断增强企业管控力,有效解决了“ 集而不团,管而不控” 的难题同时建立以审计和纪检监 察为主导的内控管理机制,各级管理干部、各项管理及业务流程、各种关键环节和岗位合法合规履行职责,形成良好的经营环境和自我防范、发展的自我保障能力四是带动力和执行力这是企业将目标转化为结果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组成的战斗堡垒,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具有中流砥柱和示范引领作用,并成为推动中心工作的无形生产力,保障企业各项决策有力执行,推动企业发展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动因分析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管理,包括对人、财、物的管理以及生产经营过程的组织管理。
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主要看拥有和运作核心竞争力的人这一因素在如何发挥作用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政治优势,在员工队伍中大力灌输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塑造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道德等 观 念,激发企业和员工活力,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目标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 造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这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实践证明,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对生产经营发挥着催化剂、润滑剂和粘结剂的作用,党委通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保证企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工6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凝聚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促进企业各种资源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寻求新的资源和市场,实现新的效益,推进企业的全面进步,实现企业和员工共担发展责任、共享发展成果,形成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对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分析,结合新兴铸管党委实践探索来看,国有企业发挥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企业稳定方面发挥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党组织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在思想上引导和行动上关怀,把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把企业的价值理念、使命愿景、战略 规划、文化精神等宣 贯 到职工头脑当中,培育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引导员工对企业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目标认同和文化认同,实现党的思想政治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新兴铸管为例,公司党委注重思想和文化引领、心理和精神关爱、行为和规范引导,着力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成长感、成就感、自豪感、责任感,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转化为广大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实现企业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 ,同担发展责任,共享发展成果, 汇聚了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多年来企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二是把党的理论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力和发展力大力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学习宣贯,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理论体系指导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确保科学性、民主性和前瞻性要牢牢把握7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把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优势用足用活用好,以解放大思想为先导,激发企业和员工改革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实现三大突破:第一突破思维定式,切实增强改革创新和调结构转方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着力弥补发展“短板” ;第二突破传统束缚,敢于突破传统模式和经验,不断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突破自我局限,要把企业发展放到全球市场中定位,中东参与国内外资源配置,不断以新的国际视野、联动思维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三是把党的科学决策与监督保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管控力和保障力按照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党委和行政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 职”,推动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时,党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参与“三重一大”项目决策与执行,确保党的路线在企业贯彻执行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按照“ 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方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强化内部监督审计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教育、 监督、 检查 和考核,构建科学、民主、廉洁、高效的 发展体制和机制通过 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融合,完善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提高企业治理现代化水平,真正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