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论文复方雄黄软膏剂治疗带状疱疹58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3页医学论文/复方雄黄软膏剂治疗带状疱疹58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H的观察复方雄黄软膏剂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58例带状疱疹 患者按就诊先示顺序给予自制的复方雄黄软膏剂外敷,一天3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 2个疗程,并于治疗第1、2、3、5、7、10、12、14天复诊,观察患者疼痛改善状况及皮损 恢复情况,按尼莫地平法进行评分,并计算疗效指数;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35例,显 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平均止泡时间为2天,红斑消退时间为3天,结痂时问为 4天,疼痛消失时间为9天;结论复方雄黄软膏剂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用药方便,值 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带状疱疹;复方雄黄软膏剂2012年9月一2014年1月,我们用复方雄黄软膏剂治疗带状疱疹58例,疗效 满意,现报告如下1研究资料1」病例入组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 除去2例脱落病例,有效病例为58例其中男性病例数为32例,女性病例数为26例1.2诊断标准根据“赵辩”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1],以带状疱疹典型的临床表现 进行诊断:患者皮肤自觉感到灼痛或灼热,触Z有明显的痛觉,皮损具有成簇水泡,沿神经 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性具有明显神经痛的特点。
1.3病例纳入标准1.3.1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1.3.2门诊皮肤科患者,患病在6天之内1.3.3年龄在25・70周岁之间1.3.4患者发病部位具有水泡、红斑、皮损及神经痛等特点1.3.5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1.4.1年龄小于25周岁或大于70周岁1.4.2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1.4.3患者发病部位不同时具备水泡、红斑、皮损和神经痛等特点144患者患病超过6天且接受药物治疗者1.4.5特殊型带状疱疹及严重的带状疱疹需住院治疗者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病 例1.5剔除标准1.5.1治疗中出现合并感染需住院治疗者1.5.2违背治疗方案、擅自停药、使用其他药物、不按时接受随访者1.5.3患者在治疗过稈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并发症不适合继续治疗患者1.5.4失访者2研究方法2」复方雄黄软膏剂的制备2.1.1将雄黄、白芷、冰片备5g,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备用2.1.2将硬脂酸7g,单硬脂酸甘油酯4g,白凡士林7g,液状石蜡12g,十八醇4g 混合加热并维持到85°C作为油相2.1.3将甘油10g,水50ml,十二烷基硫酸钠0.22g混合加热到席C作为水相,将 水相缓缓加入到油相中冷却到50°C作为基质。
2」.4将雄黄、白芷、冰片细粉混合物与氮酮1.5g,尼泊金乙酯O.lg加到上述基质 中,做成复方雄黄软膏剂2.2治疗方法及疗程将患者给予自制的复方雄黄软膏剂外敷,一天3次,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2 周请患者于治疗第1、2、3、5、7、10、12、14天复诊,观察并记录指标对治疗结束后 仍有神经痛的患者,第30天随访,记录是否有后遗神经痛,并记录出现的例数2.3疗效评定2.3.1观察指标2.3.1.1疼痛状况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疼痛完全或基本消失,无痛,0分; 轻度疼痛、能忍受,1・3分;中度疼痛、影响睡眠但能忍受,4・6分;重度疼痛,7・10分2.3.1.2皮损变化状况观察指标23121皮损血积0分无皮损1分皮损血积<50cm23分 皮损面积50cm2-99cm25分 皮损瓯积>100cm2231.2.2 红斑:0分无红斑1分淡红斑2分水肿型红斑3分水肿型鲜红斑4分紫红斑2.3.1.2.3 水疱0分无水疱I分轻度水肿或水疱塌陷、结痂2分散在针尖至粟粒大丘疱疹3分密集丘疮疹、水疱4分脓疱,血疱或大疱2.3.2疗效评价标准按尼莫地平法进行评分,疗效指数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三治 疗前积分]XI00%。
无效:皮损消退<50%,疼痛无明显减轻,疗效指数<50%;有效:50%W皮损消 退<90%,疼痛减轻,50%W疗效指数<90%;显效:9()%W皮损消退<100%,疼痛明显减轻, 90%^疗效指数<100%;痊愈:皮损消退完全,无疼痛和肩遗神经痛,疗效指数100%o3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平均止泡时间为2 天,红斑消退时间为3天,结痂时间为4天,疼痛消失时间为9天30天后随访,出现后 遗神经痛的例数为2例先发表后收费,国家级期刊《医师》《健康导报》《医学信息》下半年火爆征稿!有 稿请速投!咨询企鹅13247252514讨论带状疱疹,中医又称蛇串疮,源于《医宗金鉴》,多由湿热毒邪,郁结肌肤,化火 伤营,营卫失调所致,治疗应以清热解毒除湿为主雄黄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Z功;冰 片性味苦寒,善散郁火,夕卜用时可止痛,为治疡要药;白芷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排脓,生肌 止痛作用多年来有大量的文献资料[2卜[4]证明这三种药材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不但能够快 速消除红肿的疱疹、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不良反应轻微,疗效对比显 著但是自拟的雄黄外敷制剂制备匸艺粗糙、制备条件简陋,在透皮吸收方面不能发挥其药 物的全部作用,口微生物的大量寄存,容易引起皮肤的感染,给治疗带来障碍。
笔者借鉴了 唐山市人民医院的老药方,将传统的中药学与现代的透皮给药技术相结合,制备复方雄黄软 膏剂,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岀版社,2009: 394-395.[2] 包佐义,任天丽.复方雄冰矶糊治疗带状疱疹41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 11 (4) : 25.[3] 杨玉祥,李传武.复方雄黄酊外搽治疗带状疱疹40例[J].河北中医,2003, 3(25): 181.⑷王海霞,马颖姬.雄黄加白芷治疗带状疱疹32例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4, 6 (6):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