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重点要点整理.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392548309
  • 上传时间:2023-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7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重点要点整理 ;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一、感伤的诗人1、诗的天才的两种表现方式:模仿现实和表现现想 ①朴素和感伤的诗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前者使他成为朴素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②诗的精神诗的精神是不朽的,他决不会从人性中消失;它只能同人性本身一起消失,或者是同人的感受能力一起消失③诗的精神的来源——自然虽然想象力和现解力的自由使人离开自然的朴素、真实和必然性,但是通达自然的道路和道德的激动会不断促使人回到自然;诗的能力正是同这种激动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自然的朴素消失的时候,诗的能力并不会丢失,它只是在另一个方向下发生作用 诗的精神只是从自然才获得它的全部力量④把诗的名称应用到任何一部所谓机智的作品上面,是不正确的,虽然法国文学所享有的声誉使我们长时期来把它们列入这一类中⑤在人类文明当前的情况下,能够强烈激起诗的精神的仍然是自然,只是它同自然的关系跟以前不同而已⑥只要人继续是纯正的自然,他就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感性的统一体、一个谐和的整体发生作用感觉和理智,接受的能力和主动的能力,在实现它们的功能上还没有互相别离,更是没有彼此反抗〔1〕感觉是印象的必然的结果,思想是从事物的现实产生的 〔2〕力求到达道德的统一,并且作为道德的统一表现自己感觉和思想的一致,以前在感性状态中是一个实际,现在只是作为一个观念存在着;这种一致不再存在于他的身上,而是存在于他的身外,不是作为他的存在的一种实际而存在着,而是作为首先必须加以实现的一个思想而存在着⑦诗的概念:意味着给予人性以最完满的表现〔1〕在自然的朴素状态中,人的全部天性表现在外在生活中,所以诗人的作用就必然是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2〕在文明的状态中,由于人的天性的和谐活动仅仅是一个观念,所以诗人的作用就必然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表现或显示理想⑧在古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自然,是感性的真是,是活生生的现实;在近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观念 2、文化人与自然人的比照①自然使人成为整体,艺术那么把人分而为二;理想又使人恢复到整体 但是,由于现想是人决不会到达的无限的东西,所以文化人绝不会再自己的种类中变成完全的,至于自然人却可以在自己的种类中变成完全的②人凭借自然去努力实现的理想的目标,是大大高于人实际上凭借文化去实现的目标 ③自然人是从绝对到达有限而获得他的价值,文化人是从不断接近无限的伟大而获得他的价值。

      由于只是后者才有等级,并且才有进步,所以遵循文化道路的人的相对价值诗绝不能的确的加以决定的④人类的最终目标只有依靠进步才能够到达,而自然人除了走上文化的道路,是不能够取得进步的,所以只要考虑到最终目标,哪一方面占着优势,就十清楚显了 3、古代诗人和近代诗人的朴素形式和感伤形式 ①比拟古代诗人与近代诗人〔1〕首先从古代诗人的作品中抽取一个片面的诗的定义,则把他们同近代诗人,并且贬抑后者,是最容易也是最肤浅的〔2〕如果仅仅把在单纯的自然人身上始终产生同样作用的东西叫做诗,那就必然不把这个名称给予我们近代诗人的最崇高和最特殊的作品了因为他们是特别受艺术陶冶的文化人讲话,而对于单纯的自然人是没有什么可说的〔3〕古代诗人的力量是建立在有限物的艺术上面,而近代诗人的力量那么建立在无限物的艺术上面②古代艺术家的力量是建立在有限上面这个事实可以表明古代造形艺术对于我们时代的造形艺术仍具有显着的优越性③造形艺术中,近代艺术家的观念上的优越对于他并没有多大帮忙,他在这里不得不以精确测定的空间来限制他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形象,并且在古代艺术家占有的确优势的领域中同他们比拟力量④如果古代诗人以素朴的形式,以从感觉上描绘的具体的对象占有上风,则近代诗人那么以丰盛的内容,以超出造形艺术和感性表现的界限的对象 4、素朴诗人相同的感受方式和感伤诗人不同的感受方式 ①素朴的诗给予我们的不同程度的印象,取决于用一性质的感觉的相异程度,甚至外在形式的差异也不能用引起审美印象的性质的任何改变。

      抒情的或是史诗的,戏剧的或是描述的,我们的感动本质上是始终不变的 因果的这种绝对的统一是素朴的诗的特点 ②感伤的诗人沉思事物在他身上所产生的印象感伤的诗人经常打交道的是两个互相冲突的感觉和印象,是当做有限看的现实,和当做无限看的他的观念他所引起的混合感情总是证实这种源泉的双重性 他的描述不是挖苦的,便是哀歌的二、论朴素诗和感伤诗对自然的关系1、总结这两类诗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同诗的理想的关系 ①自然赋予素朴诗人以这样一种能力:总是以不可分割的统一的精神来行动,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独立的和完全的整体,并且按照人的实质在现实中表现人性对于感伤诗人,自然那么在他身上激起这样一种热烈的愿望:从他内心深处恢复抽象在他身上所破坏了的统一,在他自己里面使人性益臻完善,从有限的状态进到无限的状态素朴诗人在感性的现实方面总是比感伤诗人占有优势,因为他是把感伤诗人仅仅力求这到的东西作为实在的事实来处理的读感伤诗的时候,心灵就活动起来,它处于紧张状态中,在互相敌对的感情中摇摆着 至于素朴的诗那么引起心灵的平静,引起松弛和宁静的感觉,引起情趣的一致以及充沛的满足②一方面,如果素朴诗人以现实性胜过感伤诗人,并且给予感伤诗人只能对之及其强烈激动的东西以真实的存在,则,另一方面,感伤诗人比素朴诗人占有这个巨大的优势:他能够比素朴诗人提供应这种激动以更崇高的对象素朴诗人要遭受一切感性东西所必须受到的限制,相反地,观念的自有力量必然要帮忙感伤诗人感伤诗人,除少数时刻外,总是对现实生活感到厌恶。

      因为他的观念的无限性质把我们的心灵扩大到超过它的自然规模,所以现实中所有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把它填充起来 2、素朴诗对经验的依存关系①我把素朴的诗称为自然的恩赐,即,思考在这里是不相干的 ②素朴天才的全部工作时凭借感情来完成的;它的力量就在于此,它的局限性也在于此素朴的诗人凭借自己的天性或自然发明一切,只有自然在他身上一句内在的必然性发生作用的时候,他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概念③当做整体来看,自然是独立和无限的,但是就个别作用来看,自然是依赖的和被局限的甚至诗人最顺利的时刻也是取决于先前的一些时刻,因此,可以仅仅把有条件的必然归诸于它们④素朴的天才对于经验是处于依赖的状况,而这依赖的状况是感伤的天才不懂得的 ⑤感伤天才的力量是在于以自己内在的努力使带有缺陷的对象完善起来,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从有限的状态转移到绝对自由的状态⑥素朴诗人需要外面的帮忙,感伤诗人那么用自己的内在力量来滋养自己和净化自己3、实际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的区别①实际的自然到处都有,而真正的自然是非常罕见的,是素朴诗的体裁,因为它需要有存在的内在必然性②真正的人的天性在它的每个表现中都需要独立的力量的加入,而这种力量总是表现在尊严之中③只有诗人至少在发明的时刻是真正的人的天性,他才能使现实世界的总是描绘为我们所接受 4、实际的自然对素朴诗人的危险:乏味庸俗①感觉与思维的优美的谐和,构成素朴诗人的性格,但毕竟仅是一个观念,无法在现实中体现出来,且感受性也比他的主动性多少占着优势②对于那些必须同外界的庸俗进行斗争,或者由于不足训练而丢失了自己内在的优雅的人们,这是最危险不过的③感伤的诗也有他的危险④但凡自身是自己时代的产物和漫画的人,都最不应该充当他的世纪的描绘家。

      但从我们的熟人中挑选一个滑稽的人物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甚至诗的精神的死敌有时也以自己出色的作品来娱乐自己圈子里的尊贵朋友 5、感伤诗人的危险:感受上和表现上的夸张 ①诗的天才为了到达人性的绝对能力的顶点,应该通过他的自由活动使自己提高到一切偶然障碍之上,而这些障碍是和每种确定的条件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他不应该超越人性的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必要的限制②感伤的天才使自己超出每个明确和有限的现实到达绝对可能的事物的领域——或者是理想化,——而且甚至超越可能的事物的界限——或者是飞翔在梦想世界之中③夸张这个缺点是基于感伤天才的办法的特殊性正如缓和这个缺点是基于素朴天才的特殊办法一样 ④感伤的天才不是常常能够保持充沛的冷静,足以毫不间断地和始终如一地活动在人性的界限之内⑤如果素朴天才的创作中有时候不足智力,则在感伤诗人的作品中往往就找不到客体这两种天才都陷入了空虚这个缺点⑥感情的夸张应该和描绘的夸张不同前者来自热烈的心和真正诗的天赋,而描绘的夸大总是说明心的冷漠,而且往往说明诗才的不足夸张的情感也可简单表述⑦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诗人,都不能脱离自然的法那么,除非为了把自己置于相反的理性法那么的支配之下⑧经验说明,整个的民族以及独自的个人,但凡离开了自然的可靠的知道,确实就处于这种情况之下。

      经验也证明,诗人们艺术上也陷入同样的迷误三、关于美学评论1、就真正的美感来判断休息说和高尚化说 ①两个诗的原那么 〔1〕“诗是娱乐和休息的工具〞——对诗的艺术中的一切空洞和陈套的东西非常有利 〔2〕“诗是提高人的道德的工具〞——把各种各样的夸张都置于自己的卵翼之下 ②休息:从一种强制的状态转到对我们来说是自然的状态 ③休息的理想〔1〕完全是由感性的自然的需要所提出 〔2〕由人性的自然的主动性所提出④大多数人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是紧张吃力的劳动,另一方面是轻松愉快的享受 ⑤劳动使精神的安静和活动的静止 比起道德的谐和和活动的绝对自由更加必要, 因为自然首先必须得到满足,然后精神才能提出自己的要求 2、创作和鉴赏人在这个根底上的平庸性和空虚性①人们冀望美给予他们以休息,粗制滥造的作者总是欢迎他们这样 ②自然在每次持续的紧张之后都要求歇息,而且他也自动给予自己歇息,但这种歇息最不适合于审美判断的③学者们在同有教养的世俗之人对谈的时候,总显示出自己审美判断的最荒诞的缺点 ④职业批评家也最容易变成一切真正的行家的笑柄他们依靠零碎的理论来保卫自己的立场,可是这些东西仅仅使他们能够形成技术上的判断,而不能形成审美的判断 3、高尚化的局限性①诗应该提供休息的概念诗人应该当作目的去实现的高尚化的概念 ②从观念上看,高尚化是没有界限的,因为理性的要求不与感觉世界的必然界限相联系 ③诗人既不应该把纯正理性法那么所规定的高尚化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目标,也不应当把感官所提出的休息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目标④诗人的任务是使人性从一切偶然的障碍中解放出来,而不是否定人性的观念本身或超过人性的必要界限〔一旦超过,就是夸张〕⑤理性不依赖实际经验而发生自己的作用4、真正的审美规范:理想中的优美人性,即素朴性格和感伤性格的诗的结合为了对这些概念做出适当的解释,就不得不请教这样一个阶级的人,他们不劳动,然而是积极的,他们不空想,然而能够理想化,他们随着事件的潮流前进,而不成为这些事件的俘虏。

      只有这个阶级的人才能保持人性的美的统一在这一阶级中间,素朴的性格同感伤的性格可以这样结合起来,以致双方都相互提防走向极端,前者提防心灵走到夸张的地步,后者提防心灵走向松弛的地步 诚然,只要这两种性格升高到诗的境地,它们所特有的许多限制就会消失不见,且诗的价值越大,矛盾就越少;越短少诗的性质,各方面的差异和缺陷就越明显正是生活中的情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