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钦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doc
7页育星教育网----H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广西钦州市广西钦州市 2006 年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年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20 分)(试题录入者:河池市大安中学苏州红 2006—10—09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8 分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着急(zhāo) 着陆(zháo) 着想(zhuó) B、矫健(jiāo) 和谐(jiē) 眼眶(kuàng) C、浮躁 戍守 直截了当 D、真谛 教诲 目不遐接2.依次璜入下列句子穑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1)“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绝不是平凡的树 (3)风景优美的三娘湾,海面平静、宽阔无垠,令人 A.(1)标志 (2)然而 (3)心旷神怡 B.(1)标明 (2)从而 (3)心领神会 C.(1)标志 (2)从而 (3)心旷神怡 D.(1)标明 (2)然而 (3)心领神会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这次比赛的成功,关键在于选手们能否相互配合。
B.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全班同学没有人不喜欢他 C.刚走进艺术中心,我们就看到了美丽的一幅幅同学们创作的书法作品 D.通过开展“世界读报日”活动,使我们体验了读书的喜悦,丰富了心灵的世界4.默写6 分)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 ②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 ③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④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⑤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心系天下情怀的名句是: , 5.以‘‘梦想’ ’为表述重点,用“如果…就……就……就……”的句式写一段话,要求 内容连贯,语句通顺 (不少于 30 字)(3 分)6.分析左边两个图表的内容,把图表中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3 分)育星教育网----H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钦州市 2005 年的生产总值 2005 年的财政收入 。
由此可见,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18 分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7~11 题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小题3 分)(一一)过零丁洋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文天祥是 朝的爱国诗人, 《过零丁洋》的 体裁是 诗1 分)(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千古名句,你能从中品读出诗人怎样的精神 和气概? (2 分)答: 二)(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 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 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 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 (3)才美不外见( ) (4)策之不以其道( )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1)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不效则治臣之罪 B、 (1)乡为身死而不受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C、 (1)马之千里者 (2)渔人甚异之 D、 (1)策之不以其道 (2)以中有足乐者育星教育网----H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10、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食之不能尽其材11.在(甲)文中,作者认为人应该有宁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的傲骨你赞成这一观点 吗?请联系历史或现实中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 分)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4 分分) 阅读(一)(二)(三)文段,完成 12~23 题一)(14 分)父父 亲亲①父亲是个淳朴的农民,一辈子和黄土交往,与黄牛为友,土里土气,汗腥味儿满身②然而,我爱父亲每次一进村,老远就看见他噙着烟锅蹲在门前我对父亲的爱和敬 意是无法说出来的,只能深深地叫一声“爸”父亲的脸略露出一丝笑意,算是回答他挪一挪 位置就又蹲上来,目光凝视着远方……③父亲把希望全凝注在我身上每当他看见儿子背着书包,攥着课本回来,那满是皱纹 的脸上便挂满了笑意有一次,我进屋,看见父亲正拿着我的作业在细细“鉴赏”,尽管他不认 识一个字④上了中学,两个哥哥接连娶了媳妇,家里的生活就更清苦了父亲知道我要在城里念 书,进城给我买了一套衣服,一进门就叫我来试那粗糙的手拉过我的手,给我穿好衣服,扣 了纽扣,拉顺了衣服……⑤我的眼湿润了,知道这钱来之不易望着父亲那憨厚的脸,嘴角抽动了半天,也没有 吐出一个字父亲似乎要笑,却又掏出烟锅“吧嗒”了几下说:“穿上吧,娃爸手头嚼,衣服不 太好,到城里别让人家笑话要好好地学习哟!” ⑥父亲常来学校一看见他打满补丁的衣服,我的心底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父亲 望着我,似乎要说出许多话,最后仅仅说:“爸又来了 ”他解开纽扣,从口袋深处摸出一个粗布 缝的钱包,从里面翻出几张纸币递给我然后便叫我快回教室去 ⑦望着父亲那远去的背影,泪水又糊湿了我的眼睛我仿佛看见父亲吆喝着黄牛,吃力 地在岗上犁地;看见父亲汗如雨下地挥舞着镰刀,在割麦子;看见父亲蹲在门前,目光悠悠地 凝视着远方……⑧放假后,我一进门,父亲拿起我的奖状左看右看,喜滋滋地吸着烟锅他小心地把它 贴在墙正中,便蹲在前面欣赏,即使烟锅里已经没有了火,还是一个劲地吸着⑨父亲已经很久不再喝茶了,回家的时候,我特意称了一包茶叶,却惹他生了那么大的 气他叹息着冲我摆手,还不住地重复着:“瞎闹,这娃从城里耍坏了,不知道珍惜钱!”他把烟 锅捏在手里,脸上蒙上了失望和悲伤我吓坏了,连忙解释:“爸,这钱是您给我的,我没有舍得花,省了一点才……”⑩父亲忽然怔住了,嘴角抽动了好几下,眼睛呆滞地盯着我好一会儿,才一把抓住我 的手,那树皮一样粗糙的手不停地颤抖,一滴泪打在我的手上,哭了⑩父亲老了!由于过度的劳累和负担,他的脸上长满了胡子,背也明显地弯了,每次下 地回来就咳嗽个不停自从我上了初三,父亲便不让我回家。
每次他来学校,一看见那黑瘦育星教育网----H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的身体,我心里就翻起一股巨浪,拍打着我的心⑩当我坐在教室里的时候,也许父亲又在黄土坡上吆喝着他的黄牛耕地了;也许他正挥 舞镰刀,在金灿灿的麦海里艰难地拼搏我,要像父亲一样攀登在书径上,来报答父亲的一片深情12、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父亲”对“我”的希望及关爱的几件事,请概括出其中的三 件3 分) (1) (2) (3) 13、阅读文段,联系全文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4 分) (1)第③段“父亲把希望全凝注在我身上”一句中的 “希望”是指什么?(2)第四段“父亲老了!”这一句子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1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采用了 、 的人物描写方法,表 现了“父亲” 的性格特点。
4 分) 15、联系现实,用一段话写出你品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50 字以内)(3 分) (二)(10 分)开发小行星漫想开发小行星漫想①人类对小行星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根据对“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即陨星进行化学分 析:发现碳质陨星的含碳量很高,还含有高达 20%的水分,这就为人类今后移居其他星球提 供了一线生机;发现硅质陨星含有丰富的无需加工的自然铁,典型的硅质陨星中大约 10%的 重量是铁金属,其中还混有镍;发现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和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 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 1 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 据估计,一立方千米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 69 亿吨铁,8 亿吨镍,4000 万吨钴和 800 万吨铜其中仅镍一项,就足够人类消耗 100 年②如此诱人的财富,人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了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已制定了一 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首先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小行星,再用航天飞机发射一种配有挖掘设 备的飞行器,登上小行星开采自由金属然后把金属锭送往宇宙空间工厂加工成阻力较小的 翼面状物体,让它们能够半飞半落地穿过大气层而不致熔化最后用空间拖船把金属块推入 地球大气层轨道,溅落到指定海面。
由于事先往金属块中充入了特殊的气体,使金属块呈海 绵状,所以这种金属块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一个“天外来容”,一块就可能含有 10 万吨金属③据计算:从一颗位置适当的小行星获取 1 吨自然铁,所花费的能量要比在地球上用高育星教育网----H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炉冶炼优质铁矿获得 1 吨铁所需能量少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16、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3 分) 17、在第②段中选择合适的动词,概括开发小行星的步骤2 分)→→→18、细心揣摩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3 分)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和镍所组成加点的词语能删掉吗?为存么?)19、为什么说“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2 分)(三)(10 分)多多读书读读书读好好书书①“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一句鼓励年轻人开拓自己未来的劝读名言实际上,一 个国家的命运,一个民族的命运同样可能因为其全体成员的热爱读书而有所改变,所以,我 们要大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②据今年我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 6 年持续走低, 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 50%,每人每年阅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