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的三个维度.doc
6页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的 三个维度王拮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新媒体时代是当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卓越成果,改变了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 但新媒体复杂话语流的交织也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非主流化的危机在新 媒体平台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价值,应从学校 系统教育、媒体渗透教育以及家庭常态教育等三个维度出发,采取行Z有效的措 施重塑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化解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中 的失语危机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作者简介:王詰: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结题文章“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的话语权研究”(编号:15KSD08)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 数量已达到7. 10亿”山,其中,学生网民占全国网民总数的25. 2%o掌握一定 专业文化知识的大学生已经成为新媒体平台的主力用户,并持续深入地受到新 媒体的多重影响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図 还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固并警示全 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新媒体时代中避免被边缘化的危机当前,时代的变化凸 显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影响力的式微,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速创新, 转变理念,全面融入新媒体平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媒体影响力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非主流化危机(-)新媒体复杂话语流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稳定框架在新媒体时代,政治原则不再完全、第一时间统领社会的一切话语,政治原则以 绝对稳定与权威的属性对社会话语实施有效控制的潜在逻辑出现裂痕新媒体时 代同吋也是一个多元并包的吋代,人们欢迎与众不同的话语,更期待这些新鲜 话语所带来的猎奇与改变相比于过去人们力求“人人都一样”,当代人在参与 新媒体活动中则更追求“我与别人不一样”其中,大学生群体作为新媒体的活 跃力量,在促进新媒体话语传播、推动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新 媒体的发展为包括大学牛在内的全体网民分发了 “麦克风”,每一个人都是个 人话语的“主播”大学生可通过微博、等多种渠道获得知识信息,使高校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稳定框架被打破,在多元媒体带来的新思潮、新文化 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力迅速式微,而临非主流化发展的潜在 风险。
二)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持续分流与力量转移话语权的价值在于依托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凝聚共同意识,达到思想控制和引导 的口的但在新媒体时代,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实际价值则更加困 难这源于思想政治教冇话语权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持续出现话语分流与力量的转 移教育者的信息权威优势逐步瓦解,话语权的天然支配和控制地位衰减多种 自媒体的林立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原有的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受到冲击,话 语权力量被分散转移教育者在新媒体平台中被“平等化”,成为众多话语的输 送者Z—不仅发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不足,还有多种非主流话语迅速 涌现来质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正确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维护更加曲 折,要兼顾的平台繁多如微博、、以及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知乎等 多种媒体的迅猛发展,形成新的教育话语主导,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 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解三) 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社会现实的游离智能移动技术的普及加速了新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也暴露出传统思想政治教 育的一系列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式微带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低效和 无序”如,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基木现实的脱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过于理想主义,不够“接地气”。
空洞理论难以用强人的说服力来解释现实社会 中的复杂孑盾与转型阶段的心理困惑加Z思想政治教育对敏感社会问题的刻意 回避,导致大学生的思想症结难以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解答和疏导同时思想 政治教育形式的陈旧已经暴露无遗,对新媒体平台利用的不足、缺乏专业的新媒 体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牛的现实学习和牛活联系不紧密 等问题日益尖锐,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缩水” o(四) 加速教育对象非理性化话语发展大学生是新媒体平台中引领文化的新鲜力量,但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的关键 时期,缺少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在复杂的新媒体话语流中难以对复杂信息辨 别真伪,易受到蒙蔽和蛊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教育对象的非理性 化话语的出现大学生在新媒体中获得强大的人格自信,话语表达欲望强烈但 在消极文化的干扰下,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做出非理性的对抗 受到资木主义功利思想、享乐思想以及绝对自由主义思想的侵蚀,一些大学生出 现精神失守,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认同度降低教育对象的复杂化使思想政 治教育的话语效能被消解个别大学生每当国家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时便跳出来“唱反调”,急于宣泄情绪,对待社会道徳现象、文化现象、公共事件等表现出 非理性的回应。
加之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的不足,发出不利于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话 语,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控制更加困难二、在新媒体平台中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价值阐释(-)有助于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新媒体平台中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抢占新媒体制高点、维护主流意识形 态安全的必然选择外来文化借助新媒体的强势入侵,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 全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岀现动摇,理想信念失守复杂并 带有蛊惑和欺骗性的信息夹杂在新媒体的话语洪流中,试图通过多种隐蔽的形 式消解包含主流意识形态意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因此,在新媒体平台中重 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将形成强大的对抗力,使包含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思 想政治教育话语成为新媒体平台的话语主流,保障我国大学牛人才不被腐化和 侵蚀,争取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 识形态的网络安全二)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提升新媒体带来了新技术、新方法、新资源与新载体,这些创新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 效能的重要条件和有力支持在新媒体平台中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一方面, 来源于传统话语权削弱的危机,另一方面,要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求新、求 变、保持与时俱进要求的深入影响。
掌握新媒体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将促 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使教育者能够对问题主动出击,自觉占领新媒体 阵地通过新媒体舆情研判和网络议程设置等多元化的方式,发挥新媒体思想政 治教育话语权的引导作用,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内涵,加速思想政 治教育的吋代性转变,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公信力,从而在根 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三) 有利于团结大学生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是要改造人、重塑人,进而增强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领,并推进人 的全面发展,继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新媒体平台中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 语权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理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时代人 才的客观需要只有实现大学生的全面、正确发展,才能使大学生在未來走进社 会时,能够从民族复兴的国家利益出发,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为发展 中国社会建设而积极努力掌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将有效地团结大 学牛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学牛遭受消极信息的侵蚀,保护大学牛的思想 健康,为大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和创造夯实基础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中发 出理性话语,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意志坚定、具有较高新媒体素养的全面型人 才。
三.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困境的三个维度(-)创新学校系统教育全面进驻新媒体阵地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念意识是实践的先导,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中被边缘化的危机, 全体高校的教育者必须形成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树立利用时代优势、追赶 时代脚步的与时俱进理念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定式,用更加开放、包 容的心态审视新媒体,剖析教育对象应重点认清自我角色,区分管理者与教育 者的不同身份,从观念上重视以生为本、与生平等与此同时,全体教育者与管 理者要真正树立起改革创新的观念,形成进入新媒体平台的决心和毅力理性、 正确地认识新媒体的优势与劣势,辨析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多重影 响,改变对新媒体的片面认知和质疑态度,形成将新媒体为我所用的主动介入 心理2. 加快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一是要重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教育者要善于从新媒体平台中搜集 和发现有益资源在进行案例教育时,可从近几年来新媒体平台涌现出的一系列 楷模中选择适合的教育素材,如带肓母求学的“90后”大学生吴步晨,为 赢得荣誉的青年围棋手柯洁,毕业回乡带领乡亲创业致富的大学生李上后等。
这 些在新媒体平台中广泛流传的素材是极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得到充分的 利用二是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 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于理论的疏导,方法比较单一因此,教育者应利用新媒 体尝试更多的新方法例如,2017年江苏省针对大学生举办的大型微博校园盛 典暨绿色校园公益行活动,集结了大学生的集体智慧评选出优秀团委微博、大学 生社团微博以及校园微博“红人”,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反响,受到大学生的 普遍欢迎可见新媒体对大学牛的强大影响力因此,高校应该借助多种“微” 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利用高校的官方微博、公众号等设计和传播 思想政治教育热帖拍摄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短视频,形成与大学生的紧密互动, 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评论、转发与探讨中,依靠大学生的力量完成思 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重构的目标,扩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平台和大学生 群体中的影响力3. 培育重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优质人力资源面向社会采取人才招聘的形式,吸纳那些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具备较高新媒体素 养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年龄、学历、性别结构 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构配备专业的新媒体技术支持团队。
同时要在大学生 群体中发现人才,在学校内部建立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生队伍活化思 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才遴选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的质量,为更深 入、高效地维护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造条件)依托媒体渗透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1. 新媒体应主动规范行为,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构提供便利主流新媒 体平台如新浪微博、腾讯、天涯论坛等应自觉承担起教育人的社会责任,统 筹协调好商业效益与社会教育效益的逻辑关系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中贡献力量, 还要在培育人、引导人方面发挥幽媒体的积极作用应抑制“娱乐至上”思维的 蔓延,在议程设置中主动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信息 能够更频繁地出现在教育对彖的微博、“朋友圈”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话 语的比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流化发展2. 精心培育致力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流化发展的“意见领袖”,为包 括“共青团中央” “首都网警” “江宁”等受众广泛的正能量微博提供更 多接触“粉丝”的机会,扩大此类公共用户的话语影响力3. 新媒体要为大学生正确利用新媒体、辩证认识新媒体创造条件加强对新媒 体平台话语的密切监督,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剔除有害思想政治 教育话语权主流化发展的消极信息。
致力于打造绿色、积极的新媒体环境,从而 依托长久的渗透式信息传导,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构提供支持三)家庭常态教育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重构家庭教育话语是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