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15页陕西师大附中2013年高考一模理科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若复数z=(x2+2x﹣3)+(x﹣1)i为纯虚数,则实数x的值为( ) A.3B.1C.﹣3D.1或﹣3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纯虚数满足的条件:实部为0,虚部不为0,列出不等式组,求出x的值.解答:解:∵复数z=(x2+2x﹣3)+(x﹣1)i为纯虚数∴解得x=﹣3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纯虚数的定义:a+bi(a,b∈R)为纯虚数⇔a=0,b≠0 2.(5分)已知{an}为等差数列,若a1+a5+a9=8π,则cos(a2+a8)的值为( ) A.﹣B.﹣C.D.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即可求出.解答:解:∵{an}为等差数列,∴a1+a9=2a5,∵a1+a5+a9=8π,∴3a5=8π,∴.∴cos(a2+a8)=cos(2a5)===﹣=﹣.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5分)若椭圆+=1(a>b>0)的离心率e=,则双曲线﹣=1的离心率为( ) A.B.C.D.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a与b表示出椭圆的离心率并且结合椭圆离心率的数值求出,接着利用a,b表示出双曲线的离心率,即可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解答:解:由题意得椭圆+=1(a>b>0)的离心率e=,所以=.所以.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椭圆与双曲线中的相关数值的关系,区分椭圆的离心率与双曲线的离心率的表达形式有何不同,离心率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4.(5分)(2013•东至县一模)函数f(x)=Asin(ωx+φ)(其中)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g(x)=sin2x的图象,则只需将f(x)的图象( ) A.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D.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分析:由已知中函数f(x)=Asin(ωx+φ)的图象,我们易分析出函数的周期、最值,进而求出函数f(x)=Asin(ωx+φ)的解析式,设出平移量a后,根据平移法则,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关于平移量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由已知中函数f(x)=Asin(ωx+φ)(其中)的图象,过(,0)点,()点,易得:A=1,T=4()=π,即ω=2即f(x)=sin(2x+φ),将()点代入得:+φ=+2kπ,k∈Z又由∴φ=∴f(x)=sin(2x+),设将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函数g(x)=sin2x的图象,则2(x+a)+=2x解得a=﹣故将函数f(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得到函数g(x)=sin2x的图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函数f(x)=Asin(ωx+φ)的图象确定其中解析式,函数f(x)=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其中根据已知中函数f(x)=Asin(ωx+φ)的图象,求出函数f(x)=Asin(ωx+φ)的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5分)设p:,q:x2+x﹣6>0,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充要条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解二次不等式及绝对值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化简命题p;解二次不等式化简命题q;判断出p,q对应的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出p是q的什么条件.解答:解:∵∴解得﹣1<x<1或x>2或x<﹣2即命题p:﹣1<x<1或x>2或x<﹣2∵x2+x﹣6>0,∴x>2或x<﹣3.即命题q:x>2或x<﹣3.∵{x|x>2或x<﹣3}⊊{x|﹣1<x<1或x>2或x<﹣2},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评:解分式不等式关键是将其转化为整式不等式、考查判断一个命题是另一个命题的什么条件,应该先化简两个命题. 6.(5分)新学期开始,某校接受6名师大毕业生到校学习.学校要把他们分配到三个年级,每个年级2人,其中甲必须在高一年级,乙和丙均不能在高三年级,则不同的安排种数为( ) A.18B.15C.12D.9考点: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要先安排乙和丙两人,其安排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两之一在高一,一在高二,另一类是两者都在高二,在每一类中用分步原理计算种数即可解答:解:若乙和丙两人有一人在高一,另一人在高二,则第一步安排高一有2种安排方法,第二步安排高二,从三人中选一人有三种方法,第二步余下两人去高三,一种方法;故此类中安排方法种数是2×3=6若乙和丙两人在高二,第一步安排高一,有三种安排方法,第二步安排高三,余下两人去高三,一种安排方法,故总的安排方法有3×1=3综上,总的安排方法种数有6+3=9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步原理与分类原理的应用,求解本题关键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分类标准与分步标准,把实际问题的结构理解清楚. 7.(5分)(2012•长春模拟)已知直线x+y=a与圆x2+y2=4交于A、B两点,且||=||,其中O为原点,则实数a的值为( ) A.2B.﹣2C.2或﹣2D.或﹣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向量的模;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条件“||=||”是向量模的等式,通过向量的平方可得向量的数量积|2=||2,•=0,可得出垂直关系,接下来,如由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求出A、B两点的坐标,势必计算很繁,故采用设而不求的方法.解答:解:由||=||得||2=||2,•=0,⊥,三角形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即=,a=±2,故选C.点评:若非零向量,,满足||=||,则.模的处理方法一般进行平方,转化成向量的数量积.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它既有代数特征,又有几何特征,通过向量可以实现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互相转化,所以向量是数形结合的桥梁. 8.(5分)已知,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A.1B.2C.3D.4考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函数零点的个数判定问题.在解答时,可先结合函数的特点将问题转化为研究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问题.继而问题可获得解答.解答:解:f(x)=0得:,即:,由题意可知:要研究函数的零点个数,只需研究函数y=,y=2﹣|x|的图象交点个数即可.画出函数y=,y=2﹣|x|的图象,由图象可得有4个交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函数零点的个数判定问题.在解答的过程当中充分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问题转化的思想.值得同学们体会和反思. 9.(5分)在抛物线y=x2+ax﹣5(a≠0)上取横坐标为x1=﹣4,x2=2的两点,经过两点引一条割线,有平行于该割线的一条直线同时与抛物线和圆5x2+5y2=36相切,则抛物线顶点的坐标为( ) A.(﹣2,﹣9)B.(0,﹣5)C.(2,﹣9)D.(1,6)考点:抛物线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求出两个点的坐标,利用两点连线的斜率公式求出割线的斜率;利用导数在切点处的值为切线的斜率求出切点坐标;利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求出直线方程;利用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求出a,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解答:解:两点坐标为(﹣4,11﹣4a);(2,2a﹣1)两点连线的斜率k=对于y=x2+ax﹣5y′=2x+a∴2x+a=a﹣2解得x=﹣1在抛物线上的切点为(﹣1,﹣a﹣4)切线方程为(a﹣2)x﹣y﹣6=0直线与圆相切,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圆半径解得a=4或0(0舍去)抛物线方程为y=x2+4x﹣5顶点坐标为(﹣2,﹣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两点连线的斜率公式、考查导数在切点处的值为切线的斜率、考查直线与圆相切的充要条件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10.(5分)已知函数f(x)对任意x∈R都有f(x+4)﹣f(x)=2f(2),若y=f(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且f(1)=2,则f(2013)=( ) A.2B.3C.4D.0考点:函数的值.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由函数f(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得y=f(x)关于x=0对称,即为偶函数根据;已知条件赋值可求f(2)=f(﹣2)=0,可得函数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再由f(1)=2求f(2013)的值.解答:解:∵函数f(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由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可知函数y=f(x)关于x=0对称,即函数为偶函数,∵∀x∈R都有f(x+4)=f(x)+2f(2),令x=﹣2可得,f(2)=f(﹣2)+2f(2)∴f(﹣2)=﹣f(2)=f(2),∴f(2)=f(﹣2)=0∴f(x+4)=f(x)即函数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f(2013)=f(4×503+1)=f(1)=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赋值求解抽象函数的函数值,由图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的求解是求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1.(5分)(2010•湖南)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体积为20cm3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h= 4 cm.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一边垂直于底面,再根据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知,几何体的体积为:V=又因为V=20,所以h=4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公式的利用,是基础题. 12.(5分)(2012•杭州一模)已知=2•,=3•,=4•,….若=8•(a,t均为正实数),类比以上等式,可推测a,t的值,则a+t= 71 .考点:归纳推理.专题:规律型.分析:观察所给的等式,等号右边是 ,,…第n个应该是 ,左边的式子 ,写出结果.解答:解:观察下列等式=2 ,=3 ,=4 ,…照此规律,第7个等式中:a=8,t=82﹣1=63a+t=71.故答案为:71.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推理,考查对于所给的式子的理解,主要看清楚式子中的项与项的数目与式子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本题是一个易错题. 13.(5分)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