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中的校对问题.docx
7页语句中的校对问题 论文导读: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下语句校对中的词性误用问题关键词:性误用所谓语句,泛指成句的语言在原稿与校样中,或因手下一时失误,或因表达不当,从而造成语言表述上的错误,这是常见的现象一般将有错误的句子称作病句,其病因主要是语法问题而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下语句校对中的词性误用问题论文发表词是最小的造句单位根据词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的能力来划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实词的共同点是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叹词等八类(叹词是特殊的实词)虚词的共同点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虚词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每类词都有其语法特征,只有清楚词的语法特征才能准确地校对出词性误用的错误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1.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他生活很规律,一直遵守作息时间名词在句中通常是作主语和宾语,可以用数量词组修饰而一般不能用副词修饰例句将名词“规律”作“生活”的谓语,并受副词“很”修饰,显然是把名词误当形容词用了可改为“他生活很有规律”2.名词误用为动词他理想着做一名保卫祖国的战士。
理想”是名词,它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也不能带宾语可改“理想”为“希望”或“想”,删去“着”3.形容词误用为动词我们要坚定正确的原则,同错误的思想做斗争形容词可以在句中充当定语和谓语,但一般不能带宾语论文发表例句中“坚定”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坚持”4.形容词误用为名词在文娱方面,她是全班第一的积极名词和代替名词的代词能作宾语例句中“积极”是形容词,不能作“是”的宾语;“第一”也不能限制修饰形容词“积极”全句可改为“在文娱方面,她是全班最积极的”5.动词误用为名词他会不会遵守诺言,这还是一个怀疑动词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谓语中心,能带宾语例句中“怀疑”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却受数量词组“一个”的修饰,是误用为名词了论文发表可改“怀疑”为名词“疑问”6.动词误用为形容词当与会人员得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时,会场里变得分外沸腾沸腾”是一般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分外”修饰,可改为形容词“热闹”7.不及物动词误用为及物动词在这座城市的东部,先后竣工了几幢大楼竣工”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可改“竣工”为及物动词“建成”二、数词、量词的误用数词与量词组合成数量词组,在句中作定语、补语或状语。
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基数词可以用来表示倍数、分数、小数和概数序数词表示顺序先后,通常由“第”加上基数词构成,也可由“初、头、阿”等加上基数词构成1.“两”和“二”的误用①巴以冲突并不是以色列的内部事务,而是二个民族的纷争②在百米赛跑中,他获得了第两名表示基数时,在度量衡的量词前,除了不能说“两两”之外,其它单位前用“二”或“两”都可以在其他量词前,除了表示人的量词“位”前面“二”和“两”通用外,其余只能用“两”,不能用“二”因此,例①中的“二”应改为“两”表示序数时,能说“第二”、“初二”,不能说“第两”、“初两”例②中的“第两”应改为“第二”2.“俩”、“仨”的误用①他们俩个人,十年来共资助了五十多名贫困学生②坐在开往南部山区的车上,仨个人的心情都很好俩”、“仨”分别是数词“两”、“三”与量词“个”的合音,后面不需再加量词因此,两个例句分别应将“俩”、“仨”改为“两”、“三”3.分数与倍数使用不当①去年,我们公司的销售总额占到市场销售量的百分之两十以上表示分数时,只能用“二”,不能用“两”②今年,许多蔬菜的价格都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不少,有些以前卖3元的,现在竟然卖到了9元,价格足足增长了3倍。
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倍数来表示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增加后的数与原数相比,是“增加到”几倍另一种是净增数与原数相比,是“增加了”几倍按第一种表示方法,应是93=3元,可以说增长到3倍按第二种表示方法,净增数6元与原数3元相比,得数是2,可以说增长了2倍因此例②应把“增长了”改为“增长到”或者把“3倍”改为“2倍”③由于两国之间贸易摩擦的升级,今年这两个国家的外贸出口额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倍数量的减少通常用分数来表示例③中“2倍”应改为“百分之二十”4.定数与概数不明确①她花了整整一周左右的时间,才校完这篇稿子②某集团公司成功融资近一亿多元例①②都是定数与概数混用了例① “整整”与 “左右”相混,例② “近”和“多”前后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种5.量词与名词搭配不当这条河的上游坐落着一间工厂间”在普通话里,只可以指房屋的最小单位,应用范围小,如:“一间卧室”、“三间房间”、“二十间教室”等,因此,“间”不能用于所有的建筑物应改“一间工厂”为“一家工厂”三、副词的误用1.副词之间的混用①新班主任同以前的班主任一样,更会关心学生②他学习努力、关心同学、尊敬师长,应该说他还是个稍微不错的学生例①“更”是表示程度增加的副词,用于表达比较的意义。
而两个班主任是“一样”的,没有比较的意思所以,可改“更”为“很”等表示程度的副词例②“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学习努力、关心同学、尊敬师长”与“稍微”相矛盾,应改为“很”、“非常”或“相当”等副词2.副词误用为形容词他滥用手中的权力,行贿受贿、假公济私他这种行为的产生绝不是偶尔的副词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句中作状语例①“偶尔”是表示时间的副词,它不能再受副词“不”的修饰可改为形容词“偶然”3.否定副词的误用难道能否定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吗?例句原意是“这次讨论会取得很大成功”,但用了“否定”、“没有”和反问语气后,成了三重否定,否定了原意可删去“能否定”四、代词使用不当1.指代不明小英回到家里,看见妈妈正在和她的同学攀谈代词可以代替或指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和量词等各类实词,代词与其所代替或指示的词的语法功能相当例句中人称代词“她”前有两个人称名词“小英”和“妈妈”,搞不清“同学”到底是谁的同学可把“她”改成两个人称名词中的一个2.人称不符小王来信说:“他在大学里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他例句中两个“他”是指小王自己,在直接引语里都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还可以把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那要把引号去掉,并改冒号为逗号。
3.近指和远指混淆①站在山顶上,他指着远处的高楼对我说,这就是他单位所在的商务楼②站在山顶上,他对我说:“那里的空气质量比市区里好多了,所以我每天都坚持爬山,呼吸新鲜空气这”与“那”都是指示代词以说话人所在的位置为中心,距离说话人近的用“这”,远的用“那”例①中所指的“高楼”在说话人的远处,应该用远指“那”例②中的“那里”指的是山顶,说话人就“站在山顶上”,应该用近指“这”五、介词的误用介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同名词性短语(或其代词)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后面的谓语成分1.“关于”与“对于”的误用①在书店,你可以找到很多对于文化产业方面的书②这些信件关于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③这个村的农民关于滴灌技术都很感兴趣④学校给学生印发了一本《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小册子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对于”用于指出对象因此例①中的“对于”应改为“关于”,例②中的“关于”应改为“对于”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只能放在主语的前面;“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放在主语的前后都可以所以例③可改为“关于滴灌技术,这个村的农民都很感兴趣”“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单独作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只有加上名词后才能作标题。
因此,例④中“《对于……》”应改为“《关于……》”2.“对”与“对于”的误用①他对于我们很热情②老师对于我们说过:“学习,一定要扎实、认真、严肃对”与“对于”常常可以互换但如果“对”表示“向”或者“对待”的意思时,就不能用“对于”例①表示“他”对待“我们”的态度,只能用“对”例②表示 “老师”向“我们”说的话,要用“对”③天体物理学这门学科,对我很陌生在使用介词“对”和“对于”时,要分清主客体,应该是主体对客体怎么样例③应改为“我对天体物理学这门学科很陌生”3.“在”的误用在全体员工团结协作下,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在”经常和由“上、中、下”等构成的方位短语共同组成介词短语,这样的短语中只能插入名词或名词性词语但例句却在“在……下”中插入了主谓短语“全体员工团结协作”可把例句改为“由于全体员工团结协作,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六、助词的误用1.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误用①我国有丰富地自然资源②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紧张的答题③她兴奋得说:“太好了,我们可以一块去北京了!”④同学聚会时,她打扮的很漂亮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例①中“丰富”作名词短语“自然资源”的定语,应将“地”改为“的”。
例②中“紧张”做动词“答题”的状语,应将“的”改为“地”例③中“兴奋”作状语修饰动词“说”,应将“得”改为“地”例④中“漂亮”是动词性中心语“打扮”后面的附加成分,是补语,应将“的”改为“得”2.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误用①国家制定着优惠政策,采取国家财政贴息的方法,由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②他年轻时曾经出了一本诗集③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这学期她当上过全校的学习标兵动态助词“了”、“着”、“过”一般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的实现;“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过”表示曾经有过的动作或状态,有时还表示经历所以,例①应将“着”改为“了”,例②应把“了”改为“过”,例③应把“过”改为“了”七、连词使用不当连词只起连接作用,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相同的语法单位连接起来 “和”与“或”的混用①汉语虚词可以分为介词、助词、连词或语气词四类②他们想用修建纪念碑和纪念堂的形式来纪念这些无名英雄和”表示并列,所列各项要兼有;“或”表示选择,在所列项中有所取舍例①“汉语虚词”共有四类,各项是并列的,所以要将“或”改为“和”例②中“纪念碑”和“纪念堂”是选择关系,二者取一,应把“和”改为“或”。
从词性入手来校对各类文本中语句的用词是否准确时,在清楚了各类词的语法特征后,认真核查,发现和纠正诸如上述各类例句中的词性误用[ 参考文献]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罗树宝、吕品:《编辑出版知识问答》,科学普及出版社4.周麒:《出版校对培训教程》,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5.赵晓恩:《出版业务知识》,文化艺术出版社6.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编《校对的学问》——《全国校对论文选集(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7.韩荔华:《实用现代汉语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8.汪丽炎:《实用语文知识手册》,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9.黄伯荣:《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0.《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2006年版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