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BZ振荡反应-实验报告.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06464876
  • 上传时间:2023-03-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0.1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BZ振荡反应-实验报告B-Z振荡反应实验日期:2016/11/24 完成报告日期:2016/11/251引言1.1实验目的1 . 了解 Belousov-Zhabotinski 反应(简称 B-Z 反应)的机理2 .通过测定电位一一时间曲线求得振荡反应的 表观活化能1.2实验原理对于以B-Z反应为代表的化学振荡现象,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是 Field, kooros和 Noyes在 1972年提出的FKN机理… 他们提出了该反应 由萨那个主过程组成:过程 ABrO3 Br 2H HBrO2 HOBr公 HBrO2 Br H 2HOBr式中HBrO2为中间体,过程特点是大量消耗Br反 应中产生的HOB「能进一步反应,使有机物MA如 丙二酸按下式被澳化为BrMA,(A1) HOBr Br H Bj H2O(A2) Br2 MA BrMA Br H过程BBrO3 HBrO2 H 倜 2BrO2 H2O④ 2BrO2g 2Ce3 2H 2HBrO2 2Ce4这是一个自催化过程,在Br消耗到一定程度 后,HBd才转化到按以上③、④两式进行反应, 并使反应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催化剂 Ce3氧化为Ce4。

      在过程B的③和④中,③的正反应是速 率控制步骤此外,HBrO2的累积还受到下面歧化 反应的制纵⑤ 2HBrO2 BrO3 HOBr H过程C MA和3皿人使a4离子还原为Ce3 ,并 产生Br (由BrMA)和其他产物这一过程目前了 解得还不够,反应可大致表达为:⑥ 2ce4 +MA+BrMA f Br +2 ce3 + 其他产物式中f为系数,它是每两个Ce4离子反应所产 生的Br数,随着BrMA与MA参加反应的不同比例 而异过程C对化学振荡非常重要如果只有A 和B,那就是一般的自催化反应或时钟反应, 进行一次就完成正是由于过程 C,以有机物MA 的消耗为代价,重新得到Br和硬,反应得以重 新启动,形成周期性的振荡丙二酸的 B-Z 反应,MA 为 CH2(COOH)2, BrMA 即为BrCH(C00H %,总反应为:_ ___ _ ___ Ce3 ___ ____ __ _3H 3BrO3 5CH 2(C00H )2 3BrCH (COOH )2 2HCOOH 4C02 5H20它是由① +②+4X③+4X④+2X⑤+5X(A1) +5X (A2),再加上⑥的特征,8Ce4 2BrCH(COOH” 4H2O 8Ce3 2Br 2HCOOH 4CO2 10H 组合而成。

      但这个反应式只是一种计量方程,并 不反应实际的历程按在FKN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的俄勒冈模 型,可以导得,振荡周期t振与过程C即反应步 骤⑥的速率系数k以及有机物的浓度cB呈反比关 系,比例常数还与其他反应步骤的速率系数有 关当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振荡周期t振,如近视地 忽略比例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可以估算过程 C 即反应步骤⑥的表观活化能另一方面,随着反应的进行,CB逐渐减小,振荡周期将逐渐增大2实验操作2.1 实验用品计算机及接口一套(或其他电势差数据记录 设备);THGD-0506高精度低温恒温浴槽;78-2 型双向磁力加热搅拌器;反应器1个;钳电极1 个;饱和甘汞电极1个;滴瓶3个;量筒3个; 2ml移液管1支;洗瓶1个;镣子1把0.02 mol/L 硝酸铀镂;0.5mol/L 丙二酸; 0.2 mol/L 澳酸钾;0.8 mol/L 硫酸实验装置图2.2 实验条件实验室温为17.5 C,气压为101.29 kPa实验分别在 20C、25C、30C、35Co2.3 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要点检查好仪器样品,按照装置图接好电路其 中,钳电极接在正极上,饱和甘汞电极接在负极 上,在进行实验之前需检查甘汞电极中的液面是 否合适以及是否有气泡等。

      接通相应设备电源, 准备数据采集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0 C分别取7ml丙二 酸、15ml澳酸钾、18ml硫酸溶液于干净的反 应器中,开动搅拌打开数据记录设备,开始数 据采集,待基线走稳后,用移液管加入 2ml硝酸铀镂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及反应曲线,待重复 8~10次完整周期后,停止数据记录,保存数据 文件,记录恒温槽温度,从数据文件中读出相应 的诱导期和振荡周期后依次升温至25C、30C、 35 C,进行实验操作3结果与讨论3.1原始实验数据丙二酸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溟酸钾溶液 的浓度为0.2mol/L;硝酸铀镂溶液的浓度为 0.02mol/L ;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0.8mol/L1. t = 20 C2. t =3. t =4. t =20c时电压〜时间关系曲线(振荡曲线)25 C回BOQ । 0 卸I 400 600 800时他I25c时电压〜时间关系曲线(振荡曲线)30 C30c时电压〜时间关系曲线(振荡曲线)35 c10501DM95C75070c600 0Q 100 ZOO 300

      出现振 荡后,随着电压的降低,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 消失;而后,溶液颜色突然出现,随之电压开始 快速升高,达到最高处时颜色最深3.2计算的数据、结果1 .诱导期及表观活化能E诱根据所得的电压-时间曲线,利用origin读出 诱导起始和终止点并可计算出对应的诱导期,列 表如下:各温度下诱导起始和终止点及诱导期温度/C 20 25 30 35诱导起 68.4375 156.0625 133.9102 69.4492始点/s诱导终 580.418 508.9531 400.75 252.2188止点/s诱导期 511.9805 352.8906 266.8398 182.7696 /s因此即可得ln(1/ t诱)和1/T数值如下表:各温度下ln(1/ t诱)和1/T数值温度/C 20 25 30 351/(T/C) 0.003413 0.003356 0.003300 0.003247ln(1/t诱) -6.2383 -5.8662 -5.5866 -5.2082根据所得数值,作出ln(1/t诱)〜1/T图像如下:ln(1/ t诱)〜1/T关系及拟合直线拟合直线方程为 y=-6080.6x+14.517,拟合系数为0.998由阿累尼乌斯公式知,直线斜率为-Ea / R,因 此有:E 诱=-m X R= 6080.6X 8.314 = 50.55 kJ/mol2 .振荡周期及表观活化能E振根据所得的电压-时间曲线,利用origin读 出各个振荡周期的峰值并计算出对应的振荡周 期,列表如下:各温度下振荡周期温度/C20253035振荡周26.2071期1/s振荡周86.071867.937540.324226.6601期2/s振荡周90.621169.468739.250027.7071期3/s振荡周86.597671.507840.265628.1875期4/s振荡周93.132969.453241.230528.1914期5/s88.6367平均值89.012055.673432.214127.3906/s因此即可得ln(1/ t振)和1/T数值如下表:各温度下ln(1/ t振)和1/T数值温度/C202530351/(T/C) 0.003413 0.003356 0.003300 0.003247ln(1/t振) -4.4888 -4.0195 -3.4724 -3.3102根据所得数值,作出ln(1/t振)〜1/T图像如下:■2.50.甲 2 口嫡 鸿 Q0O33 000335 D0034 。

      皿 5-3冠-3 5T R^! ? 0.96506 、・■、..4 5 "♦ln(1/ t振)〜1/T关系及拟合直线拟合直线方程为y=-7386.1x+20.765,拟合系 数为0.98由阿累尼乌斯公式知,直线斜率为-Ea / R,因 此有:E 振=-mXR= 7386.1X8.314 = 61.41 kJ/mol3.3讨论分析1 .现象观察实验中溶液颜色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在振荡 电压升高即曲线下降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无 色,主要是由于发生了以下反应:+ MA + 2H2() t + HCOOH+ 2CO2 + 6H'4C/+ + H/MA+ 2lh 0 t 4Ce^ + E 广 + IICOOH+ ICQ. + 5耳 + J 上溶液中显黄色的Ce4离子变成了无色的Ce3离子 在电压降低时即曲线上升时,反映体系颜色由无 色变为黄色,主要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Br()t +O" + 才-> HBrO: +C?+溶液中无色的Ce3离子又变成了显黄色的 Ce4离子2 .误差来源1确定诱导期和振动周期时,由于是肉眼观察 图像取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引起误差 从数据可以看出振动周期之间差别较大,也说明 了这一点。

      2虽然我们通过恒温槽将温度设定为固定值, 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温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 的波动,使记录值与平均值存在偏差3做直线拟合时只有4组数据,样本太小3 .实验过程异常现象分析本次实验在我们最初测第一组数据时发现曲 线产生了非常剧烈的波动,经检查是因为甘汞电极内部存在气泡,导致电路不畅换了甘汞电极 排除气泡后我们再次进行实验,发现仍有类似波 动仔细排查后发现是由于甘汞电极插入反应液 的深度不够,以致在搅拌过程中频繁暴露在空气 中,造成电位异常4 .改进意见建议改进装置使电极固定得更稳,并且不要 将电路触点暴露在外面,避免机械干扰5 .结论实验结果归纳如下:各温度下诱导期振荡周期及表观活化能温度 20 25 30 35 表观活化能/C (kJ/mol)诱导 512.0 352.9 266.8 182.8 50.55期/s振荡 89.0 55.7 32.2 27.3906 61.41周期/s5参考文献[1]《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贺德华,麻英,张连庆编[2]《基础物理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文涛编6附录(思考题)1 .已知卤素离子Cl,Br,I都很容易和HBrOz反 应,如果在振荡反应的开始或是中间加入这些离 子,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试用 FKN机理加以分 析。

      答:由FKN机理知卤素离子主要参与反应 步骤A,而系统从A转入B的条件是卤素离子 的浓度下降因此若加入卤素离子,步骤 A的 持续时间将会变长,从而导致整个诱导期和振荡 周期变长2 .为什么B-Z反应有诱导期?反应何时 进入振荡期?答:因为反应的振荡需要两种价态的铺离 子刚开始加入的只是Ce4 ,当随着反应的进行 产生了足够的Ce3后,系统便进入了振荡期3 .影响诱导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温度:根据Arrhenius 方程 k Ae冲E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