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习国际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346334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联系本课内容实际及自身专业实际谈谈学习国际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作用日益突出,作为和 平崛起的政治、经济大国,中国只有遵守国际法的各项原则,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和一名准政治教师,我们只有了解国际法相关知识,才能 对国际政治有清醒的认识,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国情教育引导一、国际法基本知识(一)概念理解国际法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国际 法又称国际公法,以区别于国际私法或法律冲突,后者处理的是不同国家的国内法之间的差 异国际法也与国内法截然不同,国内法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它调整在其管辖范围内的 个人及其他法律实体的行为国际法是西方世界的三重发展过程的产物:即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瓦解,进入近代欧洲社 会的过程;近代欧洲社会向外扩张的过程;处在发展中的世界社会里,权力逐渐集中到数量 迅速减少的主要世界强国手中的过程二) 基本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 围的、构成国际法基础和核心并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国际法原则最著名、最有影响的 国际法基木原则体系有下述两个。

      第一:联合国大会在1970年一致通过了《国际法 原则宣言》,宣布了七项基木原则:1、禁止非法适用威胁或武力;2、和平解决国际 争端;3、不干涉内政;4、国家合作;5、莒民族享有平等权利与自决权;6、各国主 权平等;7、履行依宪章所承担义务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从国际法 渊源的角度看,五项原则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收三) 国际政治中国际法的实质、地位和作用1. 国际法的实质第一,国际法是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反映它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际 政治力量强弱的对比关系这决定了国际法的历史类型和本质C比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 国际法的实质,就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大国与弱小国家之间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大国的 对外扩张和协调大国间的竞争二国际法总是较多维护政治力量强大的国家的利益,而较少 维护弱小国家的利益二是国际政治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在国际社会中占统治地 位的大国对待弱小国家的方式便以这种强弱悬殊程度为依据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 世界大战时的国际法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突出C第二,国际法反映了国际政治发展的规律。

      国际政治的发展规律是国际社会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它对于国际社会机体的运动来说是必 要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国际法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国际社会主体行为的必然性作为基本 秩序来维护,即反映了国际政治的发展规律而这正是国际法得到某种程度遵守的基础第 三,国际法反映了国际社会的良好愿望尽管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不平等的国际政治与经济 秩序依然存在,但国际法仍反映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正义要求如《联合国宪章》、《国际 法原则之宣言》等都是2. 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对这一问题,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持有不同的观点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木恶,强调国 家应追求以强权论定的利益,冲突与斗争不可避免,维护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维持均势, 国际法仅仅是限制一国强权的因素而己理想主义认为,人性可以改造,强调国家之间的利 益可以调和,战争可以避免,应该用集体安全来代替均势,国际组织和国际法是维护国际关 系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它们诃以保证世界和平我们认为,现实主义过于强调国家之间的 竞争和冲突,忽视了它们之间合作的一面同时,它对国际法的基础性价值一一对特定国 际秩序的创新、维护和发展认识不足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现实主义者对国际政治发展规 律的短识。

      理想主义预想了一个国际政治发展的良好bl标,但缺乏对国际政治现实的研究, 因而对国际法的本质未能准确把握那么国际法如何实现理想主义者的愿望,是否能够真正 实现这一良好预想,就成为一个疑问因此,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是由其内在特质所 决定的3. 国际法的社会作用第一,国际法维护在国际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大国的利益时的作用:一是确立和维护大 国之间的国际政治秩序,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以协调它们之间的利益二是维护 大国对弱小国家的统治秩序,以防止它们对现存国际政治秩序的破坏第二,国际法执行国 际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国际法作为保证国际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而运作的调整器, 它还执行着对由国际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国际公共事务的调整作用二、从国际法角度看中印边界问】(一)边界的概念及其划定1. 概念及划定边界亦称国界C它是分隔一国领陆与他国领陆,分隔国家管辖范围的海域与公海,以及 国家领空与外层空间、他国领空,也分隔一国底土与他国底土的界限边界对任何一个国家 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表示一个国家行使最高领土管辖权的范围,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 屏障相邻国家之间自古以来按照彼此的行政管理范围确定的界限,成为传统边界线或历史 边界线,如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界,这也是后面将重点讨论的一个问题;传统边界线后来被 边界条约所确定,称为条约边界线。

      2. 边界制度国家为保护边界不受侵犯,保护边境居民生活的便利以及经济、交通的利益,同时也为 防止与相邻国家发生边界纠纷和冲突,都以国内法或由双方条约规定有关边境制度比如, 边界的标志的维护、界水的利用和保护、边境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边境居民相互往 来、边境事件的处理等二)中印边界争议及其法律分析最近,中印问题随之而来,中国目前尚有9. 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印度占领,两国之间 有很长的讪界尚未确定在此,印度显然没有遵循边界划定方法中的历史边界线,其后来的 所谓的条约边界线也只是单方的条约,应当视为无效1. 已存在的问题(1)边界是否已经划定印方认为,中印边界线已经清楚地划定,是为许多条约和协定以及相关文件所支持的 印度学者称,全世界没有边界是像印中边界那样亳无争议的,那样为传统、条约和行政所完 全确立起来的他们认为中印边界无需再标定印方单方认为,既然边界己定,也没有理由 举行全面的边界谈判中方认为,印方所举的条约在划界问题上是非法的,两国间历史上并 没有划界协定,所以两国边界没有正式划定中方还认为,中印双方对传统习惯线看法各不 相同,也并不认可印方所谓由自然特征决定的边界,因此有必要通过谈判和实地勘察来正式 决定边界所在,并用条约来明确,然后在地面上标定。

      尼日利亚法学家卡库乌拉认为,一条 国际边界不能仅仅巾相邻国家单方的行为来确定,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共同努力是必须的 一个国家着手勘察并在其边界地区划界,而另一个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 给予任何方式的合作或者同意接受其后果,则没有司法原则可用来说明此单方行为会对另一 个国家有效,即未参与其间的国家可以认为,国际边界依然没有划定印方认为边界一定显 然是单方行为,在没有得到中方的同意和认可下,单方面行为显然不能解决存在争议的问题 印方单方面的认为边界己定并拒绝由双方谈判来划定的主张,是没有道理的而日《联合国 宪章》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文件以来,通过武力来实现领土主张、确定讪界的做法己 经被排除通过双边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大片领土争端、划定边界或肯定共同认可的传统边界, 应当说是唯一可取的方法中国要求通过谈判方式来解决,是合理合法的2)双方各持的划定标准从中印各自主张的传统习惯线的不同就能看出争议地区在何处、有哪些在西段是双方 各自主张的传统习惯之间的地区,主要包括阿克赛饮高原、林济塘平原和羌臣摩诃谷等地, 争议面积约33000平方公里2. 相关问题的法律性质和分析(1)中国以先占和有效管辖取得对西段地区的主权中印西段边界新疆的主要争议地区是阿克赛钦。

      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严酷,人迹罕至,难 以进入和管理,1864年之前根本没有被勘测过然而,中国人的足迹很早就到了这里早 在一千多年前,维吾尔族就从此方迁移到昆仑山脉以南这两个民族在该地区采盐放牧,生 活了很多世纪,并烙上了她们的文化印迹前后有“1684年协定”、“1842年协定”,都 确定了对该区段的主权2)实际管辖在东段的作用在麦克马洪线与印度阿萨姆平原之间,存在着一条70到110英里宽的山区地带,是部 落民定居区西藏与这一地带的某些地区,有着传统的密切联系这里的居民中不少数是藏 族或同藏族学员关系中国藏族地方政府,早从17世纪中叶起,就开始对这些地区行使管 辖权可见,中国在这一地区长期、持续、不断地实行过行政管辖,尤其对该地区证据确帝, 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印度侵入了属于中国的领土,至今仍在非法占领在中印边界中段, 也存在类似情况3)关于默认和禁止反言印方称,西藏和中华民国都未曾对麦克马洪线提出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9年前 也对其持默认态度但是,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麦克马洪线是1938年在中国全面陷入 抗战时第一次出现在地图上的,中国政府面临紧急状态,对此难以兼顾,英国趁人之危,手 段卑劣。

      此后,中华民国政府先后四次照会英国驻华使馆,抗议英印政府不断的侵占领 土;中华民国驻印大使还照会印度外交部,否认印度政府所认为的有效条约所以,怎么能说中华民国及西藏默认了麦克马洪线呢?印方政府根据1958年尼赫鲁总理给周恩来总理的信的内容,认定中国政府当时的态度 是承认麦克马洪线的而且,印度国际法学者夏尔马说,周总理的谈话明白的表示他将承认 麦线,既然这样,中方若再表示不承认麦线,就是违反了禁止反言的规则显而易见,印方 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尼赫鲁的笔记是单方面的产物,而非经过双方.确认过的文件, 在法律上没有有效的证据力其次,周总理给尼赫鲁的复信中己指出,印方对谈话内容的理 解显然有误,并再次阐明中国的一贯态度然而印方对此不予理会,仍然按以前的理解行事 而印方不去善意地理解中方的言行,却褊狭地为指责而指责,是对禁I上反言规则的渣用由 此可见,中国一些场合下没任做出及时反映,是因为面临紧急状况,紧急状况解除后,中国 立即予以应有的反应印方是在歪曲事实和对条约不适当解释的基础上来指责中国违反默认 原则,以有意误解的方式来指责中国违反禁止反言规则,这些都不能成立3)解决方案和前景时代发展使中印双方对老问题从新角度去思考,经济全球化为解决边界问题的提供了新 机遇。

      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要求下,作为相邻的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 双方唯有相互支持与合作,才能互利双赢,实现发展目标,而若互相牵制和抗衡,会造成零 和的结局进入21世纪后,中印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都在争当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角, 双方正在以新的眼光审视边界问题,期望能够烬早找到解决办法,卸去历史包袱,使双方的 信任与含作得到新的提升在边界问题谈判中,很可能会考虑到国际法上的地理因素和时效 等,但一定要考虑适用的具体情况,适用必须是双方共同认可的对一些双方都难以让步的 地区,出于地区发展和便利居民生活的考虑,可以考虑采取共管方式来解决主权归属问题 印方最初是拒绝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随时代发展,中印双方的立场逐渐接近,并已共 确定了一些重要指导原则:以和平协商方式,公平、合理地,互谅互让,一揽子解决这些 原则顺应潮流,符合国际法原则照此方向发展,解决边界问题前景看好三、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角度看学习国际法的意义(一)理论意义国际法的重点意义在于,它统一规划了国际间的一些交流与沟通,它在如今已成为了国 际交往之间的一种准则,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为方便有效率通过国际法的相关规定, 固然能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但是,从目前的形势看,国际发的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而主 权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一般都会从本国利益出发,做出有利于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和民族 尊严的决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