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地震应急预案(年版)(范文).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98687757
  • 上传时间:2022-11-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地震应急预案(年版)(范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震应急预案(年版)(范文),供大家参考地震应急预案(2023年版)(范文)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地震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地位,规范地震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强化救援力量统筹使用和调配,快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促进xx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xx市防震减灾条例》以及《国家地震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xx市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市行政市域内或xx市与相邻省(区、市)交界市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应对和处置工作1.4工作原则1.4.1统一领导xx市人民政府负责统一领导全市地震应急处置工作xx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部署全市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1.4.2分级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本预案明确的责任、任务分别负责各自行政市域内的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地震事件的类型和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xx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县(区、市)人民政府分别承担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工作1.4.3综合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协调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国防后备力量、各类抢险救灾队伍驻地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志愿者队伍和个人,依照本预案明确的责任、任务,协同开展抗震救灾工作1.4.4属地为主地震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本预案明确的责任、任务,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市域内的抗震救灾工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的救援队伍或救助团体,在当地人民政府和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指挥下开展抗震救灾相关工作2地震灾害分级与响应2.1地震灾害分级标准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地震灾害分级标准见表12.2分级响应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及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见表2地震灾害应对遵循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当地震事件超出属地党委、政府的应对能力时,由上一级党委、政府提供支援或者负责应对。

      地震灾害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组织和单位等根据地震灾害初判级别、应急处置能力以及预期影响后果,综合研判确定本层级响应级别对于发生在重点地市或重大活动举办、重要会议召开等时期的地震灾害,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地震灾害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对响应级别进行调整对其他地震事件,由事件发生地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县(区、市)人民政府负责统一领导、指挥、部署和实施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如相邻省(区、市)或外省(区、市)发生地震事件,由xx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指挥和实施对外省(区、市)抗震救灾工作的支援2.3响应启动程序符合Ⅰ、Ⅱ级响应级别和条件的地震发生后,地震局立即向xx市人民政府、xx市应急管理厅报告地震参数和灾情初步判断意见,提出响应级别和抗震救灾的初步建议xx市人民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响应级别,其中,Ⅰ级响应级别的应急工作接受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地震灾市市、县(区、市)先行自动按照本地市地震应急预案处置地震事件,待xx市人民政府确定响应级别后,按照xx市的统一部署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符合以上Ⅲ、Ⅳ级响应级别和条件的地震发生后,分别由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县(区、市)人民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响应级别。

      3组织体系3.1领导机构及职责xx市人民政府是xx市行政市域内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全市的地震应急处置工作3.2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及职责xx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是xx市行政市域内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机构,在xx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统一指挥、协调、部署全市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长由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xx市副主席担任;副指挥长由xx市应急管理厅厅长、xx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地震局局长、xx市发展改革委分管副主任、xx市公安厅分管副厅长、xx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分管副厅长、军市战备建设局副局长、武警总队副司令员担任;成员由xx市各相关部门、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组成3.3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及职责xx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由xx市党委宣传部、网信办、外事办、军民融合办,xx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民委、科技厅、公安厅、民政厅、司法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牧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厅、国资委、市场监管局、广电局、统计局、能源局、人防办,地震局、气象局、通信管理局、银保监局,xx海关、军市、武警总队,xx市团委、红十字会,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民航机场集团公司、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力(集团)公司、国网x东电力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移动通信公司等部门、单位和企业组成。

      xx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xx市应急管理厅,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破坏性地震灾害发生后,xx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地震灾市设立现场指挥部,视情成立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群众生活保障组、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组、基础设施保障组、灾害监测防治组、社会治安组、灾害损失评估组、宣传报道组等工作组根据需要,指挥部可对工作组的设立进行调整各工作组组长由xx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专人担任,各工作组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xx市人民政府可根据工作实际,对xx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和工作组进行临时调整各工作组及成员单位职责见附件13.4市、县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县(区、市)人民政府及其设立的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市域内的抗震救灾工作市、县(区、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驻军、武警部队、综合救援队伍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合力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4监测报告4.1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市各类地震观测数据,提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市和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各市地震局、应急管理局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对地震预测意见和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

      地震局第一时间向xx市应急管理厅共享震情信息xx市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决定是否发布临震预报,组织预报市加强应急防范措施4.2震情速报地震发生后,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地震,地震局按照《地震台网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的时间要求快速完成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速报参数的测定,报xx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厅和中国地震局,同时通报xx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1)全市及邻近地市4.0级以上的地震2)xx市、xx市及人口较密集的重点危险市3.0级以上的地震3)市内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地市的有感地震4.3灾情报告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市所在县(区、市)及时将震情、灾情等信息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同时抄送上一级地震、应急、民政部门,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震灾害,xx市应急管理厅、地震局等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现场灾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报xx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xx市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安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卫生健康委和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将收集了解的情况报xx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发现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迅速核实并报告xx市党委外事办,同时抄送xx市应急管理厅、文化和旅游厅及地震局。

      5应急响应措施各有关地方和部门根据灾情和抗震救灾需要,采取以下应急响应措施5.1搜救人员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同时组织协调当地驻军、武警部队、综合救援队伍、地震、建筑和市政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配大型吊车、起重机、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抢救被压埋人员现场救援队伍之间加强衔接和配合,合理划分责任市边界,遇有危险时及时传递警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5.2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迅速组织协调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野外流动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加强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和血浆的组织调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灾市及偏远地市医疗器械、药品的供应,确保被救人员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减少伤员致死、致残统筹周边地市的医疗资源,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加强灾市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对灾市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饮用水监督;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鼠疫、狂犬病以及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有针对性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5.3安置受灾群众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在受灾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市)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严防火灾发生。

      救灾物资优先保证学校、医院、福利院的需要;优先安置孤儿、孤老及残疾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受灾群众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进行自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灾市学校复课5.4抢修基础设施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市群众基本生活和应急工作需要5.5加强现场监测组织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实时跟踪地震序列活动,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对震市震情形势进行研判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灾市重大气象变化灾市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专业力量加强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监测,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5.6防御次生灾害加强次生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滚石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组织专家对水库、堤坝等开展险情排查、评估和除险加固,必要时组织下游危险地市人员转移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输配电线路以及供电、供气等设施受损情况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5.7维护社会治安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市,增设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市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5.8开展社会动员灾市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专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及时开通志愿服务联系,统一接收志愿者组织报名,做好志愿者派遣和相关服务工作;根据灾市需求、交通运输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志愿服务需求指南,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视情开展为灾市人民捐款捐物活动,加强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和款物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环节工作必要时,组织非灾市人民政府,通过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形式,对灾市群众生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