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故事新编》中的荒诞艺术体现.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3057469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2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故事新编》中的荒诞艺术体现    沈一丁(新加坡英华学校 Anglo-Chinese School,Singapore)Reference: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对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进行了精心加工,对令人熟知的人物和情节进行了新编过去的研究注重于《故事新编》对黑暗社会及封建价值观的抨击其实,全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层面上,更体现在鲁迅的现代主义思想上鲁迅以超前的现代主义文学手法,如荒诞,扭曲等,表现了对人生意义与生命存在的关注,和西方存在主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学术界对《故事新编》现代性的研究方兴未艾,多方面还存在空白本文将从《故事新编》一个显著的现代主义特色--荒诞入手,归纳分析《故事新编》中荒诞的艺术体现本文从逻辑错乱的环境,隔阂冲突的人际关系,颠覆传统形象的人物和注定失败的人物命运四方面入手,系统分析荒诞的营造和体现,并探讨荒诞的艺术手法与鲁迅生命体验的关联,得出了《故事新编》中的荒诞,是与鲁迅对生命存在的认识紧密联系的结论Keys:鲁迅,《故事新编》,荒诞,艺术I06 :A:1673-2111(2012)01-0008-04  序言:鲁迅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和民族魂。

      鲁迅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斗士般的精神,以文字为刀,对国民劣根性和腐朽的社会进行了冷峻而深刻的批判但是,鲁迅不单单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和革命家,他更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学家鲁迅的作品流露出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表现出对生命和存在意义的哲思鲁迅文学的现代性在《故事新编》中体现得格外突出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题材而创作的短篇小说集[1],被钱理群等学者称为“现代奇书”[2] 全书主要由“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3] 的手法创作而成《故事新编》不仅表现了对黑暗社会及封建思想的批判,还体现了鲁迅存在主义式的思想,表现了他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另外,鲁迅在艺术手法上进行了创新,使用了荒诞,夸张,扭曲和意识流等大量现代主义文学手法然而,目前对《故事新编》现代性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因此,本文将以荒诞--《故事新编》一个显著特色为切入点,从逻辑错乱的环境,隔阂冲突的人际关系,颠覆传统形象的人物和注定失败的人物命运四方面入手,探讨《故事新编》中荒诞的艺术体现,并分析荒诞与鲁迅生命体验的联系  荒诞是《故事新编》的显著特点,书中的每篇小说中都可以找到荒诞的成分荒诞指“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违反常理与理性的情况” [4]。

      鲁迅构建荒诞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篇小说中荒诞的体现也不尽相同鲁迅营造荒诞的手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以逻辑错乱的环境表现荒诞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通过描绘不合逻辑的环境来营造荒诞虽然书中的故事以古代为背景,但鲁迅有意识地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将神话,历史与现实融为一炉”[5] 这样将“互不相干,互不相容的事物搅和在一起” [6]的手法给人一种强烈的时间和空间错位感《起死》中出现的现代用具“警棒” [7]和“警笛”[8] ,《理水》中出现的现代机构“大学”[9] ,“幼稚园”[10] ,“水利局” [11]和现代科学思想“遗传”[12] ,造成了古中有今的场面鲁迅将古代环境“现代化”,[来自www.lw5U.coM]使人物穿越时空,让读者切实体会到场景的不合逻辑,从而营造出强烈的荒诞感此外,鲁迅别出心裁安排的人物不统一的语言风格也起到了类似作用《理水》中文化山上的学者反复使用英文“O.K.!” [13],说出令人不知所云的话语,如“古鲁几哩”[14] 《出关》中书记猛地讲出江南方言:“总算弗白嚼蛆一场哉”[15] 《起死》中庄子的叫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16]是《千字文》[17] 和《百家姓》的结合。

      而《铸剑》中黑色人尖利的歌声“哈哈爱兮爱乎爱乎!”[18] 则颇有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失恋诗的味道总之,在《故事新编》中,不同人物的语言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不合常理地共存着,构建了一种逻辑错乱的不和谐古今交融和语言混杂的手法制造出环境的荒诞,不仅表现了鲁迅对当时污浊不堪社会面貌的辛辣讽刺,还体现了鲁迅对于世界的看法鲁迅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及其人类生存环境的荒诞性  2.以隔阂冲突的人际关系表现荒诞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以人物之间的对立冲突来体现人际关系的荒诞在《理水》中,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时,禹太太出人意料地谩骂起来:“这杀千刀的!奔什么丧!走过自家的门口,看也不进来看一下,就奔你的丧!”[19] 禹太太泼妇般的大骂表明她对丈夫治水的坚定信念持否定态度如果“文化山”的人反对禹,甚至认为“禹是一条虫”[20] 还情有可原,禹的最亲密的人,太太,也无法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则说明了夫妻之情并不能成为相互理解尊重的纽带禹太太的谩骂可以认为是在没有得到大禹关心及自己利益被漠视情况下的一种发泄情感在利益面前是不可靠的,任何情感都不能掩饰或改变人与人对立的本质《故事新编》中构建的人与人交流的场面展现了隔阂和矛盾,营造出人际关系的荒诞。

      荒诞的人际关系不仅射影了当时社会上人心险恶,还体现了鲁迅对人性深刻的认识  另外,在《补天》中,女娲创造了人类,但她似乎听不懂人谈话的内容从人类“上真上真”[21] 的喊叫,到对“裸裎淫佚,失德蔑礼败度”[22] 的控诉,女娲都不明白他们的意思,感到十分“诧异”[23] 鲁迅在《补天》一文中设置了大量女娲创造的人类所说的话,突出了女娲和人虽然面对面,但却彼此无法理解沟通文章结尾,人类在女娲尸体上插上的“女娲氏之肠”[24] 的旗帜,在诙谐中揭示了造人的女娲反被人类利用,进一步说明了女娲在精神上也无法被理解其次,文中女娲与人一共进行了三次交谈从文字上来看,女娲使用的语言是白话文,而人类所使用的语言,如“我师反走,我后爰以厥首触不周山” [25]等则模仿了《尚书》的艰涩文风[26] 两种同时呈现的迥异的语言体系传达了陌生感,为女娲和人之间的巨大隔阂进行了烘托由此可见,女娲不能被他人所理解鲁迅将女娲造人的神话转化为了“人神隔膜,人神分裂的反神话”[27] ,反映了先驱者无法被群众理解,甚至被庸众迫害和利用的荒诞现象 这种现象在鲁迅其他作品中也有反映,比如《野草》《复仇其二》中的耶稣  鲁迅看到了人物之间对立冲突以及人与人在精神上无法真正交流沟通的现象。

      《故事新编》中对于荒诞人际关系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在对当时社会和人性批判的基础上做出的哲学思考  3.以颠覆传统形象的人物表现荒诞  鲁迅也通过重塑神话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来表现荒诞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新编了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耳熟能详的故事鲁迅在这些故事中创建了新的情节,尤其添加了很多虚构的细节,将圣人英雄的言行举止改得“面目全非”,将人物的事迹塑造得和神话历史中的大相径庭,从而颠覆了人物的传统性格形象  《风俗通义》[28] 中对女娲造人的记载只有只字片语,然而,鲁迅在《补天》中添加了大量对女娲的描写鲁迅通过对女娲形象的再塑造,将女娲造人刻画成偶然事件:女娲造人的原因是她感到“从来没有这样的无聊”[29],而她造人的过程是“伸手掬起带水的软泥来,同时又揉捏几回”[30] ……“夹着恶作剧的将手只是抡,愈抡愈飞速”[31] 鲁迅赋予女娲丰富的语言、动作和心理,将女娲塑造成了一个有常人情感的平常人物女娲造人是她一时兴起的偶然结果,是完全由女娲不确定的主观感性在发挥作用鲁迅通过颠覆女娲传统意义上神圣的形象来营造荒诞感在《起死》中,鲁迅将庄子描写成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人物庄子虽能唤来“鬼魂”[32] 和“司命” [33],并能让汉子复活,但他的咒语却不能让复活的汉子重新变成骷髅。

      他虽然精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34] 的相对哲学,却在和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汉子的争论中仓惶而逃鲁迅塑造的庄子是狼狈的,窘迫的,和庄子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相距甚远《起死》中庄子所处的荒诞的窘境,和《出关》中老子的处境颇为相似对老庄思想的荒诞处理表现出鲁迅对老庄哲学的质疑和否定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新编》中描写的圣人英雄出场的自然环境,如《起死》中庄子来到的“没有树木,遍地都是杂乱的蓬草”[35] 的荒漠,改宏伟磅礴为消极荒凉,从而在侧面烘托了圣人英雄被颠覆的性格形象荒凉颓废的自然环境,也和圣人英雄传统意义上的高大形象形成对照,从而加强了荒诞感  《故事新编》中鲁迅塑造的圣人英雄形象,和千百年一贯的圣人英雄的高大形象形成了反讽似的鲜明对比荒诞的英雄圣人形象不仅表达了鲁迅对封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批判,还表达了鲁迅对人真实生命意义的追寻荒诞是对伟大崇高的否认,对人生意义的消解鲁迅构建的荒诞将人生意义进行了虚无化,表现了对生命意义和存在本质的思索  4.以揭示人物失败的命运表现荒诞  《故事新编》通过人物失败的命运揭示荒诞人物命运的荒诞具体体现在人必将面对绝望和失败这个事实上,正如《药》中的夏瑜和《祝福》中的祥林嫂一样。

      在文学手法上,鲁迅“新编”或续写了一些原有的故事,通过对正统叙述进行“情节的翻转”[36] ,将圣人英雄塑造成失败者  在《铸剑》中,眉间尺牺牲了性命,通过黑色人之手,将杀父仇人大王的头颅砍下但是,鲁迅比原著更侧重于描写最后讽刺的结局:由于大臣,妃子王后都分辨不清,“三个头骨都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37] ,眉间尺啼笑皆非地和仇人王葬在了一起这样的结局消解了眉间尺和王对立的绝对性,质疑了复仇的必要性[38] 因此眉间尺复仇的努力被无意义和虚无化了,他的牺牲只得到了荒诞的结果在《奔月》中,射日英雄后羿由于射箭精准,打完了百兽,每天只得吃乌鸦炸酱面在太太嫦娥对饭菜的埋怨下,羿每天都要到“远地方去寻食物”[39] 鲁迅塑造的后羿,完全没有了英雄气概,成为了一个整天为生计奔波的平凡人物后羿生活的世俗化标志了他作为英雄的失败另外,文中多次出现的乌鸦炸酱面给人一种重复感和无力感,象征了羿生活在没有主动权的无奈中文章的结局--嫦娥舍弃了和后羿组建的家庭而奔向清冷的月,最终标志了后羿作为丈夫的失败后羿日复一日外出打猎的勤劳和百发百中的箭法,也不能挽救他最终失败的命运后羿生命的荒诞更在于:他失败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造就他英雄地位的好箭法造成的。

        《故事新编》中的人物不得不接受失败的悲剧,这是当时社会中个人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些“失败的英雄”充分体现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关注,表现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及人类命运的哲学思考  5.荒诞表现与鲁迅的人生体验  “文学材料不是独立于作家之外的物质,而是储存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40] 因此,鲁迅构建荒诞的艺术手法是和他的人生经历和对生命的哲思有着紧密联系的鲁迅营造的荒诞,其实折射出了他和当时黑暗社会交锋所感到的荒诞,是鲁迅人生中荒诞感和困境感的具体艺术体现这种荒诞也同时体现了鲁迅类似于存在主义的思考《故事新编》中环境的荒诞,人际关系的荒诞,英雄圣人形象的荒诞和人物命运的荒诞表现了鲁迅对人类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生命意义及命运的关注小说中的荒诞映照出鲁迅对人生及生存的思考,是鲁迅对“人性深刻理解和精当提炼”[41] 的结果  同时,鲁迅在塑造荒诞时也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虽然鲁迅新编的故事结局无不是失败的,但是在塑造和新编的过程中,鲁迅基本上保持了对积极抗争者的正面的描写对这些人物的新编,鲁迅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原有故事白化然而对消极的逃避者,鲁迅则大大改变了故事的原貌,用油滑讽刺的笔调,勾勒出他们落魄狼狈的画面。

      这样的设置表明了鲁迅坚决反抗黑暗和荒诞的人生态度在《非攻》中,鲁迅笔下的墨子虽然调停了楚国对宋国的战争,最后却被宋国人“募去了破包袱”[42] ,还被“巡兵赶开淋得一身湿”[43] ,好心没好报但是墨子无畏楚王,对楚国侵略宋国之举做出的极力抗争,比如巧设陷阱,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