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docx
4页焊接工艺参数1. 4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是指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例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 焊接速度、热输入等)的总称焊条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 接速度和预热温度等1. 4. 1焊条直径焊条直径是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接头形式、焊接层数等进行选择的厚度较大的焊件,搭接和T形接头的焊缝应选用直径较大的焊条对于小坡口焊件,为了保 证底层的熔透,宜采用较细直径的焊条,如打底焊时一般选用①2.5mm或①3.2mm焊条不同的焊接位置, 选用的焊条直径也不同,通常平焊时选用较粗的①〜mm的焊条,立焊和仰焊时选用①〜mm的焊条;横焊 时选用①〜mm的焊条对于特殊钢材,需要小工艺参数焊接时可选用小直径焊条根据工件厚度选择时,可参考表3-20对于重要结构应根据规定的焊接电流范围(根据热 输入确定)参照表3—21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关系来决定焊条直径1. 4. 2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焊条电弧焊的主要工艺参数,焊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调节的只有焊接电流,而焊 接速度和电弧电压都是由焊工控制的焊接电流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焊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焊接电流越大,熔深越大,焊条熔化快,焊接效率也高,但是焊接电流太大时,飞溅和烟雾 大,焊条尾部易发红,部分涂层要失效或崩落,而且容易产生咬边、焊瘤、烧穿等缺陷,增大焊件变形, 还会使接头热影响区晶粒粗大,焊接接头的韧性降低;焊接电流太小,则引弧困难,焊条容易粘连在工件 上,电弧不稳定,易产生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和夹渣等缺陷,且生产率低。
因此,选择焊接电流时,应根据焊条类型、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形式、焊缝位置及焊 接层数来综合考虑首先应保证焊接质量,其次应尽量采用较大的电流,以提高生产效率板厚较的,T形 接头和搭接头,在施焊环境温度低时,由于导热较快,所以焊接电流要大一些但主要考虑焊条直径、焊 接位置和焊道层次等因素1)考虑焊条直径焊条直径越粗,熔化焊条所需的热量越大,必须增大焊接电流,每种焊条 都有一个最合适电流范围,表3-21是常用的各种直径焊条合适的焊接电流参考值当使用碳钢焊条焊接时,还可以根据选定的焊条直径,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焊接电流:I=dK式中:I 焊接电流(A):d 焊条直径(mm):K 经验系数(A / era),见表3-20表3-20焊接电流经验系数与焊条直径的关系[9]焊条直径d24/ mm〜6经验系数K20〜2525〜3030〜4040〜502) 考虑焊接位置 在平焊位置焊接时,可选择偏大些的焊接电流,非平焊位置焊接时,为了易于控制焊缝成形,焊接电流比平焊位置小10%〜20%3) 考虑焊接层次 通常焊接打底焊道时,为保证背面焊道的质量,使用的焊接电流较小; 焊接填充焊道时,为提高效率,保证熔合好,使用较大的电流:焊接盖面焊道时,防止咬边和保证焊道成 形美观,使用的电流稍小些。
焊接电流一一般可根据焊条直径进行初步选择,焊接电流初步选定后,要经过试焊,检查焊 缝成形和缺陷,才可确定对于有力学性能要求的如锅炉、压力容器等重要结构,要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合 格以后,才能最后确定焊接电流等工艺参数1. 4. 3电弧电压当焊接电流调好以后,焊机的外特性曲线就决定了实际上电弧电压主要是由电弧长度来决定的电 弧长,电弧电压高,反之则低焊接过程中,电弧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电弧燃烧不稳定、飞溅大、熔深 浅及产生咬边、气孔等缺陷:若电弧太短,容易粘焊条一般情况下,电弧长度等于焊条直径的〜1倍为 好,相应的电弧电压为16—25V碱性焊条的电弧长度不超过焊条的直径,为焊条直径的一半较好,尽可 能地选择短弧焊;酸性焊条的电弧长度应等于焊条直径1. 4. 4焊接速度焊条电弧焊的焊接速度是指焊接过程中焊条沿焊接方向移动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焊 缝长度焊接速度过快会造成焊缝变窄,严重凸凹不平,容易产生咬边及焊缝波形变尖;焊接速度过慢会 使焊缝变宽,余高增加,功效降低焊接速度还直接决定着热输入量的大小,一般根据钢材的淬硬倾向来 选择1. 4. 5焊缝层数厚板的焊接,一般要开坡口并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
多层焊和多层多道焊接头的显微组 织较细,热影响区较窄前一条焊道对后一条焊道起预热作用,而后一条焊道对前一条焊道起热处理作用 因此,接头的延性和韧性都比较好特别是对于易淬火钢,后焊道对前焊道的回火作用,可改善接头组织 和性能对于低合金高强钢等钢种,焊缝层数对接头性能有明显影响焊缝层数少,每层焊缝厚度太 大时,由于晶粒粗化,将导致焊接接头的延性和韧性下降1. 4. 6热输入熔焊时,由焊接能源输入给单位长度焊缝上的热量称为热输入其计算公式如下:Q=NLU/u式中 Q——单位长度焊缝的热输入(J/cm)I――焊接电流(A);U——电弧电压(V);u 焊接速度(cm / s)n――热效率系数,焊条电弧焊为 〜热输入对低碳钢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不大,因此,对于低碳钢焊条电弧焊一一般不规定热输 入对于低合金钢和不锈钢等钢种,热输入太大时,接头性能可能降低:热输入太小时,有的钢种焊接时 可能产生裂纹因此,焊接工艺规定热输入焊接电流和热输入规定之后,焊条电弧焊的电弧电压和焊接 速度就间接地大致确定了一般要通过试验来确定既可不产生焊接裂纹、又能保证接头性能合格的热输入范围允许的 热输入范围越大,越便于焊接操作。
1.4.7预热温度预热是焊接开始前对被焊工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适当加热的工艺措施预热可以减小接头焊 后冷却速度,避免产生淬硬组织,减小焊接应力及变形它是防止产生裂纹的有效措施对于刚性不大的 低碳钢和强度级别较低的低合金高强钢的一般结构,一般不必预热但对刚性大的或焊接性差的容易产生 裂纹的结构,焊前需要预热预热温度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件的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和施焊环境温度以 及有关产品的技术标准等条件综合考虑,重要的结构要经过裂纹试验确定不产生裂纹的最低预热温度预 热温度选得越高,防止裂纹产生的效果越好;但超过必需的预热温度,会使熔合区附近的金属晶粒粗化, 降低焊接接头质量,劳动条件也将会更加恶化整体预热通常用各种炉子加热局部预热一般采用气体火 焰加热或红外线加热预热温度常用表面温度计测量1. 4. 8后热与焊后热处理焊后立即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或保温,使其缓冷的工艺措施称为后热后热 的目的是避免形成硬脆组织,以及使扩散氢逸出焊缝表面,从而防止产生裂纹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或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焊后热处 理焊后热处理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焊件的焊接残余应力,降低焊接区的硬度,促使扩散氢逸出,稳定组织 及改善力学性能、高温性能等。
因此,选择热处理温度时要根据钢材的性能、显微组织、接头的工作温度、 结构形式、热处理目的来综合考虑,并通过显微金相和硬度试验来确定对于易产生脆断和延迟裂纹的重要结构,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结构,以及有应力腐蚀的结构, 应考虑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对于锅炉、压力容器,则有专门的规程规定,厚度超过一定限度后要进行消除 应力退火消除应力退火必要时要经过试验确定铬钼珠光体耐热钢焊后常常需要高温回火,以改善接头 组织,消除焊接残余应力重要的焊接结构,如锅炉、压力容器等,所制定的焊接工艺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按所设 计的焊接工艺而焊得的试板的焊接质量和接头性能达到技术要求后,才子正式确定焊接施工时,必须严 格按规定的焊接工艺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前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焊前清除焊件上的油污、 水分,减少焊缝中氢的含量: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热输入,减少焊缝的淬硬倾向:焊后立即进行消 氢处理,使氢从焊接接头中逸出:对于淬硬倾向高的钢材,焊前预热、焊后及时进行热处理,改善接头的 组织和性能:采用降低焊接应力的各种工艺措施3)再热裂纹焊后,焊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再次加热(消除应力热处理或其他加热过程) 而产生的裂纹叫再热裂纹。
产生的原因:再热裂纹一般发生在含V、Cr、Mo、B等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珠光体 耐热钢及不锈钢中,经受一次焊接热循环后,再加热到敏感区域(550〜650°C范围内)而产生的这是 由于第一次加热过程中过饱和的固溶碳化物(主要是V、Mo、Cr,碳化物)再次析出,造成晶内强化, 使滑移应变集中于原先的奥氏体晶界,当晶界的塑性应变能力不足以承受松弛应力过程中的应变时,就会 产生再热裂纹裂纹大多起源于焊接热影响区的粗晶区再热裂纹大多数产生于厚件和应力集中处,多层 焊时有时也会产生再热裂纹防止措施: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低强度的焊条,使焊缝强度低于母材,应力在焊 缝中松弛,避免热影响区产生裂纹:尽量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应力集中;控制焊接热输入,合理地选择热 处理温度,尽可能地避开敏感区范围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