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后限时集训岳麓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20522632
  • 上传时间:2022-07-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7·广东七校高三联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是美国近代军事学家、海军战略家他以史学家的明鉴,系统地研究了人类海上战争,1890年起总结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等一系列著述,创立了海权论学说马汉明确地把“海权”定义为“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尤其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商业船队,以及能控制战略要地的海军基地;进而阐明了“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洋事业、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其中,美国是海权论的最大受益国,二战前逐渐取代了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制定了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迅速崛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摘编自程前光《马汉的海权论及对二战前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汉的核心观点,简析马汉海权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汉观点的实质,谈谈你从“海权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中得到的认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可得出控制海洋保持制海权是国家强盛的标志第二小问,抓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攫取海洋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激化;19世纪末,美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亟需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地位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马汉明确地把‘海权’定义为‘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尤其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商业船队,以及能控制战略要地的海军基地”可得出资本主义“强权即公理”的扩张理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洋事业、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制定了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迅速崛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海权在大国崛起中具有普遍性,是一个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要增强海权意识,维护海洋权益;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崛起之路;争取海权必须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为基础等。

      答案】 (1)观点:控制海洋保持制海权是国家强盛的标志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攫取海洋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激化;19世纪末,美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亟需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地位2)实质:资本主义“强权即公理”的扩张理论认识:海权在大国崛起中具有普遍性,是一个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要增强海权意识,维护海洋权益;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崛起之路;争取海权必须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为基础等2.(2017·济南高三针对性训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而在同一年(1917年)的早些时候,4月1日的夜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忧心忡忡地向世界日报的柯布尔先生讲了下面的一番话:“战争会使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翻身只要我们不参加战争,则中立主义还可以有优势地位,假使我们加入了协约国方面,则世界就会离开了和平的基础,而进入了战争的基础了那就是说我们也和旁人一样的丧失了头脑,不再有是非的考虑,那也就是说这个半球上的大多数人民都会发了战争狂,放弃了冷静的思考,而集中其精力来从事于毁灭威尔逊又说美国的宣战,其意义即等于德国已经被击败了,而且是相当的惨败,所以结果将是一个指定的和平和胜利的和平。

      威尔逊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没有能挡住美国公众对惩罚德国的义愤,美国终于参战了不过,欧洲的政治家们不是像威尔逊总统一样,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称为“胜利的和平”或“指定的和平”,而是尖锐地指出:欧洲失去了无胜利有和平的机会,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摘编自王苏波《恶魔在徘徊——对20世纪战争的回顾与反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威尔逊的矛盾心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人“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的理解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美国的宣战,其意义即等于德国已经被击败了,而且是相当的惨败,所以结果将是一个指定的和平和胜利的和平”可以得出参战可以迅速结束战争形成一个和平的局面;惩罚德国对美国商船的袭击;根据材料“只要我们不参加战争,则中立主义还可以有优势地位”可以得出破坏美国的孤立主义;根据材料“假使我们加入了协约国方面,则世界就会离开了和平的基础,而进入了战争的基础了”可以得出使世界形成一种用战争处理国际事务的传统第(2)问,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的制裁的影响、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不均引发的问题、法西斯的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角度进行作答答案】 (1)心理:迅速结束战争形成一个和平的局面;惩罚德国对美国商船的袭击;但是破坏美国的孤立主义;而且会使世界形成一种用战争处理国际事务的传统。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受到战胜国的分赃式制裁,引起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战胜国之间也因为分赃不均而加剧各种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法西斯上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2017·长沙高三模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12月,美、英、法、日四国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规定相互尊重、共同维护各自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条约生效之日,英日同盟即行废止在会谈中,美国国务卿休斯还提出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建议,他主张:暂停各国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的主力舰;参照与会国的现役海军力量,确定英美两国重型舰只的总吨位各为50万吨,日本为30万吨英国代表贝尔福表示同意休斯的提议但日本代表加藤坚决反对美国提议的5∶5∶3的比例,提出10∶10∶7的要求,结果遭到英、美的一致反对日本代表又提出,如果接受美国方案,那么作为交换条件,日本原来在中国的权利应得到承认,美国在太平洋诸岛的防备应维持现状经过激烈争论,美、英、法、意、日五国最终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对于美、英、日所占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

      条约同时还指出,如果缔约任何一方在和平时期认为新的形势影响到它的国防利益,各缔约国应举行会议,对条约加以修正——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脆弱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提议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的意图,并分析英国同意美国提议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的历史意义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华盛顿会议的相关史实及《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中美英两国主力舰总吨位均为52.5吨”可知,美国意图争取赢得与英国相等的海权;根据材料“将日本主力舰限制为31.5吨及反对日本提出10∶10∶7的要求”可知,美国还意图限制日本在太平洋区域的扩张;《五国条约》一方面埋葬了英日同盟,同时限制了日本,使美国在战后的远东及太平洋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二小问,根据史实可知,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受损严重,需裁减军备,无力参与军备竞赛;战后英国面临内政与殖民地的困境,需要强大盟友,因而英国同意美国提议以联合美国;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增强;另外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使英日矛盾发展,英日同盟废除,因而使英国并不反对削弱日本。

      第(2)问,《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对五国主力舰总吨位进行了规定,缓和了各大国间的军备竞赛,有利于战后局势的相对稳定;同时也减轻了各大国民众的军费负担,有利于战后经济的恢复;同时该条约是现代史上大国间的第一个裁军协议,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战后和平答案】 (1)意图:争取赢得与英国相等的海权;限制日本在太平洋区域的扩张;使美国在战后的远东及太平洋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原因: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受损严重,需裁减军备,无力参与军备竞赛;战后英国面临内政与殖民地的困境,需要强大盟友;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增强;英日矛盾发展,英日同盟废除,使英国并不反对削弱日本2)意义:缓和了各大国间的军备竞赛,有利于战后局势的相对稳定;减轻了各大国民众的军费负担,有利于战后经济的恢复;是现代史上大国间的第一个裁军协议,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战后和平4.(2017·衡阳十校高三调研)【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截至l941年底,美国在欧洲的投资为20亿零600万美元,是其在亚太投资的2倍以上,1941年1月美国就制定了“先欧后亚”的大战略美国参战后,虽然社会上一致要求先打败日本,但美国政府权衡德、日两个敌人后,认为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德国,因为德国已占据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日本占领的地区则是落后地区,很难马上对美国造成致命的威胁。

      这样美国在1942年l月阿卡迪亚会议上,再次重申了“先欧后亚”的大战略——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确定“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影响解析】 第(1)问,由材料“截至l941年底,美国在欧洲的投资为20亿零600万美元,是其在亚太投资的2倍以上”可知,美国的经济利益主要集中在欧洲;由材料“美国政府权衡德、日两个敌人后,认为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德国,因为德国已占据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可知,德国法西斯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威胁最大;联系背景史实可知,此时美国已参战,而美国的战时盟国英国、苏联和法国集中在欧洲,从而使美国确定“先欧后亚”大战略第(2)问,美国确定“先欧后亚”大战略,使主要兵力投入欧洲战场,有利于集中力量击败德国;同时在欧洲必须联合盟友苏联,因而推动了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但对中国来说,“先欧后亚”大战略延长了中国抗战的时间答案】 (1)原因:美国的经济利益主要集中在欧洲,德国法西斯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威胁最大;美国的战时盟国英国、苏联和法国集中在欧洲2)影响:有利于集中力量击败德国;推动了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但“先欧后亚”延长了中国抗战的时间。

      5.(2017·石家庄高三二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在斯大林的默许下,越过三八线,朝鲜半岛爆发内战美国认为朝鲜发动这场战争是受苏联的指使,于是迅速作出反应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7月7日,在苏联代表未到场的情况下,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介入战争,并将战火烧至鸭绿江边,丹东被炸在金日成求助苏联未果的紧急情况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顶着重重压力组建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朝鲜战争结束1954年,日内瓦会议也未能解决朝鲜和平统一的问题,南北双方从终点又回到起点朝鲜战争使东北亚各国重新组合,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战前美苏均势变或了苏、中、朝北方三角关系和美、韩、日南方三角同盟的对抗,出现了美苏冷战“大气候”下的“小气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美苏冷战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美苏冷战结束,西欧冷战的标志“柏林墙”倒塌,德国终于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统一然而作为半岛分裂的标志“三八线”岿然未动可见,朝鲜战争给南人民的伤害一时间还是难以消除的——摘编自王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