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探析.doc
4页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探析*基金项目:本文为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国家级研究课题“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贾 勇 宏* 作者简介:贾勇宏(1980-),男,河南淅川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学专业2006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农村教育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农村中小学在布局调整前后普遍陷入缺编困局编制不合理,挤占严重,投资短缺和管理属地化是农村教师缺编的主要原因教师缺编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采取措施解决教师缺编问题刻不容缓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 受教育财政压力的影响,全国各地适时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中小学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普遍陷入缺编困局本文将对该问题加以探讨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现状1、教师整体缺编农村税费改革后,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普遍加大而教师工资往往是一个地区财政支出的最大部分,于是各地普遍采取了以缩减教师编制为目标的多种措施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在经济利益动机驱使下,不少地方政府不顾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强制撤点并校过度缩减教师编制,造成教师整体缺编问题严重。
根据中西部6省区的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在8954名教师中,有73.5%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教师整体缺编地方统计数据也证明了教师整体缺编问题的严重性如,根据河南省核定的编制,信阳市中小学教职工总数应为68285人,实际在岗教职工却缺编10425人,仅光山县就缺编2477人1】按照湖北省定编制标准,农村教师与学生比为小学1 :21.6,初中1 :16.8,高中1:13.8,公安县中小学应配编9020人,但该县中小学现行配编标准为:小学1:26.6;初中1:18.8;高中1:16.8,实际只配编7736人,比省定标准少配1284人,加之教师自然减员,全县实际的教师编制标准比县自定的编制标准还要紧【2】由此足见教师队伍整体缺编的严重性2学科结构性短缺严重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但整体缺编,而且存在严重的学科结构性短缺矛盾,即部分学科教师富余,另一部分学科教师却短缺学校的特殊性要求按照学科配备专任教师,对于规模偏小的农村中小学在现行教师编制标准下很难配齐所有学科的专职任课教师,学科教师短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校学科教师富余与短缺共存的结构性短缺矛盾更加突出六省区的调查分析表明,小学教师最富余的学科是语文和数学,如,湖北长阳的小学数学和语文教师竟然占全县小学教师总数的90%以上;而教师最为短缺的学科则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和心理健康等。
当问及教师“目前您所在学校主要缺乏哪些科目教师?”时, 57.7%的教师认为缺乏信息技术课老师,57%的教师认为缺英语老师,54.7%的教师认为学校缺乏音、体、美老师因此,学科教师富余与短缺并存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比较突出3、班级规模过大 为了弥补教师缺编对学科教师需求的影响,以扩充班级规模为核心内容的集中办学成为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必然选择,平均班额过大现象由此突出,中心学校或定点学校情况尤甚根据六省区的调查分析数据显示,小学已经进行过布局调整的学校班额平均值为38.36人,略高于没有调整过和正在调整过的学校,但三类小学的班额都在国家规定的45人标准以下;初中三类学校的班额都在56-59人之间,规模超过国家规定的50人标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已经调整过的学校班额低于另两种学校,但均值都在国家标准以下;高中三类学校相差不大都在58人左右,超过国家规定55人的标准(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小学平均班额总体不超标,但由于小学有大量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的存在,小学班额两级分化严重,定点学校和中小学校往往规模过大,没有调整过的分散校点则班额不足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都存在班级规模过大的现象,而初中和高中整体情况更严重。
表1: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后班均学生数变化情况表(人)布局调整进行情况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已调整过38.3612.86257.8013.77038.0215.03359.4314.952没调整过37.4314.69558.3216.68143.6314.49259.8416.647正在进行36.8613.20956.1314.28540.8013.96357.0313.960样本数量524234255923644、生活教师匮乏当前由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带来的学生上学困难,以及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寄宿制学校建设在许多地区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寄宿制学校的出现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的增加由于学校缺少甚至没有专职生活教师、保安人员的编制,导致农村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承担学生的生活管理、学校的治安工作有的学校,男教师兼职当保安,负责巡逻护校;女教师兼职当保姆,照顾学生起居教师大都从早上6点开始工作,直到晚上孩子入睡才能休息,普遍感到工作压力过大并且,一旦寄宿生生病,学校教师承担的责任就更大了不少教师白天身兼多门学科或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晚上还要值班陪寝,工作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是我国教育特殊的生态环境下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原因:1、 教师编制不合理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编制办于2001年联合制定的根据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生师比为18:1,农村小学为23:1这个标准比城市教师编制相比在口径上已经有所放宽,但仍有失妥当这是因为:第一,城市偏向严重农村人口不如城市那样密集,校点分散,规模较小,一个学校无论规模大小,该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配备至少一名可以胜任的专职教师,这样在同等学生数量下农村学校所需教师数量明显要高于城市在刚性的教师编制约束下,规模较小的学校按学生数量来定编的教师数量就无法满足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这种以人口密度为条件的编制标准明显不利于农村第二,过于强调规模效益该编制主要是依据学生数量来核定教师数量,却对学校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偏远地区学校和教学点对教师的特殊需要缺乏充分考虑为了编制生师比达标,不少学校不得不以牺牲学科教师专职化为代价,教师身兼数门课工作负担加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地方政府在布局调整中不得不加大撤点并校的范围和力度,引发偏远处、贫困和交通不便地区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有损教育公。
这些做法实际上已经形成规模效益至上的错误倾向第三,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自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地普遍开始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此间大量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制定于2001年的教师编制标没有考虑到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的客观需求同时本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增部分学科,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而较早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而现行编制已经过时2、 教师岗位编制挤占严重在教师整体缺编的同时,学校实际缺编却更加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际在岗教师的编制被非教学工作人员挤占上世纪末我国开始进行以减员增效为目标的政府机构改革,一些地方政府中的冗员被裁汰,原先设立在乡镇一级的教育组被撤销,改由一名专职教育干事管理全乡镇教育行政工作的新体制但是调研中发现,多数地方的教育组只是换了牌子,却保留原班人马,是地道的换汤不换药深究其因发现原来这些本该裁汰的工作人员都因拥有教师编制而继续留岗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乡镇其它单位的政府裁汰人员也以获取教师编制的办法而继续留岗工作因此教师编制岗位实际挤占严重,加剧了学校实际教师编制的短缺3、 教育投资短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实行以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短缺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实际上是教育投资主体责任由乡镇向县级政府的一次转移对于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县市而言,教师的工资始终是占据全县财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不少贫困县市更是号称“吃财政饭县”或“教育财政县”,除了依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本身并无力负担全县的教育支出,农村教育投资因此处于短缺状态由于县级财力的紧张,地方政府尽可能地压缩教师编制,不少学校长期处于缺编难补的状态,教育部门依据实际需要提交的教师进编申请往往遭到财政部门的否决经费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教师缺编问题的根本原因地方政府目前在教师队伍问题上出现的许多矛盾几乎都与经费短缺有关4、 教育管理体制的属地化当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属地化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拥有绝对的自主权,而作为用人单位的学校却无权决定教师的聘任具有过强行政干预色彩属的属地化管理模式使教师编制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属地化管理模式限制了教师的自由流动,教师除了在编制区域内流动外很难再向其它地区流动,这不利于教师结构性供求矛盾的解决,也不利于教师通过正常的人才流动形成教师队伍的竞争机制和进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编制动态平衡。
因此属地化管理模式加剧了教师的结构性短缺矛盾三、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困局的破解教师是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灵魂,教师缺编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采取措施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师缺编问题刻不容缓首先,放宽农村教师编制政府要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编制标准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在科学化基础上实现农村教师编制的宽松化所谓科学化就是既要坚持规模效益原则,又要考虑学校实际需求和地区差异,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此,教师编制不能一刀切,应该在城乡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山区、平原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加以区分,分别制定编制标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年期内做出编制标准的修订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坚持科学化基础上还要对农村中小学的偏远校点以及其它特殊情况的师资配备予以特殊照顾,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考虑保留必要的教师编制其次,严格编制管理教师编制要从严管理,将行政管理岗位与普通教师岗位分开,实行以岗位性质分类定编制办法,加大教师编制的透明度对于已经离开教育系统或者没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编制要及时在教师系列中注销,防止教师岗位编制被挤占再次,确保教育投资充足政府要在以县为主现有教育投资和管理体制基础上,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责任,以减轻县级政府过重的教育财政压力。
对于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市,中央政府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省政府则分担这些贫困县市大部分的教师工资;对于经济稍好的县市,由省政府与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分担教师工资这样就可以为地方政府放宽教师编制提供经济后盾最后,改革教师管理体制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自由流动的原则,建立区域性的教师人才市场,扩大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学校内部则统一实行教师聘任制度,行政部门聘任校长,校长有权聘任教师,实现教师的竞争机制和进出机制,实现教师队伍的动态平衡和工作绩效的改善参考文献:[1] 周宝荣. 关于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师编制问题及对策[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9-110.[2] 肖昌斌、曾宪波. 农村中小学遭遇教师缺编之困[J]. 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10):7-11.1。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