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联盟]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三次周练语文试题.pdf
9页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蹊 . 跷 (q ī) 褒 . 贬 (b á o)下乘 . (ch é nɡ ) 咬文嚼 . 字 (ji áo ) B.尺牍 . (d ú ) 遴 . 选 (l í n)付梓 . (z ǐ ) 中石没 . 镞 (m?)C.岑 . 寂 (c é n) 哺 . 育 (b ǔ)腼腆 . (di ǎ n) 清沁 . 肺腑 (q ì n)D.携 . 带 (xi é ) 迸 . 发 (b ì nɡ)倒涎 . (xi á n) 锱 . 铢必较 (z 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纠葛 皎洁 协调 斩钉接铁 自鸣得意B.昏厥 流弊 词藻 叫嚣呐喊 包罗万象C.剥啄 罗嗦 疏朗 端木遗风 吞言咽理 [ 来源 :学 _科 _网 ]D.玩索 筹划 篇辐 臭名昭著 屈指可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缪,从长计议 .... ,制定了新的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战略B.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那不过是吉光片羽 .... ,然而对亲历 21 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C.大别山地区奇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和寻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 D.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 .... ,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由 于连日暴风雨,使荷兰海岸出现大批流离失所的海豹孤儿它们如果继续暴露在外,几乎难逃死亡的命运幸好当地的志愿者们建立起了海豹孤儿院B.过去氢化植物油被广泛用作植脂末的原料,但越来越 多 的证据表明,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无益,只会增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C.活性炭组成成分主要是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配置而成,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工序加工制造而成D.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提出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车优先通行权利,加强校车监管,保障校车安全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内心里拥有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积淀在我 们 血 液 里 的 和 融 化 在 我 们 脚 步 中 的 , 都 是 这 样 一 点 一 滴 播 撒 和 积 累 下 的 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②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③才会看 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⑤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⑥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A.④①③②⑥⑤ B.③②①⑥⑤④C.③①②④⑤⑥ D.④③②①⑤⑥(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9 题 (20 分 )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 嫌这话不够味, 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 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 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 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 没有更多的意义, 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 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 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 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 ,, ”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 “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 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 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 没有更多的含义” 《红楼梦》 里茗烟骂金荣说: “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 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 2 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一、 “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 “风度”是动词的宾词; 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 ( 的 ) ”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嗦, 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 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 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 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 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 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 ”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 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6.本文开篇引述了郭沫若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和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的修改,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 (6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来源 :学 _科 _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作者又引用了《水浒》里的文字,你觉得这些文字多余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把“你是个好小子”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呢?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认为朱光潜先生赋予“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你认为这个“新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个“新的意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6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来源 :学§科§网 Z§ X§ X§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 13 题。
(20 分 ) 看戏与演戏朱光潜莎士比亚说过, 世界只是一个戏台 这话如果不错,人生当然也只是一部戏剧戏要有人演,也要有人看;没有人演,就没有戏看;没有人看,也就没有人肯演演戏人在台上走台步,作姿势,拉嗓子,嬉笑怒骂 ,悲欢离合,演得酣畅淋漓,尽态极妍;看戏人在台下呆目瞪视,得意忘形,拍案叫好,两方皆大欢喜,欢喜的是人生煞是热闹,至少是这片刻光阴不曾空过世间人有生来是演戏的, 也有生来是看戏的 这演与看的分别主要地在如何安顿自我上面见出演戏要置身局中,时时把“我”抬出来, 使我成为推动机器的枢纽,在这世界中产生变化,就在这产生变化上实现自我;看戏要置身局外, 时时把“我”搁在旁边, 始终维持一个观照者的地位, 吸纳这世界中的一切变化, 使它们在眼中成为可欣赏的图画, 就在这变化图画的欣赏上面实现自我 因为有这个分别, 演戏要热要动, 看戏要冷要静 打起算盘来,双方各有盈亏: 演戏人为着饱尝生命的跳动而失去流连玩味, 看戏人为着玩味生命的形象而失去“身历其境”的热闹能入与能出,“得其圜中”与“超以象外”,是势难兼顾的这分别像是极平凡而琐屑,其实却含着人生理想这个大问题的大道理在里面古 今中外许多大哲学家、 大宗教家和大艺术家对于人生理想费过许多摸索, 许多争辩, 他们所得到的不过是三个不同的简单的结论: 一个是人生理想在看戏, 一个是它在演戏, 一个是它同时在看戏和演戏。
人生理想往往决定于各个人的性格最聪明的办法是让生来善看戏的人们去看戏,生来善演戏的人们来演戏 上帝造人, 原来就不只是用一个模型 近代心理学家对于人类原型的分别已经得到许多有意义的发现, 很可以作解决本问题的参考 最显著的是荣格的“内倾”与“外倾”的分别内倾者倾心力向内,重视自我的价值,好孤寂,喜默想,无意在外物界发动变化;外倾者倾心力向外,重视外界事物的价值,好社交,喜活动,常要在外物界起变化而无暇返观默省简括地说,内倾者生来爱看戏,外倾者生来爱演戏人生来既有这种类型的分别, 人生理想既大半受性格决定, 生来爱看戏的以看为人生归宿, 生来爱演戏的以演为人生归宿, 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双方各有乐趣, 各是人生的实现,我们不妨各投其所好,不必强分高下,或是勉强一切人都走一条路人性不只是一样, 理想不只是一个, 才见得这世界的恢阔和人生的丰富 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静坐在一个木桶里默想, 勋名盖世的亚力山大帝慕名去访他,他在桶里坐着不动客人介绍自己说: “我是亚力山大帝 ”他回答说: “我是犬儒第欧根尼客人问:“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忙么?”他回答:“只请你站开些,不要挡着太阳光 ”这样就匆匆了结一个有名的会晤。
亚力山大帝觉得这犬儒甚可羡慕,向人说过一句心里话:“如果我不是亚力山大,我很愿做第欧根尼无如他是亚力山大,这是一件前生注定丝毫不能改动的事, 他不能做第欧根尼 这是他的悲剧, 也是一切人所同有的悲剧 但是这亚力山大究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是亚力山大而能见到做第欧根尼的好处 比起他来,第欧根尼要低一层不要挡着太阳光!”那句话含着几多自满与骄傲,也含着几多偏见与狭量啊!要较量看戏与演戏的长短,我们如果专请教于书本,就很难得公平我们要记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