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郊阳光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8页目 录第一篇 综述与项目建设背景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第二节 项目建设意义第三节 地理位置第二篇 项目市场分析与总体布局第一节 市场分析第二节 总体布局第三节 品种选择与搭配原则第四节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第五节 技术应用与技术保障体系第六节 物耗与供应第七节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及施工质量保障措施第三篇 投资概算与经营成本第一节 投资概算第二节 财务分析第三节 结论附 件 (1)项目规划设计图(2)单元日光温室大棚/作业间第一篇 综述与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农业用地,单靠传统的常规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无发展空间,实现利益最大化已成为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利用农业用地建立特色生态农业景观、发展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等,促进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建立现代都市农业园是农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久居都市的人们,十分向往充满自然情调的田园风光,在环境优美的大自然中放松自己,寻找一份自然的享受,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观光旅游中享受休闲的惬意于是农业和旅游结合的新生业态----休闲农业应运而生,既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也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这种兼备经济、社会、环保、游憩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的业态已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北京、上海等地近几年的休闲农业也呈现出了旺盛的发展态势。
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很希望在城市近郊领略到南方农业特别是果蔬风光,并为自己亲自采摘的新鲜的岭南果蔬而自豪,所以南果北栽就成为了市郊都市观光农业的一大亮点这种跨区域反季节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市场需求的产物,更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哈尔滨近郊建立具有南北结合特色的都市农业园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青少年及其家长对自然和农业艺术知识异常渴求所以在近郊发展设施栽培,为缺少闲暇时间的青少年提供在自家门口即可领略到南方乃至世界各地农业风光,品尝采摘到的异地果蔬,并通过切身体验农业科普教育,丰富农业及科技知识,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又开辟出新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具有集绿色环保、科技农业、园林景观、观光休闲、采摘果蔬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内建立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需求二.项目建设意义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农业部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意见》—农技发[2009] 33 号文件,按照省委实施“八大经济区” 、 “十大工程”以及市委“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道外区规划编制了《哈尔滨市道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重点突出都市型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是道外区农业发展优势,也是道外区农业发展的亮点,应重点扶持,重点推进。
2.有利于生态建设和保护,美化环境,项目将现代农业生产过程融入绿化造景过程,为绿色生态屏障增加一道防线,不但提高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将达到农业、艺术与绿色生态的完美融合3.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农业及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项目的实现不但为市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观光休闲场所,同时也是对农业及旅游业的一种内涵的丰富、外延的扩大,因为它不仅是提供田园风光,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同时还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观光者在享受天然情趣的同时也学到现代农业知识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品尝高科技带来的有机食品,从而进一步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的转化4.有利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园的实施,果蔬栽培形式将出现多样化、艺术化通过架式栽培,新品种的引进,传统优良品种的保存利用,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利用,不但能丰富哈尔滨市的有机果蔬市场,还为当地农民从事现代都市农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民从事相关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全面提升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5.有利于农业科技普及:该项目建设不但为市民和青少年提供一个体验、学习的基地,且通过现代农业科技研究、运用和培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
6.有利于社会稳定,缓解就业压力: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失地农民及社会下岗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而且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带动,能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地理位置道外区民主乡位于哈尔滨东郊,南邻团结镇,西北靠松花江,东连巨源镇,距市区 10 公里,江南中环路 16.6 公里,东西横卧全乡与城区相连,与同三高公路相通,全长南起 13.4 公里江坝象长龙横卧在“老亮子湾”处,与阿城堤防接壤,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全乡总面积 132 平方公里,自然沟泡湿地 3000 亩,草原面积 5 万亩,鱼池面积 1 万亩,水稻无公害面积 3 万亩,胡萝卜无公害面积 2 万亩,拥有 22.6 公里的松花江江岸线,自然江岸金沙滩 500 亩在 15~20 米即可取出地下水,水量充足,全乡拥有丘陵山地面积 3 万亩,2 公里长的天横山脉,距地高度 20 米左右,山脉脚下已经开采出了超过国家标准饮用水的自然矿泉水,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全乡无霜期 140 天,活动积温 2800~3200 摄氏度,日照充足,年降水量 550 毫米左右,是发展温室、大棚等理想的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地第二篇 项目市场分析与总体布局一.市场分析现在,走出家门放飞心情成为了许多市民的郊游心愿。
据市场调查,有 95%的哈市市民希望到郊外旅游、观光和度假,近三分之一以上的市民愿意将双休日用于郊区旅游,自驾车到郊外游山玩水,观光采摘、休闲度假、回归自然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近郊旅游和农业观光创造了发展空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更为关注绿色有机食品,把握营养平衡成为消费趋势据调查显示,哈市冬季果蔬供应呈现以南果为主的态势,且以耐储运果蔬为主,价格居高不下这为我们生产反季节、跨区域的绿色、有机果蔬带来了巨大市场北方人极少接触常绿果蔬,更不知道那些千奇百怪的热带、亚热带水果的生长、发育、成熟情况因此在北方种植常绿果树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作为教育资源、旅游资源对外开放,使之成为园艺学教学与实习场地,人们度假、旅游观光场所,市场前景广阔二.总体布局项目需要占地 200 亩以上,依据地形地貌及功能定位统一规划设计,做到科学、实用达到生态与农业,农业与景观的完美融合,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新型日光节能温室、观光采摘区、自营型农场、植物园、露营港等部分1.园区定位:农业观光、度假休闲体验开心农场、休闲露营接待、示范营地科普试验示范;青少年科普基地2.指导思想:以“农业科技与休闲体验”为中心,以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示范、推广为基础,因地制宜,将园区规划为体现地方特色和引进新、奇、特、优项目相结合,突出农业高科技的技术特征,形成一个融观光性、可参与性和具有乡土气息及农业文化内涵的自然、清新、质朴的都市农业生态园。
3.园区功能:观光休闲功能:满足市区居民观光休闲的需求示范传播功能:现代都市农业园有现代农业高科技的示范、推广和传播功能科普教育功能:面向学生和市民的学农实践基地经济生产功能:现代都市农业园以农为主,是产业化发展的具体体现4.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发展科技型、生态型、教育型、观光型、休闲型、高效型现代农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游、赏、娱、憩、购、听、学等多种需求,以体现其参与性营造有别于城市及其它地方景观,融农业生态环境、农艺生态活动、田园野趣于一体,以体现其乡土性突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和应用、示范,以体现其科技性,致力于农业科技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体现其文化性三.品种选择与搭配原则1.品种的先进性适宜采摘尽可能延长采摘时间:早、中、晚熟品种搭配露地栽培与温室栽培结合,避开不同种间的“相克”注意果实不同颜色的搭配通过以上品种选择与搭配,兼之采用不同栽培模式,如先进的整形方式,艺术栽培、立体栽培、网架式栽培等方式达到四季有果蔬、品质优良、造型美观、整体协调、色彩斑斓的效果将园林设计的思想和艺术融入农业园区中,形成观赏性、实用性、经济性兼顾的园林农业布局2.种植方式及特点(1)采摘周期长:采取立体种植方式,在日光温室之间种植草莓等其他作物,采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并结合设施栽培方式,以确保一年中有近八个月的采摘时间。
2)节能环保:采取树下种草及节水灌溉等措施,确保无裸露地面,园内只设步行道,道路及停车场用草坪空格砖铺设,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3)绿色安全:采用最新的抗病与抗寒品种,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确保食品绿色安全4)质优高效:引进国内外最新、最优质品种,做到品质更优、效益更高四.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1.日光节能温室区:约 100 栋,每栋 300~400 平方米,高度 3.5 米2.科普体验区:占地面积不小于 2000 平方米3.露地栽培:占地不少于 20 亩4.露营港:露营接待、示范营地,满足游人露营、休闲体验的需求5.绿化区:园内不设车行道,全部为田间小路,用草坪砖或石子铺就,在园内设置生态停车场6.日光温室主要包括骨架、覆盖、通风降温、灌溉系统骨架系统由热镀锌钢板结构,配有结露水倒流装置;覆盖系统使用阳光板(由聚碳酸脂制成的高档覆盖材料) ;通风降温系统采用温帘风机降温;灌溉系统采用重力滴灌设备,节约水肥冬暖大棚:钢架结构、薄膜覆盖、自动卷帘,外墙采用艺术化设计,与整个园区景观相协调棚内地面铺砂、片石、方砖等覆盖物,灌溉系统采用节水的滴灌设备7.休闲体验区:根据观光游览的需要在园区主入口及游线上设置休闲景点,区域化个性化花园、草坪、绿乔木停车场等。
其中乔木停车场采用草坪砖,中间用耐踏绿草铺就,使整个停车场种植常绿树木给予遮荫,使停放的车辆掩映在绿色“车库”中,尽显生态、自然的风姿在游线上设置多处各具风格的木亭,供游人休闲体验8.展示厅及科教中心不小于 2000 平方米,分不同功能区域,突出农业、科技等主题,采取农用日光温室建筑形式,建成钢结构玻璃大棚(高 6 米)9.附属设施办公、宿舍区,农场看护房配套设施(锅炉、水、电等用房)沼气池乔木停车场,道路及林间小道铁艺围栏其他:平整土地、清运垃圾等五.技术应用与技术保障体系1.技术应用快速成型技术促花技术特早投产技术树体控制技术花果管理技术园林艺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其他现代农业生产技术2.技术保障体系与中国农科院、省农业大学、林业大学、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合作,并做为其教学科研及学生实习基地聘请省内外知名果蔬、园艺、农业专家做为公司顾问,常年给予技术指导和监督聘请知名专家及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公司工作,加强自身科技力量建设入园工作的所有员工需经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六.物耗与供应1.种苗:项目所需种子、苗木,本地区及国内资源充足,现已与多家供应商达成协议,完全可满足本项目所需。
2.建材:项目所需的棚架材料及建筑材料本地区资源充足3.设备:项目主要设备如下:小型农机具微喷系统滴灌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配套其它灭火系统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太阳能利用系统4.其它物料供应及劳动力资源均能满足所需七.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建设期计划为一年(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整体规划设计确定一个高水平方案,使本工程布局合理、结构清晰、空间序列明确,创造良好的生态农业与艺术景观环境通过竞争,选定一批有实力、管理到位、重视信誉、积极配合的施工队伍及苗种、材料供应厂商实行工程监理制,聘请有实力的监理公司对项目建设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理,保证项目建设各个环节都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实施优质优价,利用经济杠杆把质量目标与施工效益紧紧挂钩,促进其自觉实行全面管理,保证项目整体建设质量引进风险机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从领导到每个员工都确定明确的责任目标,根据目标实施情况,奖优罚劣全部苗种必须符合工程设计方案要求,必须严格按照不同栽植季节对果蔬及其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