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诗经》中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浅析(完整文档).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14027508
  • 上传时间:2023-10-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9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诗经》中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浅析(完整文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诗经》中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浅析(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诗经》中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浅析 摘要:《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总体上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他主要反映了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和压迫、苦于战争和徭役;反映劳动、婚姻、生活、以及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等 赋、比、兴是《诗经》独特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诗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同时赋、比、兴也体现了《诗经》的诗歌艺术,对构造诗歌意泉、创造诗歌意境、表达诗人情感起到很大作用 赋 、 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是《诗经》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对于后世的影响颇大最早提到 赋、比、兴 的是《周礼-春官》:  太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曰兴、日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这里的 六诗 指的是以音律配合的六类乐歌汉代《毛诗序》将 六诗 改称 六义 后人将 赋、比、兴 视为《诗经》的三种典型的表现方法 *1  一、 《诗经》中赋比兴的概念及其演变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一) 、 赋的表现手法 : 赋的本义是贡赋 , 赋为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

      诸侯向天子献上贡赋之时必须开具清单,面面俱到,清楚明了,以供天子接受时按清单点收贡赋的物品都是祭祀所用,必须一一铺陈,排列于神位之前后来,这种物质的排列逐渐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排列从此, 赋 成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以 直接铺陈 的方式把人和事、情志和外物完整地表述出来郑玄注《周礼-春官-大师》之 六诗 是将 赋 解释为 铺 ,  直铺陈 唐代学者孔颖达在疏解《毛诗》大序时认为 赋则直陈其事 , 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  (二) 、 比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 如 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对女方恩爱之浓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春到桑叶黄落 , 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而衰 , 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 . 另一说 , 比喻男子情意的衰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

      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 ! *2 (三) 、 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兴的意思是起,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 比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如果舍去景物,不过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是冬天,还有什么意味呢 ? *3 二、 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及其类型 〈一〉、 赋即铺  ,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氓》是《诗经》中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抒情长诗作品通过一位被损害、被遗弃的妇女的自述,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夫妇间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事件诗中女主人公无可告示、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至今读来仍使我们深为感动全诗共分六章,每章十句,全部以女主人公自叙的口吻写成 第一、二章是女子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过诗歌开篇便推出一位男子的形象,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氓 是对一般男子的称呼,诗中 抱布贸丝 的氓,看来是一位做贩丝生意的小商人  蚩蚩 可解作 敦厚之貌 (《毛传》)或 殷厚之貌 (《后汉书崔骃传》) *4 。

      需要说明的是,现今一些注释认为 氓 是对诗中男子的鄙称(顾栋高说);改 蚩蚩 为 嗤嗤 ,释作戏笑之貌(马瑞辰说),译成嬉皮笑脸这样解释我以为略有不妥:  氓 来向女子求婚,他当时的容貌并没有给对方造成轻浮、谄媚的印象,而正相反,他略带痴憨的外表却取得了女子的信任女主人公在回忆初恋情景时没有否认这一点,这在下文也可以进一步证明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在相送的路上,女子应允了 氓 的求婚,并且约定了婚期从她宽慰男子的话语中,可以推知 氓 曾急切地要求立即成婚,以至一度愠怒,而女子轻信了他的 热情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句所表现的处在热恋中的女子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女主人公每每痴情地登上围墙,伫立远望,她焦灼不安地盼望着与男子见面,等待着婚期的到来此处的 复关 ,犹言重关 *5 ,当指 氓 所居住的地方,这里诗句以地名代指人  氓 终于来了,女子欢天喜地地迎接他,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既然卜龟算卦都是吉兆,女子就带着她的财物,坐上男子的车和他一起去了 朱熹称此两章:  赋也 ,即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

      诗人是采用了直接铺陈的叙事手法,而同时我们又在女主人公的叙说中明显地感到她深深的懊悔之情,她懊悔自己的沉溺于爱情,懊悔婚事的简单而仓促第三、四章转为抒情,她以追悔的口吻发出悲伤的感叹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女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以斑鸠贪食桑葚比喻自己的自陷情网她在婚后不幸的境遇中,痛切地感到男女在爱情生活上的不平等,她向广大的姐妹们发出呼喊,告诫她们千万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第四章首句仍以桑树作比,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女子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婚后多年的生活是贫困的,但女子并未因贫穷而有丝毫动摇和改变,对于男子的 贰其行 ,她禁不住大声斥责: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句中的 三岁 ,泛指多年,并非实数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历来有两种解释:《毛诗正义》据郑笺释为 言己虽知汝贫,犹尚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明己专心于汝 ;另一说认为此指女子被休弃后渡淇水而归的情形。

      根据前后诗句语气的连贯,我们以为用第一说较为妥当,女子自诉婚后的贫苦生活,想到当初毅然渡淇水而来,至今自己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男子的事,而他却三心二意,因此好不怨恨至于女子是否已被休弃归家,这只能是推测 三、四两章中,无论是女主人公从切身的沉痛教训中发出的带有哲理的慨叹,还是她对丈夫的怨恨和斥责,都充分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妇女所处的卑下地位和普遍遭受到的不平等境遇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第五章开头四句简要地概括了她多年来的劳苦生活,她任劳任怨地承受着家庭给予她的重担可是丈夫不但不体谅她,反而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成家立业、占有女人的目的都达到了,他就开始粗暴地虐待她回娘家只有遭到弟兄们的嘲笑女子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最后一章女主人公在无法排解的悲伤中表示了自己决绝的态度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许多注本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一句推想这女子未成年时即与 氓 相识,但这毕竟是猜测这几句我们认为亦可这样意译:  淇水有岸,隰也有畔,小孩子在一起玩,说说笑笑自然谁也不计较,堂堂男子发誓赌咒,想不到竟说了不算!他那些背信弃义的事我再也不想了,就这样算了吧! 全诗为我们展示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个是卑鄙的男子 氓 的形象虽然这个小商人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却是个无感情、无信义、自私自利的坏家伙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淳朴的少女,用谎誓空咒赢得了女子的信任,女人对他来说是劳动力和满足私欲的工具,一旦骗取到手,便露出了卑劣、凶暴的本相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勤劳、淳朴、不畏贫苦,与 氓 结婚后,真诚地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 氓 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使她 及尔偕老 的愿望完全破灭了,她由忍耐、不平而转为怨恨,终于发出痛楚的呼喊诗中表露的她的怨恨更多于悲伤使我们看到封建社会中妇女 所受的压迫和欺凌  在《诗经》中可视为《氓》的 姊妹篇 的是《邶风谷风》《谷风》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位被遗弃的女子,不同的是她对喜新厌旧、已经另娶新人的男子仍抱以极大的希望她对亲手操持起来的家怀有深厚的感情,当想到自己在这个家中已无一席之地时,她痛苦万状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 德音莫违,及尔偕死 ,她悲戚的哭诉和哀求与《氓》的女主人公相比显然是过于凄怆而柔弱了自然,无论是怨恨还是希求,对于强横的夫权加在她们身上的重压说来,她们都是永远备受蹂躏的弱者。

       千百年来,《氓》的诗意一直受到严重歪曲《诗序》曰:  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  卫宣公确是个荒淫无耻的国君(可参看《左传》桓公十六年的记载),但是当时民风如何,《氓》是否为此时之作,完全是汉人的臆断为维护封建婚姻礼制,历代牵强附会之说甚多《诗集传》斥诗中女子为 淫妇 :  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把有伤风化的种种根源归罪于妇女的淫乱,这也是封建统治者惯用的做法 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氓》亦有着突出的特点,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全诗是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形式写成的,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边叙事边抒情的手法,在叙事中抒情,又在感情的抒发中将人物的身世、遭遇徐徐道出,两者有机地融合,对于充分表现弃妇又怨又恨、又要完全忘却,又无法摆脱的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一手法不仅为后代许多类似题材的诗歌创作所继承,并对我国叙事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与下文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6, 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三〉、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