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键语言战略实施体系的构建和战略目标探析.doc
8页美国关键语言战略实施体系的构建和战略目标探析=“news_bd”> 引言 所谓关键语言,是指那些由政府认可的,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和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的语言和方言在美国,这些语言通常是国内学习者较少的、需要国家优先支持的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外语(李艳红 2015)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美国开始重视关键语言教育,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国家语言能力,最明显的体现是制定国家关键语言列表美国教育部自2009年至2015年公布的关键语言有78种,分布于中东、非洲、南亚、东亚、中亚、东欧和拉美七个地区这些语言被认为是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密切相关的语言,按关键级别可分为五级(Wiley & Glow 2010:99)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实施关键语言教育,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美国逐渐建构了一个由教育部、国务院、国防部和情报共同体四个成员搭建的关键语言战略实施体系(李艳红 2016)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政府出台多个应对措施加快外语人才培养和招募,加大力度提高国家应对语言危机的能力2006年1月5日,美国白宫推出了由国务院、教育部、国防部及国家情报共同体联合实施的国家安全语言计划(NSLI)),支持美国公民学习阿拉伯语、汉语、韩语、日语、俄语、印地语、波斯语、土耳其语等关键语言。
美国由此开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关键语言人才培养战略,关键语言战略实施体系得到逐步完善战略实施至今,成效显著,有些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一系列加强外语教育的措施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外语教育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了解国外语言政策,改进我国外语教育规划,提高国家语言能力势在必行然而,我们对美国关键语言战略的实施体系、实施途径和实施内容还缺乏历史性、整体性和前瞻性认识本文依据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论述关键语言战略实施体系的构建和战略目标的规划,深入探讨美国政府培养外语人才的途径和措施 1.美国关键语言战略的三次历史变革 美国关键语言战略是冷战的产物,其实施体系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冷战时期的发展期、后冷战时期的扩展期和后911时期的重塑期由此产生了三次历史性变革:20世纪60年代的全民外语教育改革、90年代的国家安全教育计划、21世纪初的关键语言教育改革 冷战时期,美苏对峙,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教育等多领域展开较量,双方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与对方抗衡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逐渐受到美国人的重视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名为斯普特尼克号的人造卫星,令美国人极为震惊。
美国人无法相信他们引以为傲的科学技术竟然会被苏联所超越,一些政治家将矛头指向美国糟糕的教育不久,美国政府通过了《1958年国防教育法》作为回应,该法首次向高等教育提供联邦资助 (方纳 2014:1224)法律由十章组成,其中第六章(俗称TitleVI)支持高校建设外语和区域研究中心,并为高校生提供关键语言奖学金培养关键语言人才第六章的实施改变了当时美国几近没落的外语教育状况,迎来了60年代外语教育的蓬勃发展期,美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外语学习(Parker 1961: 8)政府对外语教育的支持带动了全美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期间,高校的语言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校外语学习者人数和开设语种数量有明显增长 据统计,1967年,美国高校生外语修习比例升至17%,为历史最高;至1968年,政府支持的语言和区域研究中心有106个,可教授语言100多种在中学,修学外语的学生从1958年的16.4%上升到1965年的26.4%20世纪70年代,受国内低迷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美国的外语教育发展进入低谷期到80年代,受美国经济改革的推动,外语教育再次受到政府的重视总体而言,美国的关键语言教育经过60年代至80年代近30年的发展,公民的外语学习意识逐渐增强,政府的语言战略意识日趋明显。
这期间,美国最关键的语言是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印地—乌尔都语、日语和葡萄牙语等特别是俄语,截至1990年,美国高校俄语学习者人数达到历史最高——44476人,所培养的大批俄语人才成为美国政治领域的苏联问题专家,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对苏联的外交 冷战结束后,面对新的国际格局,美国政府开发了一项新的专门为国防部门输送高端关键语言人才的国家安全教育计划(NSEP),新项目标志着关键语言战略由此进入了扩展期NSEP的实施有其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局势动荡,美国着手制定新的国家战略1990年9月,海湾危机爆发不久,布什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张林宏 2002)所谓世界新秩序,即打破冷战时期的军事联盟,联合爱好和平国家一起反对无赖国家所谓无赖国家,即指、古巴、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等国这些国家的语言即成为关键性语言在这一背景下,国防和情报部门思考如何通过改革情报系统掌握国外情报,措施之一是培养具备关键语言能力的情报人才(Crawford1992)基于这一认识,美国国会于1991年通过了由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戴维博伦提出的《国家安全教育法》,尝试依托高校,培养国防部门需要的关键语言人才。
该法的出台在美国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这是首个国防部介入高等教育的法律如今,NSEP实施20多年,发展到了9类项目,已经成为美国防部门获得外语人才的重要途径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触发了美国人的语言危机意识,迫使美国将关键语言教育提升到国家安全地位,关键语言战略体系建设进入重塑期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不久,美国国会马上对政府主要部门的语言能力和语言需求进行评估根据美国审计署对联邦政府17个政府部门的调查报告,被调查部门的外语能力低下,外语人才管理滞后例如,美国陆军严重缺少笔译和口译人员,五个关键语种的人才(阿拉伯语、韩语、汉语、波斯语、俄语)的平均缺口率达到44%政府部门下设的80多个机构同样存在外语能力缺失现象(Tare 2006)基于这一事实,美国两党就外语教育达成一致意见:要快速提升国家外语能力2006年1月5日至6日是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史上重要的日子美国白宫在华盛顿主办大学校长国际教育峰会,美国总统布什、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教育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以及全国120位校长参加了会议高层们以国家安全为诉求,强调学习关键性语言的重要性会上,小布什总统宣布具有跨时代意义的《2006年国家安全语言计划》,他说:这一计划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实现战略总目标的计划它是全方位的计划,涉及我国的防卫、外交、情报和国民教育。
该计划提请国会拨款1.14亿美元支持关键语言教育,另外提议单独拨给国防部7.5亿美元用于2007至2011年间培养国防关键语言人才至此,以国家安全为导向的关键语言教育全面实施如果说之前的关键语言教育政策仅包含国家安全因素的话,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彻底地将国家安全视为发展外语教育的重要诉求 三次关键语言战略的变革,促成战略实施体系的完善,形成了目前由教育部、国务院、国防部和国家情报共同体共同搭建的战略实施框架其功能是引导美国外语教育朝向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其目标是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其实施途径和实施内容更多元更具体 2. 四位一体的关键语言战略实施框架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四位一体、三个层级的实施框架四位是指教育部、国防部、国务院和情报共同体四个管理部门三层是指基础管理层、中间实施层和终端项目层基础管理层最初只有教育部,冷战后国防部加入,2006年后国务院和情报共同体加入中间实施层是四个管理部门依托高校而建的各类语言培训和研究中心及国际教育中介机构,终端项目层是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各类语言教育项目 实施框架中最能体现美国语言政策特点的是项目层通常,一个项目或上或下先由国会立法决定,再由四个管理部门依法在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选择合格的单位进行合作,实施关键语言人才培养。
新项目的上马与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例如,911以后,美国大力发展关键语言教育,2006年增加了几个重要项目,如国务院关键语言项目、情报共同体星谈项目和国防部语言人才库项目等但项目的增减属于战略性调整,并不影响整个体系的运作教育部第六章最初建设的关键语言教育项目是3个,后来发展成10个(美国海外研究中心、商业与国际教育、国际商业教育与研究中心、外语和区域研究奖学金、国际公共政策学院、国际研修、语言资源中心、国家资源中心(外语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外信息访问及技术创新与合作、本科生国际研究和外语教育)近几年,由于政府投入的减少,其中一些项目暂停或减少了拨款特别是1993年实施的面对中小学的外语资助计划因财政原因在2011年取消了拨款相比之下,由国防部监管的国家安全教育计划因为与国家安全联系最为紧密,得到重视如今,该计划已经建成了9个项目(博伦本科生奖学金、博伦研究生奖学金、语言领航项目、传承语者英语提升项目、国家语言服务团、全球军官项目、非洲语言试点启动项目、预备役军官培训团试点领航计划、语言培训中心),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情报共同体的项目更具有专业特色,专为未来的情报人员量身定做 关键语言教育项目虽然由四个支柱分头管理,独立实施,但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原则,即建设从中小学到大学再到职场的外语人才一条龙培养体系、增加外语学习者人数和外语教师数量、增加非通用语种数量和建设语言人才库。
此外,部门之间和项目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国会常通过修订法律、审计署审计等方式监管项目的实施和协调部门间的合作 3.关键语言实施体系的战略目标 关键语言战略实施体系的实施目的是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目标是增加外语人才储备,完善关键语言人才培养一条龙体系为达到这一目的,体系内的四大支柱分别制定不同的战略规划,持有不同的战略目标教育部的目标是提升全民外语能力,以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国防部的目标是提升国防语言能力,做好国防语言战备;情报共同体的目标是培养情报英才,提升情报分析能力;国务院的目标是通过培养有外语技能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留学生,服务国家的公共外交目标 3.1 教育部:提升全民外语能力 美国近些年高校生的外语修习率一直在8%左右,中学和小学的外语修习率也不高,在20%和30%左右徘徊,因此提升外语学习者比例和水平是教育部的主要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施《高等教育法》第六章、富布莱特—海斯法、中小学外语资助计划等外语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全国中小学、大学本科、硕博和科研工作者的所有层次,建设过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1958年,迫于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压力,美国通过了《1958年国防教育法》,首次拨款给高等教育支持高校发展科学技术,其中,该法第六章大力扶持外语教育。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部先制定关键语言列表,再在高校建设一定数量的语言和区域研究中心推动外语教学,以此带动全国的外语教育发展政府首先支持那些能提供多语种教学的高校,并重点支持对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性外语教育1961年国会又通过《富布赖特—海斯法》,支持更高水平外语学习者和外语教师去国外留学,回国后改进国内的外语教学当前,海斯项目的主要培养对象是高端关键语言和区域知识人才,受资助者主要是博士生和科研工作者1965年,美国又通过了《双语教育法》,虽然该法出台的目的是帮助美国儿童学习英语,但法律内容中包含的多语多文化和教育平等理念推动了外语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层发现,要想根本解决国家外语能力较低的问题,外语教育必须从小抓起1988年,国会通过了旨在加强中小学关键语言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