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实习四-利用角规测定林分断面积和蓄积量课件.ppt
15页实习四 利用角规测定林分断面积和蓄积量,Ⅰ.目的,,一、初步熟悉简易杆式角规的构造和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的技术二、掌握角规控制检尺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Ⅱ.仪器和工具,,杆式角规、皮尺、围尺、表格Ⅲ.方法及步骤,,一、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1.在林内按典型,选样或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角规点;,,,2.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F(F=0.5, 0.25, 1, 2, 4);,,角规常数F取决于缺口宽与杆长之比,简易杆式角规可以参照下列数据自制F,杆式角规的比例口,,,,,开口,杆长,开口,杆长,0.5,,1.0,,2.0,,4.0,0.70cm,,1.00cm,,1.41cm,,2.00cm,50cm,,50cm,,50cm,,50cm,1,,1,,1,,1,70.71cm,,50.00cm,,35.36cm,,25.00cm,,根据经验,认为在一个点上绕测计数为5到15株左右的F值较合适3.角规选择,,1)杆式角规,立于点上,把无缺口的一端紧贴于眼下,选一起点,用角规依次观测周围所有林木的胸高部位,并按下列规则计数:,当用杆式角规绕测时则:,,①凡林木直径大于缺口者(相割)计数为1;,,②凡林木直径等于缺口者(相切)计数为0.5;,,③凡林木直径小于缺口者(相余)计数为0。
2),棱镜角规,在角规点上,测者手持棱镜角规,使镜片厚端垂直于待测树干的胸高位置处,然后逐株绕测一周,根据镜片上树干位移的虚像与树干实像之间的关系,按下图所示的观测方法计数1)凡虚像与树干重叠,计数1;,,(2)凡虚像与树干相切,计数0.5;,,(3)凡虚像与树干分离,不计数在同一点上正、反绕测两次,若计数结果相差超过一株时,应重新绕测,否则取两次的平均数4.注意临界木的取舍,,临界木总是极个别情况,所以应该检验,其方法是用皮尺量点至树干中心的距离S,并对该株量测其实际胸径值根据下式判断计数与否,即,,当S,i,>R,i,相余计数为0,,1,0.5,0,S,i,=R,i,相切计数为0.5,,S,i,<R,i,相割计数为1,,这里:,,,5.用杆式角规测定断面积,,还应测量该角规点计数范围内林地的坡度θ若θ>5°时,绕测计数结果应进行坡度改正,即,,Z=Z,θ,·secθ,式中:Z,θ,——在坡地上绕测计数值,,Z——水平地面上绕测计数值,,6.计算每公顷断面积,,G=F·Z 或 G=F·Z,θ,·secθ,,7、计算每公顷蓄积量,,1)标准表法 在角规绕测的基础上,再测定林分平均高,根据标准表查得M,标,和G,标,2)利用平均形数计算,,,,式中: ——平均形数可从平均形数表查出,,或M=G(H+3)f,Э,= f,Э,,式中:f,Э,——为实验形数(P30),,二、用角规控制检尺测定林分蓄积量,,用角规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和测定断面积方法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就是对绕测时计数的林木(相割和相切的林木)还要实测其胸径值,这项工作称作角规控制检尺。
其目的有二,一是获得断面积(G/ha),二是可以得到计数木的形高(H )其具体做法是,,1.三人一组,一人用角规绕测,另外一人持轮尺测定计数林木的胸径,按径阶(也可记实际值)记录2.在混交林中应分树种记录,,3.目测角规点检尺范围内林分平均高,,4 计算林分蓄积量,,①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一个点上林分蓄积量为:,,,式中: K——控制检尺径阶个数;,,Z,ij,——第i个点上第j个径阶绕测计数和;,,R,ij,——第i个点上第j个径阶的形高当坡度,>,5°时,改正后蓄积量为:,,,,当设置n个角规点时,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②利用标准表,,已知角规测定面积为G=FZ,,根据角规点上测得的林分平均高( ),选择适合当地的标准表,即可迅速地计算出每公顷蓄积量根据,,式中:M表、G表——标准表查得的蓄积量的断面积,,Ⅴ.实习报告(个人),,1.分别利用,4,个常数在同一角规点上进行绕测,比较各个常数绕测结果的差别;,,2、每个人选择3个角规点绕测三组数据,计算所测林分每公顷断面积(,计算公式、步骤,);,,3.按所列方法(公式),每人整理计算同一F值角规控制检尺的3个点记录,并分别计算各点单位面积的蓄积量(M/ha)与平均蓄积量( )。
(,计算公式、步骤,),,。












